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勇辉 《工友》2011,(11):36-36
"我的名字叫幸福,不仅我要幸福,我要让所有的职工都感到幸福!我们要打造职工幸福工程,不断提升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给职工安定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在实现薪酬的改革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实事。  相似文献   

2.
郑小亮 《工友》2009,(8):32-32
今年年初,我们团风县供销系统的“两转改革”已基本完成,二级单位职工全部买断了工龄,成为“社会灵活就业人员”。说白了,我们系统除了县社机关还保留外,二级单位职工全部解除了劳动关系。改革完成后,我们工会也变得冷冷清清。想当初,工会领导着系统内两千多位工友,每年的会员代表会、不定期的维权知识讲座等活动的热闹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工会忙啊!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9,(1)
《工友》编辑部:我单位与一位职工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我们向其下达了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书,但该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便不辞而别。前不久,该职工却找到我单位,提出要单位给予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  相似文献   

4.
工友信箱     
《工友》2006,(8)
遭遇工伤,单位可以要求职工病退吗?《工友》编辑部:2003年元月,单位安排我到外地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头部重伤,为了治疗,先后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至当年10月份,医疗期尚未结束,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尚未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下,单位劝我退出工作岗位,我以医疗期没有结束,且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没有下来为由,不愿意退出。单位领导为了完成减员增效的任务,单方面强行给我办理了病退手续。当年年底,工伤等级经评定为七级,我根据有关劳动法和政策的规定,向单位申请,要求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单位不予安排,无奈只有拿病退工资。请问:单位可以强行要求…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9,(1):43-43
《工友》编辑部: 我单位与一位职工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我们向其下达了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书,但该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便不辞而别。前不久,该职工却找到我单位,提出要单位给予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要求。请问:此种情况下单位是否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6.
篆刻     
牛润科 《中国工运》2013,(11):58-58
每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爱怀旧的我,就想起昔日那情真意浓的车间“互助会”。那还是上世纪的70年代,我在我们车间里负责工会工作。当时,我在我们车间发起建立车间“互助会”的倡议后,得到了车间领导和全体职工的一致欢迎。一开始的用意是,当时每个职工的工资很低,除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支出,每月的工资所剩无几,有的家庭还不够用。如果要是家里遇上个突发事件急需用钱时,  相似文献   

7.
塞翁失马     
张艳霞 《工友》2014,(3):64-64
正单位新换了一任领导,领导还是空降而来的。史可为在单位苟且了若干年,还是一个小科员。这回领导换了,老婆刘美霞说,可为,新官都喜欢起用新人,要不你去给领导送个礼,兴许就能升你。史可为说,去领导家,要买什么东西呢?还有,我都不知道领导住哪?刘美霞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说,没事,我有办法。刘美霞确实是有办法,第二天晚上,就拎回一大袋的礼物,还给了史可为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领导家的地址。史可为到了门口,摁门铃。门铃响了三下。门开了。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4,(9)
《工友》编辑部:我们是事业单位,有一名职工在今年5月8日以书面形式向单位提出辞职。该职工1999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我单位工作。由于该职工是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目前正担任项目负责人,并组织编写该项目的普查工作设计,同时该职工所担任某项目技术负责的工作报告正处于评审之中。因目前该工作暂未结束等原因,单位经研究决定,不同意其辞职。但该职工还是于7月13日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不辞而别,到了另外一家企业。请问:我单位是否可以给予该职工办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1,(8):25
《工友》编辑部:我单位一职工于工作日在厂方没有分配任务的情况下,私自给外单位加工一轴件,发生严重机械伤害事故。事故发生后,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做了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并以人道主义精神,对该职工  相似文献   

