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迪 《法制与社会》2010,(7):99-100
合同风险负担规则是合同法领域的核心问题,由于买卖合同又是合同中的参础,则买卖合同风险负担问题的研究自然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主要理论主要有三种:合同成立主义、所有权主义及交付主义。本文旨从自由,安全,效率及公平等价值角度对各种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相关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2.
买卖合同中货物的风险负担问题是各国买卖法以及合同法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分配。世界各国法律几乎都对买卖合同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对于货物买卖的风险分配问题并未作系统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合同中的风险负担主要是依当事人的约定,但当事人没有对风险负担进行约定的情况也常常可见,因此,就需要在法律上通过确立风险负担的规则来对风险进行合理分配。本文重点对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涵义及立法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具体适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违约责任与风险负担是不同的法律制度,当买卖合同标的物因单独的违约或风险出现毁损灭失时,可分别适用该两项制度解决。而当违约与风险共同作用于标的物致毁损灭失时,则须结合二者讨论,以实现买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大量地震损毁商品房的风险负担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从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法理分析入手,在具体阐述损毁商品房各种事实和法律状态基础上,提出了由所有权人负担地震损毁商品房风险更符合法理和现实情况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出卖人处分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同法》第 1 32条要求出卖人需有处分权 ,《民法典》制定中应删除类似规定 ,理由是 ,处分权是对既有权利进行处分的权利 ,买卖合同成立、生效的情形 ,均不需要出卖人处分权 ,买卖合同履行时也不一定需要出卖人处分权。出卖人处分权不影响其买卖合同的效力。既有立法的缺陷在于未明确区分处分与负担、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 ,没有认识到买卖合同的负担性质与所有权转让的处分性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从功能的角度看,水权法律制度包括水资源利益分配规则和风险负担规则两个方面。在水资源利益分配规则上,我国已基本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个别地方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及时予以完善;在水资源风险负担规则上,我国还存在较大的立法漏洞和制度缺陷,直接影响到水权制度的稳定性,急需进行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8.
学说和立法草案多有以合同解除制度吸收风险负担规则的主张,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两者的交错也带来了法律适用上的困惑。合同解除制度和风险负担规则具有各自的优势领域,解除一元论和并存模式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制度安排。在我国合同法采并存模式的背景下,风险由债务人负担时可择一适用,但需就解除权期间、清算关系中的诉讼时效、风险负担抗辩等问题作出特别处理。风险由债权人负担时应当否定债权人的解除权。瑕疵给付时的解除与风险负担应适用合同法第148条、第149条的规定,但在立法论上有重新斟酌的必要。持续性合同可类推适用租赁合同的规定或部分解除制度。清算关系中的风险分配可有限制地准用合同法第148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违约责任与风险负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军 《法律科学》2004,22(3):51-56
风险负担与违约责任是共同处理标的物毁损灭失案型的两项不同制度。在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实现了由过错责任向严格责任转化的情况下,风险负担制度的内涵与适用范围应作相应的调整。违约之际风险负担的处理涉及到这两项制度的协调与配合的复杂关系。在履行迟延期间标的物毁灭时,原则上应使违约方当事人承担风险。对质的不完全履行之际的风险负担问题,国际公约、各国或各地区立法不一,对我国现行法律进行体系解释可知,当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由出卖人承担风险,否则则由买受人承担风险,不过,买受人仍享有违约救济权。在违约之际的风险负担问题上,我国现行法律还存在若干漏洞,应予填补。  相似文献   

10.
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指买卖合同订立后,标的物非因双方当事人的故意和过失而发生的意外毁损、灭失的风险。风险责任即指标的物发生意外、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如果风险由出卖人负担,出卖人则失去了要求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如果风险由买受人负担,则尽管标的物已毁损或灭失,买受人仍应向出卖人支付价款。  相似文献   

11.
易军 《法学杂志》2022,43(2):13-32
买卖为维系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制度。我国《民法典》立法者参酌理论研究成果与实务发展经验,对《合同法》买卖合同章作了大幅度的增改删,包括非实质性变动与实质性变动。在实质性变动中,涉及买卖物运输时的风险负担制度、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分期付款买卖合同制度、试用买卖合同制度、保留所有权买卖合同制度等均有重大更新。这些日趋缜密、科学的规范,提供了没有矛盾、具有导向确定性的行为规整,实现着正义且有实益的利益分配,极有助益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宏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居住权问题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华亮 《河北法学》2007,25(7):84-88
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学术界对于我国物权法是否应当规定居住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但是,经过详细检讨后发现,赞成者的观点在方法论和具体观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反对者亦未能有效论证己方观点.此时应当依据论证负担分配规则得出不支持承担论证负担一方的结论,即我国物权法不应当规定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 买买合同是商品交换最典型的法律形式,它适用范围广泛,在债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关于买卖合同的立法还不够完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所有权转移的时间、违约补救方法以及风险负担等,缺乏明确的规定,给发展商品经济和开展对外贸易带来一定困难。本文试图对买买合同的定义、标的、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时间和风险负担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  相似文献   

14.
时效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法律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和抽象。本文通过对一件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涉及的仲裁时效问题的分析,对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包括时效的起算、时效中断的举证、时效的期间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涉及到买卖双方当事人最根本的利益,对买卖双方都有重大意义,所以从来都是合同法中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买卖合同中的风险,是指标的物意外毁损、灭失,如被盗、房屋因不可抗力倒塌、水果非正常腐烂及被强制没收、征用、查封等。由于标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买卖合同中风险移转及负担问题,试图发现我国关于买卖合同风险移转立法现状的不足之处。另外通过对两大法系有关立法例及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比较研究,找出各自规定的优劣并对其评价。最后,通过对以上研究的综合分析评价,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针对本文研究论题的解决办法——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票据伪造中付款人与被伪造人的风险负担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英美票据法系与日内瓦票据法系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票据法相关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负担直接决定着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般而言,货物风险负担采取交付主义原则。但是,在买方违约的情况下产生的风险责任负担问题则比较特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此做出了特别的规定。本文主要对风险的概论、风险负担的一般原则以及买方违约对风险负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买卖合同瑕疵担保责任是一项平衡买卖合同双方的利益调整的制度,但是目前我国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为了维护买卖人在买卖合同中的合法利益,体现法律的公平、诚实的价值取向,避免买卖双方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应该加强和完善我国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诉讼终结时,确定已预交和支出的诉讼费用最终应由谁负担及如何负担的问题。〔1〕尽管相对于当事人所争议的实体权利而言,诉讼费用的负担处于次要地位,但由于几乎每件民事案件都涉及到该问题,故其影响重大而深远。2007年4月1日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诉讼费用制度的探讨似乎尘埃落定,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