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周兰兰 《理论月刊》2015,(2):141-145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社会救助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救助方式不合理、救助服务不专业及救助缺乏统筹管理等方面。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社会救助的四个转型,即从政策型救助走向法治型救助、从管理型救助走向服务型救助、从生存型救助走向兼顾发展型救助、从政府救助走向多元化社会救助,这四个转型不仅代表了顶层制度设计思路,更表明了我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布在我国开启了全面建立和发展临时救助制度的进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体系。《通知》为我国临时救助制度设定了总体制度框架,但在各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四个方面的功能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首先需要注意充分发挥其补充性、应急性、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生计理念下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些年在社会救助方面进展很大,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救助政策,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可持续生计理念对于社会救助政策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生计理念为指导并予以完善。文章从可持续生计理念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当代的社会救助政策,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应该在制度设计、政府责任以及受助者参与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坚持公正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根本原则。当前,我国社会救助还存在不公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救助标准不公正,导致救助标准偏低和覆盖面窄;二是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之间存在不公正,影响了社会救助整体效能的提高;三是经费保障与责任分担机制不公正,导致了地区间社会救助水平的差异;四是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公正,导致社会救助管理效率偏低。如何实现公正社会救助是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翼 《长白学刊》2014,(3):113-118
从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存在诸多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实现了综合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长期救助与短期临时救助相结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努力方向,包括实施积极的救助,树立救助过程中的公民权利观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和水平,提高救助的专业性,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等。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核心,也是难点。2015年以来,民政部大力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创新,救助对象认定的制度创新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总结救助对象认定的国际实践,分析我国社会救助认定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的制度创新。一、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方法的国际实践社会救助对象的认定方法很多,但总的来看有四类:一是分类认定法,包括人口学方法和地理法;二是社区评议法;三是自我认定法,如以工代赈;四是家计  相似文献   

7.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救助建设:经验、议题与发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制度是当代政府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采取有力举措,加强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造,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制度健全、衔接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深刻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詹华 《人民政坛》2014,(9):44-44
<正>近年来,福建省社会救助工作快速发展,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有限,全省统一实施的社会救助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社会救助管理的"碎片化"问题比较明显,民政、卫生、教育、住建等部门都承载了部分社会救助的职能;社会救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仍时有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4,(2):16-24
<正>导语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法治化在探索中前行。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议强调,社会救助是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全国城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出发,在对其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以现有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检验影响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所谓的私人侦探及其调查行为不具有合法性。针对目前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公民私人信息调查的需要,现阶段比较稳妥的做法是不断完善公力救济、适度私力救济。公民群体在追求自身权益保障的同时,要切实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培养法律意识,促动法治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的法治由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本文通过揭示现阶段社会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政条件下政府从本身的角度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农民工的保护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构建一个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利是现代社会救助的源头和重要内容,无论是物质救助、精神救助还是能力救助,隐藏在其后的是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救助的本质是保障救助对象的社会权利。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实践中虽然从法律上和制度上对公民权利进行了规定,但实践中弱势群体尤其是救助对象的权利被合理或不合理"剥夺"形成权利贫困,要求以一种公权力为基础的主体来帮助权利主体自身权利的维护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社会转型期涌现出特殊社会群体,文章提出了改革中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概念,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存在主要问题,论述了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的措施,得出解决改革中的弱势群体生存问题应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缺乏明确的理念、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缺乏资金投入、面临困难和压力等问题,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未完成;私人财产权的地位没有确立;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不够科学化与规范;理论研究滞后,提出了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社会工作机构和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提升灾区自我发展、探索社会工作嵌入灾区发展的模式、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灾区社会工作在合法性、保障性、长期性、规范性、有效性、发展性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灾区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加大灾区社会工作的经费投入,促进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