10.
地勘单位有局——地质大队(厂、公司,常称地勘单位)——各经济实体(常称二级单位)三个层次。局领导以处长、地勘单位领导和机关职工为公开对象;地勘单位以科长、二级单位领导、机关职工、职工代表为公开对象;二级单位以班、组长和职工为公开对象。逐层推进,逐层监督,形成系统,构成循环。目前,比较注重的是在地勘单位这一层进行,忽视局及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搞好三个结合徐立平目前,很多基层工会干部反映企业职工文体活动难开展了。部分企业领导也存有片面认识,认为搞文体活动不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相反还要花钱、费时间、分散职工精力、影响企业生产。于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职工的文体活动自...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保卫战     
一群职工鱼贯走进公司办公室,宣布接收公司,对办公室里的人说:"你们出去,我们来接收"……这是2007年7月4日发生在开远特需用品供应有限公司门口的一幕,是职工对企业发起的"占领"行动,用他们的话说是"为了保护公司的资产不流失"。开远特需用品供应有限公司是一家1997年即实行股份制改制的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企业资产抵偿的形式补给职工,职工集体以工会委员会持股的形式持大股。  相似文献   

13.
铁路最大的特点,就是车间、班组大多分布在千里铁道线上,最艰苦的班组要算四面环山,四周人烟少,一条铁路通向山外。生活在沿线班组的职工要克服不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无奈,最熟知、最直接的是青年职工的婚姻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照顾年老父母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各级领导的大难题。因此,沿线艰苦班组建设一直都是单位的一块软肋。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沿线艰苦班组建设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究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07,(4):37-37
我单位一位职工1988年因工受伤。伤愈后,单位重新安排了工作,工资没有下降。1999年单位为其进行了伤残等级鉴定,被鉴定为三级伤残。其后,单位仍给其继续发放工资,并给付了护理津贴。现在该职工要求单位支付1999年至今的伤残津贴。请问我们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光色     
阿闻 《时代风采》2006,(1):24-31
昆明是省会城市,也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就文艺创作而言,知名的专业作家不少,业余的写作高手就更多,作为后者,他们首先要供职于某个单位求得生存,然后才能抽空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间并不宽裕,精力亦被分散,难度更大,但其精神更为可敬可佩。他们是《时代风采》杂志可以依托的作者队伍,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反映职工生活,为职工服务,是昆明市总工会工作的特色之一。本期“昆明市总工会职工文艺创作专版”得到市工会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杨丽同志亲自编导了小品,现场演出催人泪下。她们“受职工之托,忠职工之事,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的宗旨和精神,将被广大职工和读者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6.
柳再金 《工友》2014,(9):31-31
正相比其他先进单位,我们工会工作有不少差距,前几年工会工作一片空白,这几年我接手后,一切都从头开始,建立档案,帮助企业成立工会组织、布置工会办公室等等,事情比较杂,也比较辛苦,但苦中有乐。大家都知道,工会的职责是维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职工权益受侵犯了,工会应第一时间站出来替工人们说话。我们工会也是在为职工排忧解难中,逐渐受到他们的认可与信赖。2013年6月,一企业的工人不小心从2楼掉下来当场摔死。我及时安抚家属的情绪,同时做好准备工作,帮助死者家属协商赔偿事宜,最终建筑老板拿出38万元赔偿。家属对我们的调解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1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经贸委、国务院纠风办、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先进个人和单位表彰会。在此,我们向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十佳单位"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百佳班组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近几年我国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单位,就是…  相似文献   

18.
工友 《工友》2013,(8):34-35
《工友》编辑部:今年7月10日下午,我下班后在宿舍门口抽了一根烟,不巧被公司保安撞见。第二天,我就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根据《员工手册》的规定,宿舍门口是禁止抽烟的。但之前也有人抽烟,就是没人管,我认为公司对我的处罚太过严厉了。请问:在宿舍门口抽根烟就被开除,单位的处理合法吗?夏田宇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某些企业在制定一线职工劳动定额时,随意性大,不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不仅伤害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损害了职工切身利益,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稳定。例如某轻工企业,在实行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工作后,规定的劳动定额职工加班加点也完不成。加班加点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应支付职工加班工资,但企业领导却说是职工技术不熟练,干不出活来,企业不承担职工延时工作的费用。有的企业领导则以“干不了下岗”相威胁,不顾职工身心承受能力,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引起职工不满,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为了合理规定劳动定额,…  相似文献   

20.
余明忠  张国平 《工友》2008,(11):12-14
2008年9月7日,马付成告诉记者:"我在××公司铁路运输处襄樊综合段工作20多年,单位却说我不是职工,不发工资,还把我从住房中赶出来了,我这60多岁的人今后怎么过日子啊!"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