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线粒体钙超载在镉(Cd)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不同浓度Cd(0、2.5、5、10μmol/L)培养液分别处理PC12细胞12 h,或用5μmol/L Cd和15μmol/L钌红(MCU抑制剂,RR)共处理PC12细胞12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变化,Western-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C12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钙水平随着染Cd浓度增加显著或极显著增强(P0.05或P0.01);RR能显著抑制Cd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Caspase-3蛋白活化并促进Bcl-2/Bax蛋白比值升高(P0.05),显著抑制Cd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说明线粒体钙超载参与到镉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并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钼致雄性小鼠的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周龄清洁级雄性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00、200、400 mg/L的钼,基础日粮相同,自由饮水,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束后剖杀并采集睾丸。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SOD、T-AOC、MDA、LDH活性或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上PI3K、PTEN、AKT、Caspase-9、Bcl-2、Bax和Bad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SOD和T-AOC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Ⅲ、Ⅳ组LDH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Ⅱ、Ⅲ、Ⅳ组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Ⅲ组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PI3K、AKT、Caspase-9、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TEN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P-AKT、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Ⅳ组PI3K、PTEN、AKT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l-2和Bad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本试验所设剂量钼均能导致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同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相关信号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在镉致大鼠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α-硫辛酸(LA)的保护效应,本研究用2.5 mol/L醋酸镉(Cd)、50 mol/L LA、50 mol/L甘珀酸(CXB)处理大鼠肝细胞系BRL 3A细胞,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试剂盒检测LDH漏出率、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量、用Transwell建立细胞共培养系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2.5 mol/L Cd能引起BRL 3A细胞相对存活率下降,LDH漏出率增加,Bax/Bcl-2比值升高,LA可部分缓解这些损害;GJIC抑制剂CBX可进一步加剧镉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LDH漏出率的增加;在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CBX可有效降低镉暴露凋亡细胞诱导相邻正常细胞的凋亡率,而LA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GJIC在镉致大鼠肝细胞毒性损伤中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褪黑激素(Mel)对犬脂肪干细胞(ADSCs)向雪旺细胞(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凋亡发生的影响。本实验将犬ADSCs诱导分化为SCs,并使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采用CCK8法选取Mel的最佳浓度。应用q 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无Mel组和Mel处理组中ADSCs向SCs诱导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Bcl-2和Bax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50 nmol/L Mel处理过的细胞活力最高;ADSCs向SCs诱导后S-100和GFAP呈阳性表达,并且观察到Mel的添加并不会影响到SCs的表型特征。ADSCs向SCs诱导后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较多;在加入Mel后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果说明Mel可以显著抑制犬ADSCs向SCs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的保护作用,本试验用10mol/L醋酸镉和100 mol/L NAC单独或联合处理PC12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释放以及Bcl-2、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量。结果,NAC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镉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上升,Cyt C从线粒体释放进入胞浆中,Bcl-2/Bax比值下降,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量提高(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NAC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技术分别对黄体期和卵泡期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情周期不同阶段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牦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质中,且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游离面和基底面。黄体期Bax蛋白阳性产物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而Bcl-2表达量略低于卵泡期,但无显著差异。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管壁中有Bcl-2和Bax m RNA表达,不同时期Bcl-2 m RNA变化无显著差异;黄体期Bax m RNA表达显著高于卵泡期。表明,Bcl-2和Bax参与了牦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周期性增殖与凋亡的调控,而且这一凋亡通路中主要通过Bax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依达拉奉(edaravone,EDa)在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诱导MDCK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用4 mmol/L GM和40?mol/L EDa单独或联合处理MDCK细胞24 h,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Hoche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blot检测Bax与Bcl-2表达量,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活化情况,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释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Da组无显著性影响。