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前进的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当代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希望,也被世界进步人士寄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身上。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统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自觉地肩负起民族责任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2.
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致发生了三次大飞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标志的第三次大飞跃,使社会主义由一般原则化为民族特色,从僵化教条走向改革创新。苏东剧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造成的挫折并未改变历史前进的大方向。21世纪社会主义将在曲折发展中走向复兴。这是因为:从社会主义产生的内在规律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依然存在;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社会主义以其历史逻辑在更大范围内孕育萌生;从目前国际共运的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正从低谷中走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伟大道路。在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更适合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集中展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足迹。从《复兴文库》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坚持、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些重要历史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引下走出来的,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实践的成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创造、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选择,必须坚持道不变、志不改,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11):1-1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1,(29):1-1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49-5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表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的。这就进一步明确和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极其艰难的历史使命;中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状况下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更是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而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题主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9.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睹、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临世纪之交,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马克思被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所以能在世纪之交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依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而且,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讨活动将推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走出底谷,再度复兴。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走俄国人的路” ,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但是 ,脱离中国实际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是一条缺乏活力的歧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荣臣 《党课》2014,(23):10-1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三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传播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更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德荣 《新长征》2008,(11):28-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同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究其根本原因,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文臻 《世纪桥》2016,(3):14-15
本文从中国近现代史史学视角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对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所以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充分发挥其制度优越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石仲泉 《新湘评论》2013,(23):15-18
党的十八大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千辛万苦的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开启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刘锋 《求实》2015,(5):74-80
时代问题的不断涌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与创新。习近平以破解"中国问题"为执政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完善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到新阶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田克勤 《新长征》2008,(12):11-13
30年前,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新探索,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重新绘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