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性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教育现状,提出性安全教育的性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过去,性纯洁教育正日益成为性健康教育的主导,而未来的性健康教育应以爱情教育为核心,倡导用爱情教育来扼制性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系列问题,把性健康教育引向一个积极健康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师做法:加强学生性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智障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实际上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防止性伤害等多方面的内容。现行培智学校教育中还没有性健康教育的相关教材,本案教师和健康教育的老师一起研究,根据学生特点编教材、定计划,每周开设一节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情况,提高他们对性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3.
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强调社会对青少年的尊重,也强调青少年应该承担的个人和社会责任,以保证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性伤害的案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课题组于2004—2005年在四川省6所小学、11所中学对701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性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其中,小学生2794名,初一至初二学生2363名,初三至高三学生1860名。同时,也对1745名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有关性安全、性保护的调查项目,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未成年人性安全知识非常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给未成年人提供的性安全保护教育出现严重缺位,未成年人性安全保护的现状并不乐观。未成年人性安全现状未…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当今中国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观念误区及课程教学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教师,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我国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出了一套较有新意的性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及方式。  相似文献   

6.
观点与数据     
青 年   ▲网络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遭遇尴尬 在近期举行的“网络时代与青少年健康教育研讨会”上,网络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领域应承担的角色成为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教育、医学、新闻、网络界人士与青少年性教育专家认为,因特网的普及打破了受教育者与学校、家庭间的传统沟通模式,网络的个性化服务和互动性特色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遭遇尴尬。因此,利用网络手段,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青春期文化,才能适应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需要。专家指出,网上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科普宣传方面,帮助青少年培养道德…  相似文献   

7.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要求。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人才的质量。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山东青少年性生理知识不足,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生、老师的讲授,看人体知识普读和与家长交流;青少年对性健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心态;20%的青少年认为异性交往是不正常现象,应该坚决反对;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也不容乐观,为数不少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认为手淫行为是心理疾病、不道德、丢人、属于犯罪行为;家长和教师普遍认识到了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在青少年性教育中的责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以促进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爱情教育是我国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空白,一直到2004年,上海在试行的初三语文新教材中设置了“爱情单元”,爱情教育在我国才算真正开始。对于初中阶段学校教育应不应该引入爱情教育,引入爱情教育后会产生或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引发很大的争论。评定争论双方价值对错,只有经过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对象性反思,才能对爱情教育进行一种公正的社会评价和理性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0.
尽管大学生恋爱人数不断增多 ,但多数人并不懂得爱情的本质。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担起爱情教育的责任。文中分析了爱情观考试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间性转向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2.
孟小佳 《前沿》2010,(11):193-195
基于“理想教育”的中国家庭教育和基于“目标教育”的美国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理想”和“目标”的中美教育方式在智育,德育,以及在金钱,社交和性健康教育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同时"中国梦"也为大学自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情势,大学应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应成为社会引领的重要动力,大学应成为创新驱动的源泉。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相处久了,当爱情也变成了亲情,那么,是不是所谓的“七年之痒”便会以不同的形式在爱侣之间重复呢?而所谓的爱情,难道就一定要凭借容貌才能长久吗?那么,建立在美丽的外表和短暂新鲜下的爱情是否就一定会坚韧如水草了呢?  相似文献   

15.
韩军芳 《前沿》2012,(14):45-4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理论和思想观念形成理论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和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有四种:对话模式、活动模式、生活模式和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坤  居峰 《前沿》2014,(3):47-48
主体间性理论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的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将其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杰斐逊从捍卫民主的角度指出教育是启发民智、防止政府腐化的根本保证;教育有助于改进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训练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他主张政教分离、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他追求理性、民主、自由的教育思想不仅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韩军芳 《前沿》2012,(16):45-4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教育者应当转换视阈,创造多维度的现实条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张宸 《台声》2001,(10):32-34
8月23日,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性教育专家汇聚北京,对21世纪亚洲的人类性健康提出人文关怀。 本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是由“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和“日本人间与性教育研究协议会”共同联合发起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各方性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交流各自开展性教育的情况、经验、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推动亚洲性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由性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当前,性病与艾滋病的传播、婚前与婚外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  相似文献   

20.
性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性健康教育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迫切需要的三大教育内容,倍受各国重视。对身处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来说,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性教育的要求和呼声正由远及近、由弱及强。但是,由于受传统意识的长期束缚,对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还是一个崭新、敏感而充满阻力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教育实践中也远未能有效实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