与GM组相比,GM+ED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T-SOD和GSH-PX活力显著性下降(P0.05);CAT活力极显著性上升(P0.01);MDA含量极显著性下降(P0.01);ROS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Bcl-2/Bax比值显著性升高(P0.05);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的活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Cyt C与AIF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在庆大霉素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MDCK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去卵巢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假手术大鼠、去卵巢大鼠和去卵巢后用EGb治疗大鼠的大脑皮质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大脑皮质中Bcl-2阳性细胞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极显著下降(P<0.01),Bax阳性细胞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用EGb对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治疗后,其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而Bax阳性细胞的数目极显著下降(P<0.01),Bax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摘除双侧卵巢后大鼠因缺乏内源性雌激素而导致大脑皮质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量发生了改变,而EGb能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氧化二砷(As2O3)对诱导鸡马立克氏病(MD)肿瘤细胞株MDCC-MSB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Caspase-3 mRNA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As203诱导MD肿瘤细胞株凋亡的机制.以体外培养MDCC-MSB1为研究对象,经终浓度分别为0、2、4和8μmol/L的As2O3.作用48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DNA Ladder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方法检测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s2 O3能引起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并出现典型的DNA Ladder,同时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均增加,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呈现剂量依赖性.证实 As2O3诱导鸡MD肿瘤细胞株MDCC-MSB1细胞凋亡是通过增加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和提高Caspase-3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联合作用免疫毒性的机理,试验研究了ZEA、DON及联合作用对刀豆蛋白A(Con A)刺激的小鼠离体T淋巴细胞细胞凋亡和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从BALB/c小鼠脾分离原代T淋巴细胞,分别设细胞空白组、刀豆蛋白A对照组(Con A组)、Con A+不同浓度ZEA染毒组、Con A+不同浓度DON染毒组、Con A+不同浓度ZEA与DON联合染毒组,染毒时间为24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Fas、FasL、Cleaved-caspase8、Bax、Bcl-2等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细胞空白组相比,Con A组细胞凋亡率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Con A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均上升,多组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联合处理组较单一毒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经CompuSyn软件拟合,ZEA和DON以20∶1联合作用时协同效应最为明显。Con A组与细胞空白组相比,Bax/Bal-2值显著降低(P0.05)、Fas、FasL、Cleaved-caspase8等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Con A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Bax/Bal-2、Fas、FasL、Cleaved-caspase8等蛋白的表达量均上升,且呈剂量依赖性,多组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联合染毒组较单一染毒组各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结果表明, ZEA、DON均可通过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诱导T细胞的凋亡,ZEA与DON联合可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仔猪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于体外培养仔猪海马神经细胞至对数生长期,以0、125、250、500、1 000和2 000 ng/m L不同质量浓度的DON对细胞进行染毒处理,应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Hoechest 33258染色液对细胞核进行标记,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LDH漏出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学变化,随着DON质量浓度增加,细胞密度降低、空泡化、染色质浓缩聚集、产生凋亡小体;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LDH漏出率随着DON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当质量浓度达到500 ng/m L以上时,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DON对仔猪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导细胞损伤,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损伤在阿维菌素致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培养王鸽脑神经细胞,并按终浓度0、2.5、5和10μg/L阿维菌素(AVM)染毒,培养24 h时,经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DNA断裂评价细胞凋亡,MTT法测定线粒体活性,酶标仪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探讨线粒体损伤在AVM致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VM可明显抑制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活性,引起Δψm下降,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升高,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证实,线粒体损伤是AVM致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自噬和凋亡在棕榈酸(PA)诱导BRL 3A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机制,以不同浓度(0、0.2、0.4、0.6 mmol/L)PA处理BRL 3A细胞24 h,用油红O染色观察其对脂滴生成的影响,试剂盒测定TG含量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LC3Ⅱ、P62、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检测0.4 mmol/L PA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6、12、24 h)以及0.4 mmol/L PA与5 nmol/L Baf A1共处理时LC3Ⅱ和P62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PA处理对BRL 3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结果显示,0.4mmol/L PA作用BRL 3A细胞24 h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但细胞内产生脂滴较多;TG含量随PA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或P0.01);LC3Ⅱ和P6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PA浓度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0.4 mmol/L PA处理BRL 3A细胞12 h时,LC3Ⅱ的表达水平上升(P0.05),P6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处理24 h时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0.4 mmol/L PA与5 nmol/L Baf A1单独处理组LC3Ⅱ、P62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与Baf A1单独处理组相比,PA与Baf A1共处理组LC3Ⅱ、P62相对表达量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PA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Bax/Bcl2值逐渐增加。结果表明,0.4 mmol/L PA处理BRL 3A细胞24 h可成功诱导脂肪变性,处理12 h内可使自噬水平升高,而处理24 h可使细胞发生自噬流阻滞和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致睾丸支持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系TM4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ZEA组(20μmol/L)、RSV组(5μmol/L)、ZEA+RSV组(5μmol/L RSV处理30 min后+20μmol/L ZEA),24 h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力,免疫荧光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Western-blot检测Fas/FasL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极显著抑制TM4细胞活性(P0.01),增加细胞凋亡率及提高ROS、SOD和MDA水平(P0.01),并能够显著增加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asL、FADD、Cleaved-caspase8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增加Fas的表达水平(P0.01);与ZEA组相比,ZEA+RSV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Fas、FasL表达下调(P0.01和P0.05)。