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从"律"字的两个基本构件入手,先后分析了"聿"和"ㄔ"的含义。甲骨文"字本义可能为"手执律管吹奏"、"手执硬笔刻写"和"手执权杖管理",而其引申之义为"统一、协调、标准、区分、界限"等。甲骨文中的"ㄔ"记为",此即为甲骨文中"行"()的半边,"ㄔ"之义为"小步",其义大概来源于"行"。"步"在古代为测量单位,引申为"标准"。古人借助已有的"聿"和"ㄔ"组合成"律"字用来指称定音标准。"律"之本义为"音律",作为调音或定音工具,因而具有"规范、标准"之义,后演变为"军律"、"历律"。商鞅"改法为律"之后,由于统治者更为重视法律的"规范"功能,逐渐以"律"取代"法",用以指称成文法典。  相似文献   

2.
"China"是"中国"的骄傲,唐代的绞胎瓷是陶瓷中的珍品,作为文房用品的笔洗又是绞胎瓷中的妙品,唐绞胎笔洗是我多年来的仅见,尤为珍罕。远古时期,盛放液体和用以盥洗的器皿称为"鉴",即陶质或青铜质地的"浅盆"。后来人们发现"鉴"盛放清水后,能照见人影和面容,它便又兼有了"镜子"的功能;"鉴"作为动词,又引申为"看"和"观察"的含义;随着文字语言的完善和发展,"鉴"与"洗"有了细化和分工,"鉴"常特指"镜","洗"常特指"浅盆"。到了明清,文字更进一步规范、准确了,"洗"和"盆"又分别有了不  相似文献   

3.
正李其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先后获得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十杰女法官"、"十大杰出法官"、"三八红旗手"、"优秀青年卫士"、"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说起那些因为一时冲动而犯罪的青少年,李其宏从不用"少年犯"这样的字眼。她说:"这些孩子,人小心不小,自尊要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涵盖了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级公务员头上的"紧箍咒"。一些干部感叹"为官不易",有的甚至认为"公务员不好当"。"公务员不好当"的潜台词,必然有一个"好当"的过往,曾几何时,工资"旱涝保收",捧着金饭碗"吃皇粮",乃至"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衍生出"吃拿卡要"等"潜利益"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现在一项项禁令"围追堵  相似文献   

5.
"名牌"木马网上卖"快乐老家"、"八一软件"、"大小姐"、"刺客"、"大少爷"、"天下无马"、"巴拿马"、"伯乐"、"比翼马"、"皇马"、"温柔马",看到这么稀奇古怪的名字,一般人并不会想到,这些在网上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刑法学界对贿赂犯罪中"谋取"的理解存在重大的分歧,因此,导致司法实务部门在对贿赂犯罪中"谋取"的认定上各行其是。其实只要我们以"不确定利益"理论为背景来理解贿赂犯罪中的"谋取"行为,贿赂犯罪的认定问题并不难解决。当行为人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不确定利益"时,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将"谋取"区分为初始性"谋取"、维持性"谋取"与扩展性"谋取"。与此相对应,受贿罪中的"谋取"可区分为初始性"给予"、维持性"给予"与扩展性"给予"。借用"不确定利益"理论既有利于揭示维持性"谋取"这一"谋取"类型的本质,又有利于实现统一理解刑法中"谋取"含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老虎"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虽然"为祸甚烈",但"居庙堂之高"的贪腐"老虎"毕竟少之又少,而"处江湖之远"的农村基层干部,却与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一旦他们从"群众的主心骨"、"致富的领头人"腐化堕落成为"苍蝇",就难免导致"民怨沸腾",破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8.
过去学界常将"九叶"诗人视作"反主流"或者"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其实这种"主流——边缘"的二元视角有失准确。相比而言,组成这一群体的《诗创造》一支与新诗传统有更多的延续性和同构性,他们身上有很多"主流"以及"残余"因素,在四十年代后期才开始体现出一些"新变"因素;而西南联大一支则更多地体现出过去新诗传统中没有的"异质性"。"九叶"诗人与左翼作家的分歧其实主要不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而是关于文学要不要体现"人民本位"、要不要当作"宣传工具"等问题上的分歧。尽管"九叶"的两分支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新变"因素,但是对于"人民文学"而言,它们都是"异端",都应予以"收编"。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九叶"这一群体是如何被视为/自视为一个"流派"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将原宪法中的"征用"概念一分为二,拆分为"征收"与"征用"。此后,在我国现行法上,"征收"与"征用"就成为两个平行的法律概念,两种并行的法律制度。但无论从制度构造还是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法上的"征用"概念都不能成为"征收"之外的一个独立概念和制度。"征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征收,即"部分征收",因此"征用"只是从属于"征收"的一个下位概念和制度而已。  相似文献   

