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 《中国检察官》2021,(14):15-1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洗钱犯罪行为人依托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新出现的金融产品,衍生出翻新变化和日趋复杂化的洗钱犯罪手段,这不仅对传统的反洗钱法律机制带来挑战,而且导致在办理洗钱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出现许多新问题.对此,我们应在司法观念上进一步提升打击洗钱犯罪重要性的认识,在抓住洗钱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辩证地确立打击网络洗钱犯罪的司法理念,透过网络外在的表象来进行穿透式的审定,并且结合网络洗钱的特性来予以刑事规制.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支付洗钱犯罪的犯罪主体、犯罪方式、资金流转、身份识别和账户监控出现新变化.这些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性、快捷性,资金转移方式的多样性,数据流动的广泛性、信息分割现象的加剧存在关联.应以网络犯罪场、犯罪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移动支付洗钱犯罪的潜在犯罪主体、背景条件和现有治理制度的形成机理,主张弱化洗钱犯罪背景条件,提高犯罪主体的成本与风险,以优化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洗钱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针对赃款赃物犯罪的洗钱行为方式也从银行金融机构扩大到非金融机构以及虚拟的网络空间,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查处和监管的难度.建议通过扩大上游犯罪的对象范围、扩大洗钱罪的主体范围,增加贪污贿赂侦查部门作为对贪污贿赂类犯罪洗钱的联合侦查机关,同时,可以通过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洗钱行为的行政监管、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以监测和发现异常交易等措施加大对洗钱罪的打击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打击洗钱犯罪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面临重大挑战.传统洗钱方式如走私货币等逐渐淡出,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网上赌场和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兴起为洗钱提供了更加隐秘、更加便捷的途径.针对高科技洗钱犯罪活动,我们必须持续关注高科技为洗钱提供的各种平台与机会,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高科技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睿劼 《法制与社会》2013,(13):258-259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网络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在网络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他也同样孕育出了许多新的犯罪手段。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网络监管的漏洞和操作的便利,犯罪者开始抛弃传统犯罪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洗钱犯罪。本文主要对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的手法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腐败犯罪是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从洗钱活动的发展过程来看,腐败犯罪与洗钱紧密相连,对腐败活动进行控制可以更有效的打击洗钱活动。本文从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关系中找出它们的联系,从而得出启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贪贿资金追缴是截断贪贿犯罪利益输送,增大犯罪成本的防控途径之一.国际社会和中国刑法皆以洗钱犯罪作为贪贿犯罪的下游犯罪加以严控,力求用此刑法规范约束犯罪行为.国内从刑法修正案(六)到刑法修正案(九)历经修订,都彰显了以洗钱犯罪控制贪贿犯罪,恢复社会公平正义的立法宗旨.国际社会的《联合国反腐败条约》对涉贪贿洗钱控制也给予了详尽规定.但是司法实践适用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从案例实证剖析到司法解释阐述运用,呈现出现实需求紧迫和追缴收益失衡,追缴网络严密和追缴难度日增的矛盾.究其原因,理论研究、立法、执法、司法和国际合作皆有可提升完善空间.如能强化理论研究,拓展探讨空间;完善反腐和反洗钱立法,加强涉贪贿洗钱犯罪司法适用;结合国际要求和本土实践,拓展国际司法合作,树立互利互惠理念,构建合作双赢的常态机制,或许能对贪贿犯罪资金追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内地与港澳跨境洗钱犯罪的刑事司法协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犯罪不仅具有跨国性特点,也具有明显的跨境性。由于内地与港澳刑法对洗钱罪的立法差异,给打击跨法域的洗钱犯罪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内地与港澳共同合作打击跨境洗钱犯罪势在必行,包括合理确定跨境洗钱犯罪的刑事管辖权、拓展区际个案协查、促进三地间相互移交逃犯、加强洗钱犯罪收益的没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刑法增设的洗钱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中期以来,洗钱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公害,近些年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妨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本文分析了洗钱的由来、基本属性以及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并对进一步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防范和打击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腐败与洗钱是国际社会的两大公害。以往,洗钱多与贩毒、走私、黑社会相关联,但近年来,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又极具危害的新型犯罪,我们称之为"腐败洗钱"。以"加强对腐败洗钱的防控作为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为切入点,确立一条"把腐败与洗钱结合起来研究,通过控制腐败洗钱来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作为一种新思路,将会对我国的反洗钱斗争和反腐败制度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检察官》2010,(16):32-39
