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中外法学》2013,(3):440-44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  相似文献   

2.
北大法律信息网于1995年创立,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中国法律信息网站。该网站及“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产品起源于1985年北大法学院的一个边缘科学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法律研究》。时至今日,北大法律信息网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法律信息服务平台。专注于为法律人和公众提供专业法律信息服务.并努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法律信息服务商。  相似文献   

3.
《中外法学》2012,(5):880-880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4.
《中外法学》2012,(3):440-440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5.
《中外法学》2013,(5):880-88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  相似文献   

6.
《中外法学》2013,(1):2-2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  相似文献   

7.
《中外法学》2013,(2):220-220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刊同采编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外法学》2013,(4):660-66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 chinalawinfo. 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 : //journal. pkulaw. 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  相似文献   

9.
《中外法学》2012,(4):660-660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http://WFXZ.cbpt.cnki.net)进行采编、审稿作业。您可以通过《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登  相似文献   

10.
《中外法学》2013,(6):1100-110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http://WFXZ.cbpt.cnki.net)进行采编、审稿作业。您可以通过《中外法学》网站(http://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08,(6):51-51
<正> 为了提高申请律师执业人员(以下简称"实习人员")的法律检索能力,全国律协决定与北大法律信息网合作,自2008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携手、勤奋、进步"为主题的"全国律协一北大法宝‘助力成长’计划"。为实习人员免费发放北  相似文献   

12.
7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网组织召开的“法学法律网站建设与发展”座谈会在国务院二招宾馆成功举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出席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初步达成了建立“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的合作意向。中国人大网、全国政协网、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国普法网、司法部网、正义网、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政法大学网、中国法学网、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学院网、清华大学法学院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网、中国民商法律网、内蒙古法学会网、首都法学网、上海法学会网、中国宪政网、经济法网等30余家国内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4个方面,一、中国法律网站现状;二、中国法律网站发展趋势;三、中国法律网站分类;四、北大法律信息网介绍,对中国的法律网站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北大法宝"——中国法律信息总库,是由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与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智能型法律信息检索系统。同时拥有中国法律检索系统、中国法律英文译本数据库、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中国法学期刊数据库等多个检索系统,内容全面涵盖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司法案例、仲裁裁决、裁判文书、中外条约、合同范本、法律文书、法学教程、法学论文、法学期刊、参考数据及WTO法律文件等中国法律信息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是北京市法学会下的一个新成立的分会,2011年7月,北京市法学会发布了2011年度法学研究课题申报通知,经北京市法学会批准,决定对15项重点课题,53项专项课题予以立项。此次,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成功申请4项课题,其中,重点课题1项,专项课题3项,展示了一个新分会的积极面貌。  相似文献   

16.
《中外法学》2012,(6):2-2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journal.pkulaw.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http://WFXZ.cbpt.cnki.net)进行采编、审稿作业。您可以通过《中外法学》网站(http://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1日,由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承办的中美信息公开比较座谈会在北大法学院隆重召开。此次座谈会邀请了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北大法学院、北大法制信息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国家法官学院、中国法学会、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台湾法源公司、清华大学法学院和北大英华公司  相似文献   

18.
舒国滢 《清华法学》2013,7(1):89-99
对于我国当代法学而言,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学这门学问的性质.在罗马法上,所谓“法学”事实上是指“法的领域的实践智慧”,即,追求正义之事、避免不正义之事的技艺.而中世纪及近代法学与古罗马法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大学的法学”,大学提高了学者在塑造法律中的作用,使法学教师成为“真正的规则”的解说者.不仅如此,大学还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法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机制,其总体风格就是“理论化的法学”,使之愈来愈趋向“科学化”.到了19世纪,法学家们甚至力图建构出像“门捷列夫化学元素表”一样精确、直观的法律公理体系.但这种“法律公理体系之梦”在法律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实践性构成了法学的学问性格,法学应当回归实践之学本身.  相似文献   

19.
“法律人”建构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玉鸿 《中国法学》2006,1(5):31-46
立足于法学学科基点的设定,必须提炼“法律人”的人学模式。所谓法律人,即参与法律生活的普通民众,他们依存于法律、参与法律及受制于法律。法学体系、法律基础、法律分析及法律发展方面的需要,为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类行为的常态、法律制度中人的观念的引入及法学流派有关人的模式的竞争,使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得以可能。至于法律人的具体特性,论文以“拟制人”、“一般人”、“正常人”、“复合人”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
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玉鸿 《现代法学》2006,28(5):50-58
法律技术是法学方法论体系中,围绕法律的适用所产生的技能、手段,它不同于法学研究方法,也无法涵盖法学方法论的全部内容。法律技术是传统性与正当性相结合、理性和经验相统一的具有专业性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手段,既具有科学的特质,又体现人文的精神。在法律技术的范围上,可以分为“文本分析技术”、“事实发现技术”及“法律适用技术”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