10.
吕芳 《法律适用》2012,(4):14-18
一、国外对法院文化的研究现状国外英文著作中对于法律文化的研究论著很多,而关于"法院文化",笔者并没有找到专门的论述"法院文化"的著述。从英文"court culture"来找寻相关的著作,因为court除了"法院"、"法庭"意义外,还有"庭院"和"王室"的含义,因此很多冠以"court culture"名目的英文著述实际上讲述的某个时期王室的文化,因此,英文中"court culture"所组成的概念并非专指法院文化。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宪法"是"宪"的一个衍生语词,二者词义有很大程度的同一性。古人训"宪"为"法",多直解其义,未能尽疏其意。他们用"宪"称"法",初为特指先王之法或旧典,意为恒常有效、世代遵从之法。后词义扩展,"宪"多泛指各种法律,成为对"法"的一种尊称。在先秦,"宪法"有两种构词:一是"宪"与"法"同义连缀,泛指国法;二是"宪法"作为一个偏正语词,"宪"是"法"的修饰词,"宪法"有"显法"或"常法"之义,但无"根本大法"或"最高法律"之义。秦汉以降,"宪法"皆属同义联合语词,泛指"国法"、"王法"、"法制"、"刑法",有时还指称一种治道与治法,但仍无"根本法"之义,仅蕴涵着人们对法的一种敬意。  相似文献   

12.
正《研究生法学》创刊于一九八六年,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负责的高质量学生自办刊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研究生法学》已经形成自己的传统与品质。本刊设有"特稿"、"专题研究"、"学术争鸣"、"法治时评"、"调研报告"、"域外视野"和"经典品读"等栏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气悄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自己迷信鬼神、信奉"风水"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风气带到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一时间,诸多"风水工程"纷纷涌现,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与之相随的是所谓"养生大师"、"风水大师"乃至"气功大师"层出不穷,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风水术,打着"传统文化"旗号重新浮出水面。本应是人民公仆的官员,不在勤政为民上下工夫,却在"风水"问题上绞尽脑汁,更有一些地方官员"因腐败而迷信,又因迷信而愈加腐败",引起群众极大反感。  相似文献   

14.
民事义务的"拘束性"是由国家强制力赋予的,是权利"法律之力"的体现."约束性"、"强制性"及"制裁性"是义务"拘束性"的基本内含,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强制性"和"制裁性"隐含于"约束性"之中,只有义务负担者违反了"约束"的界限,"强制性"和"制裁性"才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山东东平女生被性侵"案不断发酵。媒体报道中的"未成年少女"、"开宝马车的地痞"、"警察称市里打过招呼难办"等字眼,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当事双方的"强势与弱势"与若干起同类事件一样,再次引发标签化思维和法治思维的碰撞。权贵人士违法时利用手中权、囊中财为自己"解套"确有发生,于是,人们痛恨"强势"群体、同情"弱势"群体并产生"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刻板偏见以及"仇官"、"仇富"心理。但是,离开事实依据和法律界定,简单用"强势"和"弱势"的标签论是非、定轻重,只会动摇法律刚性,损害法制权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曾有过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共产党深度地实践,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似乎并没有结束。实践证明,只要把"问题"与"主义"割裂开来,片面坚持"主义"的普遍性和纯洁性,就会把中国革命引入歧途。只有把"问题"与"主义"相结合,用"问题"发展"主义",用"主义"指导"问题"的解决,才会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从重"曹、韩遗迹"到"天厩万匹皆吾师",是王世贞由重"字师"向重"心师"的一大转变,这一转变是通过对"自然"思想的提倡来进行的。王世贞"自然"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早年热衷学习前人经典,以此获取创作灵感;晚年受昙阳子"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摆脱了模写经典的程式化写作,弱化"秦汉""盛唐"等取法对象,强调抒写真情,追求恬淡的创作风格。王世贞"自然"思想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经由"苦思""琢磨"再到"自得",经由"师古"再到"师心"。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陈自瑶事件"后,"人肉搜索"在网上逐渐流行.最近几年来,随着"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钱军打人事件"、"流氓外教事件"、"华南虎事件"、"辽宁女事件"等人肉搜索事件的层出不穷,"人肉搜索"对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的生活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巨大影响,社会公众亦开始反思"人肉搜索"行为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19.
在"礼崩乐坏"、"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非威不立、非势不行"的大时代里,纵横家应运而生,活跃在各国的政治舞台上,然而他们"朝秦暮楚"、"身无定居"、"趋利避害"、"背信弃义"。他们极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都不曾试图掩人耳目。他们何以形成这种价值观?我们又应怎样对持有这种价值观的纵横家作出评价呢?  相似文献   

20.
"以"字处置式形成于先秦时期,它的形成经历了"连动式—工具式—处置式"三个阶段。在连动式"以_(动词)+N_1+V+N_2"中,当"以"表示"使用"义时,"N_1"可以理解为"V+N_2"凭借的工具,因此"以"逐渐语法化为工具介词。在工具式"以_(介词)+N_1+V+N_2"中,"以_(介词)+N_1"可以看做是对"N_1"的强调,由此"以"可以理解为焦点标记,在双宾语句式的影响下,形成"以"字处置式。由于"以"字处置式是由"以"字工具式演变而来,因此"以"字式具有多义性,影响了"以"字处置式的发展,从而为"将/把"广义处置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