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0年12月27日,我随一位律师去江苏连云港采访。第二天一早,我见到了他——一位房屋遭遇拆迁的农民。 他并非我此行的采访对象,他是通过律师知道我来到当地后,才找上门来的。透过他满身的寒气,我知道他是起了个大早从村里赶来的。  相似文献   

2.
采访翟玉华、孙发荣和赵玉中三位律师党代表,我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三位党代表律师告诉人们什么?二是中国律师参与政治,已开始了"破冰之旅"。第一个问题,三位律师党代表,都有人格高度和奉献精神。第二个问题,律师当选党代表,中国律师参与政治活动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我是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主任。在长期的律师工作中,我始终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律师,爱国是第一位的。我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海管系,恢复高考制度后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恢复律师制度以来从业较早的律师之一。十多年来,我接受委托办理了大量的涉外经济案件,参加过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引进谈判、合同起草等工作,为依法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办理这些案件时,我始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1984年10月24日午夜,在海南岛南部140公里的…  相似文献   

4.
《法治研究》2006,(4):3-4
春节前夕,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王秋潮给本刊总编打来电话。电话里,他的情绪十分激动:“我刚从杭州市司法局得到一个消息,平凡律师事务所有两个律师的事迹十分感人,你们杂志社赶紧派人前去采访,文章的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平凡所里两个不平凡的律师》!” 于是,记者立刻前往采访,并记录下了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5.
刘桂明 《法人》2010,(2):71-71
据我个人将近二十年对王才亮的了解,我认为,王才亮应当说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律师。如果说普通,那是因为他与15万律师大军中的其他律师一样,同样具有为国护法、为民护权的专业情怀。然而,他又是一个极不普通的律师。  相似文献   

6.
我的目的地——四川成都。 在这里,我采访了两位农民兄弟,也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他们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外出务工者异地就医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静 《中国司法》2002,(10):36-36
学习法律,能为社会管理做些事情,这是许多律师的心愿。汪利民是其中幸运的一位。今年的4月4日,他通过笔试、面试及最后的考核,已经成为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新中国第一位由职业律师出任的大法官。对于汪利民,记者在以前的律师会上见过面,只是不是很熟识,印象中他是一位很不张扬的律师。这次见面,依然一脸随意自然的笑容。“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更多地把律师看成趋利团体。而希望向社会证明作为律师愿意为社会作贡献,许多律师都有这个想法。如果有机会,很多律师愿意参与。我是比较早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员,现在我又学习战斗在工商行政管理岗位上,以我切身的感受,律师与工商确有个相互了解、理解与支持的问题 我觉得第一位的是工商要了解律师,要使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明白新中国律师与旧社会的讼棍有本质的区别。律师为当事人服务,对当事人负责,但他首先要对法律负责。如果律师一味迁就当事人的要求而违反了法律,那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中国律师与外国律师、境外律师也有苦于不同:中国律师不搞挑词架讼,把小事扩大,从中渔利,律师首先是竭尽调解之能事,促使矛盾得到缓解;中国律师不是一律按小时计费,对确…  相似文献   

9.
认识《中国律师》,源于我的职业,走近《中国律师》,则是被她那充满着活力,洋溢着激情的朝气所吸引。每当打开带着浓浓墨香的扉页,总会被她的标题所震撼:“律师,一个遗憾的职业”,似乎道出了我的心声;“轻轻地,我走近你”,短短的话语,亦是我发自内心的同感;“因为我们正年轻”,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年轻的《中国律师》,正用年轻的心和年轻的力,意气风发地走向新时代。……借着柔柔的灯光,静静地走进《中国律师》为我展开的世界,那一份愉悦,只有细细地品味;那一份满足,只能慢慢地享受。我喜欢改版后的第一版块,“主题与中…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11.
在千禧年曙光来临之际;本刊于1999年底派出两位青年记者从北京出发,沿古长城西行至嘉峪关,对沿途部分县市的县代表性的律师进行采访,并对这些扎根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律师作全面报道。此次“西行漫记”采访活动旨在全国反映中国律师的现状。并从侧面折射出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二十周年的辉煌成就。 作为十万中国律师的代言人,《中国律师》有责任关注工作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律师,关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实地采访前不久,记者一次外地出差,打的赶赴首都机场。在出租车上,司机看见了我手中的《中国律师),主动与我谈起了律师这门职业。这位三十五岁的司机今年开始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的法律大专学习,准备在四十岁时通过律考拿到资格证书。他认为律师职业很崇高,是为老百姓仗义执言的。他直言,律师职业的高收入,对于象他这样的小康阶层不无诱惑。记得在199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社会调查中,首都市民对各种职业的好感中,律师排名第三位。而近两年来,由于社会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极个别律师队伍中的害群…  相似文献   

13.
不是一个人的悲哀 付爱勤在电话里听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说,我今年已经65岁了,这是我这一辈子做律师最遗憾的事。  相似文献   

14.
王致和集团海外维权胜诉后,该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代理王致和集团商标维权案的两位律师——一位是德国知名律师沃尔夫冈·菲斯特尔维特克博士;另一位是国内律师王洪青。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岁末年头的动情时刻。在每期《中国律师》的扉页上;有一个人每月面对广大读者朋友咧嘴微笑,头上却只顶着几根稀疏的头发看看那张喜形于色的笑脸,就知道他多想把人生所有的喜悦和幸福奉送给每一位读者朋友;看看那些“地方支援中央”的头发,就知道他对《中国律师》付出了多大的热情和心血……那个人其实就是我本人。的确,作为主编,我始终视《中国律师》为自己的孩子、爱人乃至整个生命。如果有那么一天,《中国律师》越来越洛阳纸贵,让人爱不释手,哪怕我的头发已全部奉献而成了光头,我也心甘情愿、今生无悔……其实,像我一样…  相似文献   

16.
《法人》2010,(8):71-71
在我认识而熟悉的诸多律师朋友中,坦率地说,杨培国律师是属于那类口才不算好、收入不算高、知名度不算大、荣誉称号不算多的律师。但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他却是一位最有责任心、很有进取心、更有平常心的律师。  相似文献   

17.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18.
刘桂明 《法人》2010,(7):63-63
律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职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许多不一般故事的职业。可以说,每一位资深律师都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故事库。但是,一个执业20余年的律师却对记者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你讲”。这是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尤其是接触过本文主人公的人,显然都明白施杰律师绝非一位没有故事的律师。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重庆3000律师,名人不少,我是其中非常非常平凡的一位。但是作为律师队伍当中的一员,我想每个律师都有责任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律师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听得比较多的不外乎两类,第一类就是律师比较有钱,相当于商人,而且是唯利是图的商人;第二类就是收费高。  相似文献   

20.
能够认识你,真好律师像一盏灯,为您照亮昏暗困惑的交叉路口;律师似一只船,载您驶向无忧无虑轻松的彼岸;律师如一本书,问您讲述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律师若一段情,伴您共创幸福平安的家业。这是一位作家曾经在报刊上对律师的赞誉,尽管在眼下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这毕竟表达了社会对律师的赞美和向往。今年春意萌动时节,记者在湖南采访“全国十佳律师”秦希燕时,脑海中不时签绕的就是这段“律帅的颂歌”作为一个年轻的律师,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在法律顾问单位赢得广“大救星”的称号:作为一个年轻的高级律师,他以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