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东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农民道德评议、“三户”创评、“十佳文明新事”评选、204国道文明带创建等在全国、全省产生广泛影响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3,(3):28-29
近年来,湖北宜昌市按照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在全市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建各类“道德讲堂”1028个,举办“道德讲堂”宣讲活动3500多场次,初步形成了走进“道德讲堂”、共建城乡文明的良好格局。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道德讲堂”建设省委书记李鸿忠对宜昌寄予厚望,要求宜昌在建设文明湖北、建设精神高地上走在全省市州前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亲自到西陵区调研社区“道德讲堂”建设,查看“道德讲堂”记录。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深入伍家岗区共联村,对共联村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推广共联村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的经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多次带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进新到常州考察,并亲自研究、部署宜昌市“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多次深入夷陵区、宜昌供电公司等地,调研机关、学校、社区、企业“道德讲堂”建设,并在“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全市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为“道德讲堂”的迅速启动及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创意之源——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 古语云:“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吉林省桦甸市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为重点,抓住学、讲、议、展、做“五个”环节,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立足把民营经济“道德园区”建设成为“道德素质的提升区”“道德文化的引领区”“道德风尚的气候区”和“道德实践的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使全市民营企业员工在精神面貌、道德风尚上实现质的飞跃,与经济园区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江苏省东台市组织开展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学、比、创、树”四联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23-23
为切实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首都文明办在首都地区文明单位中开展“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为内容的“五个一”创建活动,即:“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文明提示牌、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一堂”即建立道德讲堂。在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探索设计广大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广泛开展“修身律己”活动,引导单位职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在参与中自省自律、慎独慎微、知荣明耻,感悟道德理念,升华道德境界,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要求道德讲堂建设要把握“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推行“5+N”活动流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权钱交易”不能美其名曰“等价交换”──也谈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唐永泽,朱冬英最近一个时期来,一些关于党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文章,把所谓的“腐败蔓延”、道德滑坡”现象归咎于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的“侵入”和“渗透”。这种观点,把市场经济与道德进...  相似文献   

7.
马恒民  薛为昶 《求索》2007,(10):114-116
作为本民族道德基本精神或元精神方式存在的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不仅成为传统道德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而且,由于其产生的原创性、思考的深邃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在现代道德文明建设中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就当代高校德育建设来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中的关注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审美化施教手段对于当代高校德育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揽,既抓“颜值”,又抓“气质”,积极推进“德耀东台”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治党”、“以德治政”、“以德治民”以德治国,首先是第一直接主动主体“治者”用道德和人格力量教育、感召广大民众,使政治修明,国家得到治理.从本质意义上说,“以德治国”中的“德”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行政伦理建设一其中,尤以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所以,“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01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街道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首创“道德银行”。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最近,望月湖街道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抓住“创业富民”这一主题,依托“道德银行”这一载体,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道德银行”创业分行。目前,已有10名具有创业愿望、具有诚信资质的居民获得了“道德银行”创业分行的无偿抵押贷款担保,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三题邱金用在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深刻的变动时期。人们既为思想道德的日益进步而欣喜,也为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道德滑坡”、“世风不古”的现象而焦虑。如何正确认识道德建设面临的新...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新世纪伊始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即坚持德法相济,把道德的教育、感化、劝导同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和监督惩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软”约束与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7月1日起,人们只要登上江苏省东台市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的中巴,便可看到车内张贴着一张醒目的(通知)。此(通知)由市民政局和交通局联合发出,规定“东台市的革命伤残人员在东台境内乘坐中巴一律享受减半收费。老红军、“三届”享受免费,该市对享受免费的老红军,“三届”每人正式颁发“东台市境内乘坐客车船免费征”,并贴有本人照片。对享受票价优待的优抚对象,每人发了一份“公开信”,就乘车的有关须知向他们提出了要求。为了防止在优抚对象免费和半价乘车中出现漏洞和纠纷,市民政局、交通局建立了三级检查监督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2,(7):15-16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妇联按照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明确“立足家庭、紧跟时代、打造特色”的思路,不断创新家庭道德建设新途径,积极探索家庭道德建设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6.
能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道德进步,是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道德风貌已经到了使人焦虑和不安的地步,而且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目前的道德现状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推动社会发展,已成为目前道德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道德“失范”和“整合”的角度,对道德现状加以分析和思考,以期得出一个合理性的结论。一、对道德结构的分析道德是一个整体,它是由“道”与“德”两方面构成。在古汉语中,“…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我国行政道德建设问题,对于有效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清正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 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并应当遵循的道德理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包括行政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以及…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市以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增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做出明确批示:“三门峡市‘学、唱、做’活动有力弘扬了道德风尚,是用文艺建设文明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企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徐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思想体现在铁路道德建设上,则表现为“人民铁路为人民”。“人民铁路为人民”表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对铁路企业...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及其所带来的代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观察和讨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视角。这一研究视角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不是远离而是密切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来审视、研究和思索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问题。在当前关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研究文献和实际运作中,可以坦率地说,不少是从“抽象的原则”甚至是从“想象的假设”出发的,诸如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应该如何如何之类,而不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并扎根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