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很多文人学士的书斋都有对联,称书斋联。这些书斋联别有心意,又妙趣横生。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唯有读书高”和孤芳自赏的清雅。他们读书究竟为何用?有为求官封爵的,有为救国救民的,有为创业兴家的,或者为消遣隐居的,这都可从他们的书斋联语中大致看出其旨意。  相似文献   

2.
事由心生     
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前跑,唯有一个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有人问:“干吗不跑?”回答是:“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这不是淡定。有个选秀冠军说:“只要我喜欢的人喜欢我就好,不要所有人都喜欢。”这却是淡定。  相似文献   

3.
台历的启示 我钟情书斋文化,着意文房清玩,著名书法家赵冷月为此曾挥毫写下“文人雅事”四字赠于我。谈起我这个收藏嗜好,可说是事出偶然。  相似文献   

4.
董伟武 《前沿》2013,(21):7-10
晚年马克思以高度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顺应革命形势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批判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一直向前冲”到“退回书斋”。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是将之前的“投身工人运动为主+退回书斋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调整转变为“退回书斋为主+投身工人运动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二是将学术视角由“钻研经济”为主的经济学研究调整转变为钻研“历史资料”为主的人类学研究。而究其具体动因主要有三:一是为《资本论》的后续写作计划“备料打桩”;二是为东方社会革命寻找具体道路;三是打造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5.
李易桓 《台声》2001,(4):25-26
“我喜欢生活在祖国大陆,我喜欢生活在北京。”这是台商袁铿在经历了从台北到纽约,再从纽约到北京的多年奔波、劳顿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6.
张培松 《前进》2000,(5):48-48
文士书斋有堂、屋、阁、居之号;斋主之作多选、集、编、录之名。先前以为建书斋、起斋号、研读撰著的都是文人学士。官员中即使有也多是办官亦文兼通文墨的“文官”,那些馋臣奸相贪官污吏是没这份雅兴也未必有这个本领的。近日翻书读报,得知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对书斋文化至为钟爱,而且还起有“偃月堂”、“四香阁”这样风雅别致的斋号。新近被揭露的当代贪官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也有“文选”出版。足见自己见识的浅陋。中国的书斋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现代的斋号之多足可编成一本砖头来厚的大书。文士名流的书斋号或以所寓之志…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的“口述历史”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保存在“哥大”图书馆的“毅荻书斋”也随之对外开放,公开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生前捐献给这所著名学府的若干历史文物。“毅荻书斋”当年是如何筹划和运作的?这些记载着张学良的征战生涯与幽禁岁月的珍贵文物,又是如何从台湾运往大洋彼岸的纽约的?本文  相似文献   

8.
为哲学走出书斋叫好──陆魁宏著《走出书斋的哲学》评介刘普生毛泽东同志在60年代初就曾提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遵循毛主席的这一号召,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执行主席陆魁宏教授经过多年银而不舍的研究,最近...  相似文献   

9.
止庵 《观察与思考》2010,(11):61-61
我很喜欢读传记,但买这类书的时候,凡带有不注明出处的对话或“他想……”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欧文·斯通写的那些,我一律不要。这就是我对所谓“传记文学”的态度。自己动手写传记了,当然要守这规矩,我在《周作人传》序言中说:“我曾强调不能将‘传记’与‘传记小说’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MMPI:打开少年“密室”的金钥匙陆萍探索神秘的未知角落四五十个剃光的脑袋,经过半个月的静坐反省之后,这一刻异常清醒。他们坐在教室里,正在接受着一场心理测试:我喜欢看机械方面的杂志。我想起地震就害怕。我不喜欢洗澡我喜欢听主题严肃的演说。有时候。我会无...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只鱼’,喜欢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这是三亚碧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石伟雄打造“我是一只鱼”——一座产权式滨海旅游度假酒店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4月21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二连浩特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好书推荐分享会,分享民警们喜欢的书籍和阅读故事,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分享会现场,大家认真聆听、主动分享、畅所欲言。“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当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逐梦青春,不负韶华,  相似文献   

13.
单补生 《黄埔》2012,(2):52-54
从逛旧货市场到网络古玩店搜寻老物件,收藏界行话叫淘东西。这“淘”字用得太准确了,只有热衷收藏的人,才有这个“淘”的体会,“淘”字里面包含着失望与晾喜。在众多的老物件中,要想“淘”得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真如“沙里淘金”。我“淘”得一本《步兵射击手簿》,就让我心怀惊喜不已。  相似文献   

14.
我的放电影事业是从一个玩笑开始的。那时候每当村里放电影,我总帮着忙前忙后。有一次,放映员开玩笑说:“你这么喜欢放电影,干脆我把这台放映机卖给你,你也来放。”虽是一句玩笑,我却认真起来。  相似文献   

15.
华芳 《今日上海》2010,(2):43-43
“老师,我就喜欢您的字,今年给我写个带‘虎’字的春联吧。” “我去帮您拿墨汁,下一幅您可得帮我写了……”  相似文献   

16.
出世与入世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段公案──一个叫道信的小沙弥,问三代师祖僧璨:“请大师慈悲,教导我解脱的法门!”大师问:“谁绑了你,你干吗要求解脱?”道信说:“没人绑我呀?”大师说:“既然没人绑你,你还求什么解脱的法门。”道信听了这番话后,顿觉开悟,成了四代师祖。这...  相似文献   

17.
    
门□刁品中阿秀是村里长得最俊的女孩,很多年轻的后生都喜欢她、追求她。阿秀成了大春的俘虏。一天,阿秀问大春:“你喜欢我什么?”大春傻傻地答道:“我喜欢你那双毛毛眼……”阿秀听着听着便笑了起来。大春和阿秀好得成了一个人,阿秀把身子都给了大春。大春说:“我...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到一位领导家做客,闲谈起书画,这位领导当即说,他特别喜欢某位书法家的字,又特别喜欢他所书写的“剑胆琴心”。我当时听了心里就涌起一阵很别样的感动。很多年过去了,“剑胆琴心”四个字却时常在有意无意间跳跃在我的思维。后来我想,尽管这四个字,已经被前人说穿,它和所有中国文学中那些灿烂锦句、绝妙诗词一样,给人以美感以昭示外,之所以能猛然间深深地打动我,是因为,在那刹那间,我想起了咱们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这支队伍中的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也很人性的故事。“剑胆”,分明就是一种英…  相似文献   

19.
麻油飘香     
我不是一个美食家,但我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喜欢美食,书店里看到“食谱”一类的书,就不免拿起来翻翻,遇上文字、印刷、图片精美者,还要买它一本。看这种书,也是一种享受。有时来了兴致,还要照着食谱亲自下厨。鲍鱼龙虾做不了,普通的鸡鸭鱼虾还是可以的。在家族里,我的“干烤大虾”、“糖醋鱼块”、“蒜烧茼蒿”、“肉末鲜香菇”是出了名的,每逢过年过节或家族团聚,孩子们吵着闹着要吃我做的菜肴。  相似文献   

20.
在网上有一帖子,内容是说一漂亮女生喜欢上一相貌较丑的男生。无论男生说自己有多少缺点,如“口臭和香港脚”、“喜欢抽烟、酗酒”,女生都说“不在乎”。最后,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还没有过英语四级。”结果,女生撒腿就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