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满松 《公安研究》2014,(10):66-69
党的十八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要求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把抓学习放在第一位。公安队伍要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品格、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就是要以学习谋发展,以学习增本领,以学习促事业,把学习理念深入警心,着力构建学习型公安队伍。要坚持把学习理念扎根灵魂深处,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坚持把学习融入“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切实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学习化作工作动力,切实推进各项公安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无不把真善美视为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大凡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皆以此为其精神动力。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曾提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也曾说过:“一个人只知道吃光、用光,什么也不留一点给后来的人们,这样的人,不配享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市之所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自身实际出发,塑造了一种地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充分肯定的,并亲笔题词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正是张家港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张家港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说这是一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创大  相似文献   

4.
加强当代大学生同中国梦的紧密联系,需要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去弥合,使其突破表层的学理灌输,成为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与认同,这种内在的逻辑力量就是精神动力。必须破解当代大学生精神动力的培育密码,从理念、机制、环境和载体方面着手,唤醒深藏于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动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经济最大的冲击就是冲击我们的外需,对我们出口企业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短缺、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市场需求,这个市场需求就要靠内需来拉动。城镇化我觉得是最大的内需,是维持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一种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政府组成部门的负责人,就应该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中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把监督作为一种动力,把监督视为支持……”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康 《湖湘论坛》2000,13(4):20-22
一个半世纪以前开始的东西文明对峙,尤其在这种对峙下中国日显落后的严峻现实,在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产生一种既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更要超越这种文明的强烈冲动。这种超越冲动成为100多年来中国志士仁人寻求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富强的内在动力,凝聚成一种民族精神。我们把这种超越的冲动称之为超资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从心底里要赞美——天山深处武警新疆总队某部的官兵。他们最平常、最普通不过了,但在他们的骨子里却蕴含着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甘于寂寞,特别能忍耐的顽强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擎着他们常年驻守在见不到人的大山深处里。  相似文献   

9.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5,(2):6
现在是一出事情,追政府的责任追得很快,一连串的处分下去。只靠这种简单的追责,未必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这样做的结果,好像我们很严格,但是因为没有解决企业端的问题,不能根本改变安全生产现状。——吴晓灵现在我们更多是把旅游业当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作现代服务业来发展,实际上,发展旅游业和旅游市场,更多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工商是个大家庭,能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分;工作都是靠大家干的,我怎能不关心他们呢?——事情是人去做的,抓住了队伍,就抓住了履行职能的根本,抓住了服务发展的主线。——百姓心中有杆秤,只有把老百姓比作天、把老百姓比作地,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执法为民,关注民生,我们的工作才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重要言论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前这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全党全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  相似文献   

12.
王文江 《协商论坛》2011,(12):54-54
“我做企业这2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成功做人,做好人不靠你的宣言,而是你的实干。我们必须讲诚信,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还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一种履行诺言的实力。我认为,诚信和实干是商业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最基本的法宝”。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他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收获,走到了今天。他就是洛阳市政协委员、洛阳市五金机电协会副会长、洛阳福建商会副会长、捷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典。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3,(18):32-35
“枫桥经验”已经跨越了50个年头。一种精神能够在50年的时光里风浪不倒、历久弥新,一定有它隽永的存在逻辑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纪念“枫桥经验”,不仅仅为了挖掘它的深刻内涵,也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仰望的形象来顶礼膜拜,而是希望能够找到这种理念持续影响力的价值以及坚守一种信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胡玉兰 《传承》2012,(4):46-49,85
大学理念是校园文化与CI传播的核心,大学理念的提炼与宣传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就是CI传播,它决定着大学的发展。历史上关于大学理念的认识和提炼走过不少弯路,也形成了三种提炼方法,但还有一种与现代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的并高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以"人本论"为哲学基础的提炼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大学理念应该以人为本,并指出大学理念传播的具体途径:一是把理念具体化为制度,二是形象化为视觉识别,三是长期的管理机制进行长期宣传和践行。  相似文献   

15.
这种人最怕被别人看扁自己的能力,所以从不肯把工作分派出去或是与人分担。这种做法常会给他们的同事造成挫折感和被排斥感。一般来说,这种人都属于完美主义者,他们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么怕被人看扁的原因。这种人很难克服他们自己内在的心理障碍,不过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在适当的环境里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把工作更多地分派给其他人来做。  相似文献   

16.
徐德 《群众》2012,(5):77-78
激情本义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在激情的支配下,个体能够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激情有着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激情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拥有旺盛的斗志,就能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永不懈怠;激情是一种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会在遇到逆境和挫折时,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君武 《湖湘论坛》2001,14(2):68-70
西方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即各个时期的西方伦理学家们所普遍标举的根本理念和各个时代的普通西方人在道德实践中所普遍信奉的根本原则。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伦理文化呈现出以下基本精神特质:个体主义 (含利已主义 )、快乐主义 (含功利主义 )、人道主义 (含人本主义 )、多元主义 (含虚无主义 )。   第一,个体主义,又译个人主义。它是人们在伦理学和道德实践的核心问题——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上所采取的一种态度   一提起西方伦理文化的精神特质,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体主义。确实,个体主义是西方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8.
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植根于社会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理念——自由竞争理念、社会秩序理念和社会公正理念。因此,它成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的政策选择。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植根于社会市场经济理念的自由和竞争、效率和进取、法律和秩序的动力支持,从而形成了德国独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创新精神,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开拓,就是革新,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他把创新作为行动的动力,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革命行动和建设事业中,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创新政府管理理念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政府管理的类型大体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统治型或管制型政府,是一个按照科层管理的理论来建立的行政机构,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的关系是一种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第二种类型是管理型政府,主要特点就是把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的一些模式,引入到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中,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的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三种类型是服务型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特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的政府行政模式,这种类型的政府,是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以创新和改革行政模式为动力,不断地把政府建设成为高效廉价、民主法治、勤政廉洁的政府。这样的政府类型集中体现了以下新的管理理念:一是坚持“公众本位权力”的管理理念。服务型政府强调:公众是一个社会的主体,公众权是一切权力的基础,政府权力是公众权力的派生。在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上,不是政府拥有社会和公众,而是公众拥有政府和社会;政府的行政管理如同企业管理,二者可以运用同样的管理原理(管理者就是经理,被管理者就是顾客),在整个政府行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