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鲁甸6.5级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准确掌握地震灾情、科学做好地震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开展灾害损失现场调查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
郭迅 《中国减灾》2022,(5):32-35
灾害损失评估是地震灾害应对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20世纪以来既有震害评估方法的局限,专家学者通过震害调查、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以"变形饱和"为标志的建筑结构地震致灾机理新认识,概括了"变形饱和"的宏观表现.本文将对我国地震灾害评估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并对震害现场评估实用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8月11日,由民政部和亚太经合组织共同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八届灾害管理高官论坛在北京饭店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窦玉沛在致辞中介绍了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情况,向国  相似文献   

4.
正6.5级的地震,带给云南鲁甸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高效地救援,使我们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自8月11日起,鲁甸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从应急阶段转入过渡安置与恢复重建前期准备阶段。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云南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最新情况汇报、研究安排恢复重  相似文献   

5.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各民主党派的心。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各民主党派迅速行动,积极支持云南鲁甸抗震救灾,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受灾县(区)及雅安市级有关部门在雅安市减灾委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圆满完成了评估工作任务。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次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并积极总结经验,为及时、全面地掌握此次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实践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2月28日,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专家组召开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工作视频会。会议听取了试点"大会战"中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工作情况,研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中相关工作进行了提前考虑和谋划。中国地震局为确保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就是我们广大防灾减灾工作者的中国梦!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基于震中区龙头山镇的强震动观测台站记录、震源破裂过程反演、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解译等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撑,特别是中国地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1.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子荷 《中国减灾》2015,(1):36-39
<正>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习近平当初冬的薄雾笼罩着黎明的龙头山镇,阵阵机械的轰鸣声将宁静的鲁甸从晨梦中唤醒。云南鲁甸6.5级地震4个多月后,当撕裂的红土地再次孕育绿色生机,我们欣喜地发现,鲁甸已难觅劫后的凄楚和疮痍,在悲与壮、痛与爱中迎来了重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9):52-55
6.5级的地震,带给云南鲁甸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高效地救援,使我们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自8月11日起,鲁甸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从应急阶段转入过渡安置与恢复重建前期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救灾合力上作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在抗击2014年"威马逊"超强台风等重特大灾害、支援云南鲁甸地震救灾工作以及日常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章立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5日,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组召开与国务院普查办评估组的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评估工作对接会。震防司相关领导、国务院普查办评估组组长和成员、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相关专家、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对地震单灾种评估与综合评估在技术规范、数据、产出成果(危险性、风险评估、重点隐患评估)方面的衔接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针对地震房屋详查、  相似文献   

19.
聚焦     
<正>"4·25"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灾害损失评估召开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会5月19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主持召开"4·25"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会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以及专家评估组有关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于灾害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4,(9):1-1
9月1日清晨,嘹亮的鼓号声在“8·03”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灾区响起,震中龙头山镇的抗震希望小学里,600名学生在朝阳里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这是鲁甸县遭遇6.5级强震以后建起的第一所希望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