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实现民生“五有”目标——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无疑使城乡困难群众的民生获得进一步的保障。因此,尽快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汕头市金平区致力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多项救助为支撑,以慈善救助、社会互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兼顾边缘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基础,是城乡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维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充分尊重困难群众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在年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促进重庆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是关注民生最切实的举措。通过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城乡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对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低保工作又是实实在在的基础民生保障工程,规范化既是路径也是目标。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城乡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该项制度的全面规范实施,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维护党和政  相似文献   

6.
魏志军 《乡音》2014,(9):18-18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维护我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一、统筹城乡专项救助制度.提升综合保障效果。要健全、完善、规范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整体效益,就要继续加大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从2006年起,新疆阿勒泰地区探索性地开展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着力建设一个各级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完善、资金保障落实、组织网络健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加快完善 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06年工作时指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在部署2007年工作时,又进一步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继续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就凸显了人民政府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政府注重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关爱困难群众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城乡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该项制度的全面规范实施,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维护党和政府形象都有着非常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救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维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的社会功能,对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去年召开的"全国救灾救助工作会议",对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一年多来,我们的工作情况如何,有哪些进展,有什么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的着力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6,(13):33-3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省政府决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扩大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城市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现就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病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最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是最后保命的"底线",彰显公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医疗救助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贫困群体因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提供救助的一项救助制度,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医疗救助是对医疗保险最有效的补充,也体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要求。宁夏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已实行5年,不仅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也为全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创新"343"社会救助工作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实施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借力"三种手段",强化社会救助"托底线"功能。一是创新"特困帮扶",延伸救助覆盖。创新建立"1+8"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机制("1"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群众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河北省着力加强社会救助顶层设计,在重视预防、主动作为的基础上,一手保民生,不断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一手促就业,努力实现困难群众自我发展,构建起"预防-补救-发展"三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一是构建制度体系。河北  相似文献   

16.
雷鸣 《中国民政》2009,(6):21-22
新疆阿勒泰地区民政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配套衔接、提升效能,不断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个群体”(城乡困难群众、孤老残幼特殊群体、重点优抚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相似文献   

18.
省委作出的《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民政系统要认真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以创新精神,在更高的起点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民政要着力三大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民生,落实好民权,维护好民利. 一要着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好民生.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着力构建以城乡低保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为主体,以就业援助、科技援助、司法援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各类优惠政策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实施、基层落实"的保障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要推行自然灾害救助工程,妥善安置好灾民;二是要实施城乡低保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要落实五保供养工程,实现应保尽保;四是要实行临时救助工程;五是要推行医疗救助工程;六是要实施教育助学工程;七是要实施住房救助工程;八是要实施司法援助工程;九是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十是要实施科技扶贫工程.  相似文献   

20.
琼府[2007]41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省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基本框架。但是,我省目前还存在社会救助面较窄、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资源分散、整体救助能力不强等不足,社会救助水平与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