结果表明,RSV可有效减轻ZEA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并能够通过调控Fas/FasL通路缓解ZEA诱导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对鸡肾的损伤机理,为防制其对家禽泌尿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将144只7日龄蛋雏鸡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低剂量组饲喂[(30mg三聚氰胺+10mg三聚氰酸)/kg]的饲料,高剂量组饲喂[(50mg三聚氰胺+16.7mg三聚氰酸)/kg]的饲料。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7、14、21、28、35、42天颈部脱臼处死对照组、试验组鸡群(每次每组8只),取肾组织,分别检测T-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导致高剂量组肾组织(与对照组相比)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第42天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核崩解、淡染、消失;细胞核浓缩、凋亡明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细胞脱落到管腔内;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轻度充血;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试验组肾细胞凋亡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高剂量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能引起肾脂质过氧化物程度增高,导致肾组织氧化损伤;从组织病理学方面来看,两者主要损伤肾小管结构,导致肾功能受损;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作用能诱导肾组织内Caspase-3的活性增高,进而引起凋亡细胞的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钼(Mo)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抗氧化功能及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以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向细胞培养基中添加0、0.1、0.2、0.4、0.8 mmol/L不同浓度的Mo并培养24 h,用MTT法测定Mo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比色法测定氧化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对细胞骨架蛋白Vimentin、α-actin、β-actin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Mo剂量0组)相比,试验组(Mo剂量0.1、0.2、0.4、0.8 mmol/L组)小鼠细胞内的SOD和T-AOC均有下降(P0.01),而MDA升高(P0.01),LDH含量随Mo剂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01),CAT含量随Mo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imentin、α-actin、β-ac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随Mo剂量的增加而下降(P0.01或P0.05)。结果表明,高于0.4 mmol/L浓度的Mo作用24 h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受到抑制并加剧了细胞的氧化损伤,同时还会抑制Vimentin、α-actin、β-ac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醋酸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镉对肝细胞的毒性,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并将其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 h,测定了细胞存活率,肝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释放,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LT和AST的释放量均增加,部分镉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下降,5.0和10.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GSH-Px、SOD和CAT活性升高,部分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MDA含量升高,10.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醋酸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核因子κB亚单位P65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从细胞水平深入探讨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传代培养,采用1、10、50、100、1000μg/mL五个浓度梯度的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MTT法筛选最佳刺激浓度;以上述最佳刺激浓度刺激细胞,于0、0.5、1、2、4h后收集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p65 mRNA的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100μg/mLLPS为最佳刺激浓度;LPS刺激1h组p65 mRNA的表达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时间组;2h组显著(P0.05)高于0、0.5和4h组;0.5和4h组显著(P0.05)高于0h组。结果表明,LPS可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NF-κB的激活,LPS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存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并参与子宫内膜炎发病机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筛网结合酶消化法建立了大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模型,在传代细胞增殖活性最强时间段进行铅、镉单独染毒或联合染毒.通过CCK-8还原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铅、镉对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铅、镉单独染毒高剂量组从第6 h开始、低剂量组从第12 h开始,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铅、镉联合染毒组从第3 h开始,细胞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低于对照组,且存活率的降低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染毒后第12 h,各组的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铅、镉联合染毒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各相关单独染毒组(P<0.05),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17β-雌二醇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细胞经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的变化;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差异基因表达谱并运用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基因的作用通路;String基因互作分析差异基因的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p53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显著抑制MTEC1细胞的增殖活力,并呈浓度依赖性;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能诱导MTEC1细胞凋亡,细胞核呈现不规则形态、核碎片、染色质凝聚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特征;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的p53信号通路呈极显著性差异;String基因互作分析显示,p53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互相作用,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p53信号通路的下游周期基因Cyclin B1表达下调,凋亡相关基因Trp53、Gadd45a、Fas、p21、Apaf1和Bax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果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对MTEC1细胞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