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柏拉图的哲学世界里,德性与理性是同等重要的维度,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得以分庭抗礼的哲学范式根基。在柏拉图的哲学语境中,人格精神的理性境界和结构框架已经决定了德性的教化是对至善的追求,而要想使个人的德性得到教化从而达到至善,就要通过不断的善意而自觉的循序渐进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法律语言中的灰色信息是指内涵和外延具有非单一性、非确定性、非完全性状态的信息,造成这种灰色的主要原因有:自然语言的局限对法律语言的消极制约;某些法律语言缺乏相应的语词对象形成的灰色;语体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灰色;社会现实的无限复杂性造成法律概念的灰色。这种灰色信息在立法和执法中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并正确地运用。  相似文献   

3.
有限与无限是一对哲学范畴,它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和辩证关系。政治课教学也存在着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在每一节课堂教学的有限时空,政治教师所教学的有限内容,都是无限知识链中的一个节点;而学生对有限内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都有可能趋向无限,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无限效用。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有限与无限的认知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决定政治课教学的质量、信度和效度。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有承担无限责任的意识和境界。一、在教学设计中追寻有限时空的无限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茜 《人民论坛》2012,(11):142-143
在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中,哲学王治国乃挽救城邦危机和实现国家兴盛之关键。但是,这一政治理想是从善的理念中推演出来的,并无现实基础与经验依据。柏拉图在实现哲学王统治的进程中,未能摆脱政治权威的人格化所内含的理论困境,也难以弥补修德行未必行德政的程序悖论,更无法解决授权而不限权的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5.
存在的超越: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公亮 《理论月刊》2002,(11):33-35
时间意识是个体基于生命有限性而追求生命超越与不朽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它构成中国哲学和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对时间有限性的深切体悟,人类生发出忧患意识和超越性意识,由此形成无限性时间意识,追求因时而变、依时而动的时间性的超越性存在,追求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审美的无限性境界。  相似文献   

6.
城管执法中的法律解释体现了城管执法的主动性或创造性,能集中体现城管执法人员的智慧。为什么执法中还会有法律解释,根本原因在于法条的有限性、滞后性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执法中对特定法条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选举民主的有限性是指选举民主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所导致的最终结果的非正义问题。对选举民主的有限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选举民主主体的有限性,二是选举民主运行机制的有限性。主体的有限性是指选举民主中的主体——选民——能力是有限的。选举民主运行机制的有限性是指选举民主为保障其顺利运行所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导致的局限性,包括多数裁定的不完善性、程序性原则的弱点、委托—代理的困境三个方面。因此,在实践中首先要加强选民的政治教育,提升选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其次要在选举民主运作时增加人民直接参与的内容,弥补选举民主运行机制的缺陷;再次,为了提升选举民主的品质,需要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岳晓波 《前沿》2013,(11):68-70
正义德性是古希腊时期四主德之首,分配正义是正义观中的一个部分重要内容,它在古希腊时期传统的正义观中就被提及,一直发展到现代。在环境资源视阈下,自然的有限性和分配的无限性之间是一对现实棘手的矛盾。通过阐释分配正义的历史的演变,以及资源有限与分配无限之间的矛盾,突破超越这一矛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对此在的有限性的否定和超越,无限的根据在于有限本身,对于具有无限、永恒这样终极意义的理念的理解只能在处境化的理解者的有限视域之中。这个有限的视域是由个体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共同界定的,对于终极实在的诠释或理会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这个视域所构建的"成见"。世俗化将对有限的超越以终极关切为旨趣还原于个人的精神世界,而将对现实秩序的塑造归还给社会的各个构成。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理念     
由柏拉图到马克思,尽管有许多人对法律毁誉不一,可是它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中心观念,老实说,没有它就不会有社会。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永恒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们众目所及的都是具体的有限的事物,那么怎样透过具体事物的有限性而把握整个世界的无限性呢?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高中学生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作如下的说明。无限并不等于有限。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是有生有灭的,总是要转化成其他物质形态,因而是有限的。而宇宙指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与时间之中所有的事物,是无限的。无限又不能与有限隔裂。有人认为无限是有限的彼岸,因而无限是不可认识的;有人认为无限是有限的机械相加。这些都不能正确说明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治权威与法律权威和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现,法律权威的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命题,就是政治权威与法律权威是否和谐的问题。当前我国政治权威与法律权威和谐问题研究的方向应该在于:分析现实中二者的不和谐因素,排除这些不一致的因素,由不和谐走向和谐。本文通过对党的权威与法律权威、党的政策的权威与法律权威的比较分析,认为党的权威与法律权威不能用谁大谁小一言概之,作为法治权威的构成要素,二者既要结构合理,又要功能互惠;一方面要明确政策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法律的实施中,政策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法律限度。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倡导性是指法律具有指引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属性,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法律的倡导性是由法律的道德性和意志性所决定的,它是法律规范性的自然延伸,也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期望的体现。法律的倡导性自然地导引出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奖赏也是法律规范和实践的需要——制定一部奖赏法典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傅玲娜 《前沿》2010,(16):8-11
在法经济学视角下,有关强制要约收购豁免的法律规定构成了对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合理而有效的补充。不同的制度选择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强制要约收购作为一项公司并购中的法律制度,其具体规定对并购活动乃至整体经济的运行影响深远。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法律制度存在的价值在于缓和强制要约收购中的过硬规定,促进并购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本文将法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有关强制要约收购豁免的法律制度分析中,试图对豁免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虚拟财产逐渐在现实中进行交易,与实际的金钱画上了等号。在实际生活中,盗窃、诈骗网络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装备”以及“经验值”等虚拟财产的现象也频频发生。那么“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呢?它又具有着怎样的法律属性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是近年来衍生的一种新型合作社,它不仅有独特的内涵,还有独特的法律属性。实践中,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运行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如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章程及法律属性、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法律理论是建构合理的民族旅游合作社制度的前提条件,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则是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重要法律理论基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具有互助性经济组织,非营利性法人,人合法人等法律属性,并与民族村寨的法律属性密切相关。随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升级,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性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引发了争议。我国关于网络虚拟社会的立法工作尚属缺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反映出其在现实社会属于交易工具性质,其价值具有现实社会的债权和物权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司法判例。今后需要结合实践,完善立法,对这一新型的财产形式提供更好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一法律心理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对所有与法律有关的现象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信仰。法律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变革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的制约。由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各自独特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条件,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包含着客观的、恒定的、无条件的、永远推不翻的内容、成分、属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是,马克思真理从有限中发现了无限,在暂时中找到了永久,从这个意义说它“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其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人类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互连网的发展,虚拟财产的定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虚拟财产的本质属性是电子数据,但是它与现实社会发生联系时又具有了财产属性和法律属性。侵犯虚拟财产要受到民法的制裁,危害性严重的还构成犯罪。但是对于侵犯虚拟财产的取证、价值衡量和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还需要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