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学习,教师应促使学生的自我完善等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服务、教育理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伴随出现的问题在罗杰斯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对峙中必将得到解决,也必将实现教与学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杰斯从"求助者中心疗法"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的教育观,对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强调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尊重学生,提出"有意义学习"的观点,有力地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罗杰斯教育观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官兵的自由学习、全面发展、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主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近年来,由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缺位,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困境,这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导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是一以贯之的,根据“政治思想”与“思想政治”话语侧重的不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到1978年,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基本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多服务于阶级斗争的中心任务;1979年至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促进社会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面向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倡导“以德治国”的当今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艰巨任务 ,该文对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郑典宜 《理论前沿》2008,(19):47-4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经30年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80后”为代表的受教育者在危机面前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要总结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统战工作在做好团结、支持高校统战对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服务功能上却表现为缺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新世纪合格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党的思想理论工作部门和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和合作。高校统战部门、统战队伍以及统战对象具有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目标、有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和措施等方面入手,高校统战队伍及统战对象能够在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工作再设计”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维加  徐星 《工会论坛》2008,14(1):67-68
“作再设计”是以管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激励理论。其“丰富化”的激励手段、挖掘工作激励因素的思路和注重人的发展的人本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杜防 《工会论坛》2014,(6):53-55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相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也是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个性化以及忽视学生内在需要等方面,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关注大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构建和谐校园等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新契机。教育者需要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依据互联网群体的三个主要思维特征,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路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微博在中国的广泛兴起和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流行,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作为当今网络时代新兴便捷的交流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借鉴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以对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阐释,提出了微博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有效策略:一是利用外部机会发挥微博的比较优势;二是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劣势;三是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四是“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严重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下,为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在考量我国目前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后,可以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朝着灵活多样化、科学民主化、应用性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人们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界定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阶段划分、运行程序的描述方面,存有单线性的缺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深入探讨,需要我们打破单向度、表层化的思维套路,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分别以教育者、教育对象为分析基点,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及其运动.依此思路,我们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作由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构成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青年思想教育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实效性则是青年思想教育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形成良好环境、树立先进榜样、耐心细致解释、真心实意劝诫、注重亲身体验等“五E”方法在增强青年思想教育实效性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构成要素和实现机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研究 ,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论的研究大致包括 :研究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路。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课堂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使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使理论灌输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知信行的转化过程。在这其中情感因素具有动力、调节、迁移、反馈作用。师生间情感投入与互动能够达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汶川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根据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汶川灾区民众心理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救灾和重建过程中逐渐探索而形成的一种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心理救助、感恩教育、铭恩奋进。汶川方式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对常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