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独"问题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长期以来在台海问题上的两面性政策导致"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近些年来更是在主张维持台海现状的同时纵容"台独"坐大。美国自认为可以掌控"台独"势力,实际上对"台独"的遏止是有限的,这是当前台海局势潜伏危机的严重所在。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宣布正式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运作与适用,“台独”活动进一步升级。美国虽表示反对“废统”,布什政府也多次对台施压,但陈水扁仍一意孤行。美国约束“台独”举措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相矛盾的对台政策。未来两年,陈水扁将把“宪改”作为其政策主轴,在“法理台独”上越走越远。美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放任“台独”活动导致台海危机甚至中美对抗,要么采取清晰战略遏制“台独”、防止其冲击中美关系的基础。美应立足中美合作与维护亚太安全的战略高度,以新的思路调整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3.
布什政府上台四年来,充当台独保护伞、提升美台实质关系、使美台军事交流制度化、大幅度增加售台武器,这一系列政策纵容了陈水扁加快台独步伐,是当前台海形势严峻的直接原因,也暴露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局不顾大陆的严厉警告顽固推动"入联公投",美国政府作出异常迅速的反应。这是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台海政策、相互依存的中美关系、美国内政治以及美台关系等多个角度考量作出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在维系中美关系的同时,也是阻挠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在策动对华"新冷战"的过程中,试图全面抛弃该政策,如提升对台高官交往层级、改变对台军售模式,并在执政末期宣布"取消美台交往的一切限制"等。这类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的动作,服务其遏华战略,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和台湾民进党当局的配合,迫使中国政府显著加大遏制"台独"的力度,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均持续恶化。拜登政府声称延续一个中国政策,但在美国继续实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和美国国内亲台反华势力活跃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将使"一中"内涵更加空心化,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将使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中美互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新的互动态势.两国在维持台海现状方面形成了共识,都认为台独势力谋求"法理台独"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挑战,并为维护台海稳定展开了积极互动.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积极互动是两国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可预见的将来,出于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台海地区稳定的需要,中美两国有望继续保持在台湾问题上的正面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7.
外交领域里的利益、战略与政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组变量。美国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是美国实现其台海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意图。“不统”是美国实现霸权的必然选择;“不武”才能维持东亚和平的基本态势:中国制止“台独”的意志和决心使美国不得不以遏制“法理台独”来防止武力冲突。美国的台海政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始终怀有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既有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更有其长远的战略图谋。日苓是除美国之外极可能插手台湾问题的另一个国际因素。日苓是台独势力的活动基地,近年来日台关系不断突破非官方限制,双方军事勾结亦日趋紧密。如果未来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可能会在日美安保体制的范围内追随美国进行干预,日苓介入台海危机的态度还将取决于美方的态度和战争的性质。对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发展动向和可能反应,我们有必要进行预测性研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明显加快了台海政策调整力度,其突出表现是"双重清晰"趋向与"双向遏制"战略更加明显,注重以直接影响台湾民意的方式压缩"台独"操弄空间.这些调整既源于美国战略关注重点的转移及对华政策的变化,也受到两岸不同政策取向的影响,且反映出布什总统本人对陈水扁的反感.在两岸关系出现新局、美国总统选举即将全面展开的背景下,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走向虽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但防止两岸关系"过热"、避免台湾向大陆"倾斜"有可能成为其新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现阶段台海政策追求的目标是保持台海局势的稳定,竭力避免因台湾独立而将美国拖入台海之战。如果美国政府对台独行为采取坚决的遏制政策,将会极大地打压台独的嚣张气焰,减少两岸军事冲突爆发的机率,这将为海峡两岸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如果美国武力保卫台湾独立,这就意味着中美将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不仅会极大地破坏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而且也会对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台关系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以及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长远趋势。综合分析这三大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其基本趋势对中国大陆有利,因而美对台政策变化可能朝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变化的具体细节、节奏则受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台政策是其“一中”政策的组成部分。50多年来,美国出于其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需要,在三个不同的历程时期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对华政策,在对台政策上则从不同时期对华政策的反面表现出其不确定性。美国对台政策的两面性,是台海局势不能缓和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后台海局势稳定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美台军事关系是美台政治关系的延伸和体现。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国际总体战略的调整,美台军事关系亦相应起伏不定。近10多年来,随着美国“单边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潜在的“以华制华”战略思考下,美台军事勾结呈现出愈来愈密切的态势,“台独”势力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准军事同盟”关系初步成形。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台独"分子为首的"台湾当局"不仅在本岛内肆意搞"去中国化"活动,在国际上也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大搞所谓的"务实外交",制造"实质台独"的国际影响,这给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造成暂时的困难.基于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遏制"台独"势力的蔓延:加强对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利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制衡台湾的"务实外交";积极支持我国台湾同胞在非洲国家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提高中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处理好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美国战略界围绕是否坚持战略模糊政策展开新一轮对台政策辩论。主张调整模糊政策、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保台派”快速兴起,但遭到“弃台派”和“维持现状派”的批判。三大派别都以美国台海利益、维护美国霸权最大化为逻辑起点,但不同的工作经历、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加上中美关系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变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对台政策上的认知差异。这种政策差异本质上体现了美国战略界对于台湾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是“战略资产”还是“战略包袱”的不同评估。因其内在缺陷,“保台派”的主张不会成为美官方的正式政策,却将在某些方面修正“维持现状派”的主张,进而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在台海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归纳起来就是:对台湾主权"不采取立场",对台湾的安全作出承诺和对台军售;奉行所谓的"三不"政策,要求中国放弃对台用武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支持台湾的民主化;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看似模糊,但实质非常清晰,那就是不愿看到两岸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美国的这一政策将是长期的,我们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还要与这样的"一中"政策打交道。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不支持台独”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政策的双重性非常明显,即美国一方面堵塞“法理台独”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怂恿“渐进台独”逐步发展。这种双重性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中美关系和美国外交政策议程所需,一是布什总统在政策调整上获得了国会支持。未来三年,美国“不支持台独”政策的双重性特点将更趋明显,这虽然对中美合作遏制“法理台独”较为有利,但对遏制“渐进台独”发展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8.
对台军售是美国台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台军售在美国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出现了“放弃”、“加强”和“维持”三种论调。基于对中国崛起的防范,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并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但长期看,美国这一做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在台湾问题上 ,鉴于两岸关系“不独不统不战不和”的基本格局 ,鉴于中国政府力争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坚定立场 ,鉴于美国“控台制华”的战略需要 ,美国政府认为实行“维持现状”政策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具有典型的两面性 ,即 :既宣称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不支持台湾独立 ,但又与台湾发展实质性关系 ,反对中国对台动武 ,不断向台提供高技术武器装备 ,助长“台独”分裂活动。美国为维持现状 ,虽会对“台独”突破其政策框架的分裂活动进行一定的约束 ,但这个政策的侧重点是阻挠统一 ,以台制华。对此 ,中国应及早谋划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台湾大选看美国对台海两岸的“双遏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所谓的“战略模糊”政策 ,维持两岸分裂分治的政治局面。这导致陈水扁当局自恃有美国支持 ,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在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 ,陈水扁为了谋求竞选连任 ,抛出了“公投”、“制宪”、“建国”等一系列“急独”政策 ,公开了“台独”时间表。中国大陆对此做出强烈反应 ,两岸关系面临空前的危机。美国政府为因应台海局势变化 ,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深地介入了台湾问题 ,动作频频地对两岸采取了“双遏阻”政策 ,以维持两岸不独、不统、不武的局面。所谓“双遏阻”政策 ,就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