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以其新颖的“重走青春”的创意,再一次使“青春”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关注和议论的热点。笔者作为一名老者和“过来人”,也来凑趣谈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2.
桂琳 《青年探索》2017,(4):83-89
"青春"一直是电影钟爱的主题。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可以作为青春电影再次勃兴的一个标志。从这部电影作品的成功开始,一大批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这几年不断涌现。《致青春》和以往青春题材电影最大的区别是,它是由一部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的,同时它也开创了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为青春电影的一股热潮。本文聚焦由网络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一批青春电影,这些新型的青春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考察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的诞生及其主要内涵。这种青年文化与网络这种新兴媒介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正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主题、展陈形式和结构上都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民族服饰展的印象。据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展览之名《传统@现代》,其中@表示链接与定位,表达展览用“传统”互联“现代”、用“现代”点击“传统”的历史穿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终于到来,每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举行的四川省期刊质量考评中,《四川统一战线》杂志以96分的成绩荣获“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称号,并名列工作指导类期刊第一名。最近,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已将这一结果通知了该杂志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这次考评是在四川省期刊质量考评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我省新闻出版界专家采取均衡抽样,按照“国标”,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进行的《四川统一战线》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期刊”@沈彤  相似文献   

5.
龚骏 《观察与思考》2009,(15):63-63
在“魔术”这一古老而又时尚的名词刚刚又随着“刘谦”焕发了勃然青春时,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这个被标榜在文学中玩起魔术的男人,令人充满了好奇。2008年他以一部描写一名普通青年无辜陷身日本政界丑闻的小说——《金色梦乡》,一举夺得日本书店大奖第一名,自此标志着伊坂幸太郎成功跻身日本当红人气作家行列。  相似文献   

6.
一个由“妈咪”和十几名“外围女”构成的组织卖淫、贩卖毒品、容留吸毒的团伙,被警方在一次集中行动中捣毁,一群“80末90初”们的不堪生活被一一曝光。看完《民主与法制》2014年第8期刊载的《宁波“外围女”的青春在哪里?》一文,深为她们那“拿青春赌明天”的游戏人生而叹息。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第二单元《认识自我》中的《感受青春》所有内容都围绕“青春期”这一主题词展开,讲了三个内容:1.青春的喜悦。阐明步入青春期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引导学生要倍加珍惜青春期的金色年华,并要妥善处理生理、心理新变化,为今后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2.青春的困惑。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发育的正常现象,说明协调身心发展的重要性。3.青春协奏曲。阐明…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为2013届1670名毕业学子送行。祝贺你们!大学是人生最美的时光,青春是生命隽永的记忆。作为北印毕业学子,学校在你们身上印下了什么,你们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模样,你们离别之际又有什么样的感怀与向往?一场以"青春梦歌伴行"为主题的毕业歌会,为即将离校的你们送上了一份倾情致礼。歌会现场,《最初的梦想》、《致青春》、《老男孩》、《怒放的生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16)
正从1921年到2021年,百年风云激荡。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之问,那些挺身而出、勇于回答并引领时代前行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不少人重温了那个风云激荡的热血年代。"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的这篇《青春》,再度激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向往。  相似文献   

10.
一 概念(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逻辑是客观逻辑的反映 概念在《墨辩》中叫“名”。“名”是什么?《小取》篇说:“以名举实”,名是用来列举、模拟、代表事物的;《经说上》又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是某事物之所以谓某事物的一种符号,“实”是名所描述的对象。这就是说,概念(名)是“实”的反映,“实”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名”与“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先有被反映的对象“实”,然后才有所反映的意识“名”。因此,“名”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从它的内容、来源来看,它有其客观性的一  相似文献   

11.
《华阳国志》说:羌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对“昆”与“叟”的命名研究,很有人涉及,这于解决楚民族起源问题正乃一把钥匙。一、昆与卵许慎释“昆”:“同也,从日从比。”徐锴也说:“日日比之是谓同也”,望文生义,不足训。《尔雅·释鱼》曰:“鲲,鱼子”,《郝疏》:“凡鱼之子,总名鲲。”一语启人茅塞。鲲是鱼卵,“昆”莫非是卵么?循着这  相似文献   

12.
“解思忠是一个思想者,也是一个实践者。” 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读过解思忠的《国民素质忧思录》和《观念枷锁》后,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行者的勇敢思考》的书评,其中的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解思忠作为一名人文学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0,(15)
正@小康杂志社:#青春就是奋斗#【此刻,我们一起传递!为共同参与战疫的每一个人!转起!】谁让门内的日子重回静好?谁让门外的山河安然无恙?#五四青年节#@蔡徐坤旁白战疫微视频《门》,一起致敬战"疫"中无关年龄只问初心的青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易》之三义,首先是郑玄提出来的。他根据《易纬·乾凿度》所作的解释是:“易,一名而三义。简易,一也;交易,二也;不易,三也”。而《易纬·乾凿度》的这一说法,考其来源,却是根据《易·系辞》中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等等敷衍而来。  相似文献   

15.
41年前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回忆。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刊发了姚文元炮制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吴晗同志撰写的《海瑞罢官》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姚文是江青一手策划的。毛泽东同志同意发表这篇文章,而且给予极大的重视。他把发表这篇文章看作是“甩石头”,用以打破他所不满的那种沉寂局面。这便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6.
范增 《前沿》2012,(18):135-136
《孽子》是台湾第一部正面描写同性恋的长篇小说,作者白先勇以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人群为对象,以真挚的情感和具有古典文学底蕴的人文素养展现了“青春鸟”这一另类群体的思想特征与精神状况.他们是被放逐的孤独个体,但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文本在对人性的体察中,在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回归的历程中,温暖的感情关照和生命力量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7.
三十而立,青春不息。今年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0个年头。作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的一名忠实读者,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吕红娟编辑约我以老读者的名义"说点什么"。工作之余,掩卷遐思,思绪万千。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相识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刊名还是《党校论坛》。  相似文献   

18.
方坚伟 《前沿》2014,(9):221-222
《目录学发微》于卷四“论汉魏时之四部”推论:“四部者,即指六艺略中之乐、《论语》《孝经》、小学也。”此论可待商榷。依据《初学记》和《北堂书钞》的两条材料为基础进行辨析,汉魏之际的“四部”之名应当是有两种内涵:一种是余嘉锡之论可备一说;另一种是汉魏之际“四部”之名与荀勖《中经新簿》的四部分类法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李玉成 《中国妇运》2012,(10):45-46
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知青,也就能静静地坐下来,一集集看完大型电视连续剧《知青》。该电视剧将重大历史背景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积极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充满理想又坚韧不拔的青葱岁月,描绘了那个特殊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残酷青春”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那赢心 《台声》2013,(6):102-103
从我们默默地转载儿时的玩具照片开始,怀旧就成了80后的固有属性。从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到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每一部青春电影都盛开在我们尘封的回忆中,姿态卓绝地成为我们对过往的一种怀恋。很多人都看好赵薇的新作,将它和前两部一起,组成青春经典——“老男孩”“那些年”“致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