近年来,洗钱犯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重庆发生一系列洗钱案等,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各方面数据显示,洗钱犯罪案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案发量及涉案金额令人触目惊心;洗钱犯罪往往与职务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金融犯罪等紧密相关,且呈现出互生的态势。随着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洗钱犯罪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可以想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预防、治理洗钱犯罪必定成为各级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期热案聚焦关注洗钱行为,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并期望能为预防、惩治洗钱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的严重危害与严峻形势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本文在对洗钱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洗钱犯罪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防治洗钱犯罪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洗钱罪初探     
把洗钱设定成罪名,是近三十年的事,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日渐肆虐,洗钱的方式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由于洗钱犯罪能使犯罪分子隐匿犯罪线索,阻碍司法机关追查犯罪,并且为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洗钱立法涉及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光远 《法学杂志》2007,28(2):23-27
制定反洗钱法是国内外预防和遏制洗钱犯罪活动的需要,是健全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的需要.其立法宗旨是预防、监控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它应当是一部以预防监控洗钱活动为主、惩罚制裁为辅的行政性法律.  相似文献   

15.
孔令学 《山东审判》2003,19(5):54-56
一、洗钱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际上影响广泛的法律意义上的洗钱犯罪通常指的是:凡是隐匿或掩盖犯罪所得财物的性质、来源、地点或流向,或协助任何与上述非法活动有关的人规避法律责任的,都是洗钱犯罪。我国最早涉及洗钱犯罪的规定是七届全国人大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  相似文献   

16.
洗钱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它掩饰、隐瞒了黑钱的性质和来源,保有和使用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走私犯罪的活动。我国洗钱犯罪增多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境外的原因。认定洗钱犯罪,要注意把握洗钱罪的四大特征,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侦查对策,制止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论洗钱犯罪的控制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是专门研究金融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的,今天我想谈谈这些犯罪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洗钱犯罪的控制和预防”。 一、洗钱犯罪的特点及其危害 所谓洗钱(Money Laundering)犯罪,是指“将脏钱洗净”或“将钱漂白”,使犯罪所得的收益得以隐瞒和伪装,使之具有表面的合法性,从而逃避法律制裁。它与传统犯罪形式相比,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型犯罪,特别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洗钱犯罪亦日趋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它是一种“精英犯罪”(Crime by Elite)或称“重要人物的犯罪(Significant Person'sCrime),虽然,具体的洗钱所得的巨额利润基本上都是由一些有权有势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上游犯罪日渐呈现出与洗钱活动相分离的发展趋势,并且恐怖洗钱也对上游犯罪和洗钱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关于上游犯罪的法律规定存在与国际公约相冲突、范围过于狭窄等问题,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洗钱法,对上游犯罪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论洗钱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本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猖撅,洗钱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为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遏制其进一步泛滥,各国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纷纷制订相关法律予以惩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强,洗钱犯罪在我国正逐步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和探讨洗钱犯罪产生的原因,提出其预防对策,对于我国进一步打击洗钱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洗钱犯罪的由来及危害洗钱是一种将违法所得资产加以隐瞒掩饰,通过中介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姚秀萍 《政法学刊》2006,23(6):68-71
目前,我国的洗钱现象明显增多,洗钱或者明显带有洗钱性质的案件发案率正在迅速上升。我国洗钱犯罪体现了以下的特点: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利用公司进行洗钱活动、国际犯罪集团入境洗钱活动频繁以及国内腐败犯罪分子通过洗钱手段大肆转移赃款。要有效防治我国的洗钱犯罪,必须采取加强洗钱犯罪立法及制度建设完善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