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职业身份的多元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从事操作性体力劳动的工人的界限,其成员构成非常广泛,一切以工资收入为主,从事非农劳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都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这使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复杂化、多样化,形成了基于不同社会分工的四个部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工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的白领工人、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干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干部和管理人员都是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部分。 第二,从体力劳动者为主向脑力劳动者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2.
脑体收入倒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已是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收入倒挂。本文基于脑力劳动者收入较低这一现实,着重分析脑体倒挂的原因,并试图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脑体收入倒挂的原因脑体倒挂有其历史缘由,主要的是由于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但其现实原因更为主要。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相互不配套,存在许多“漏洞”和“黑洞”,没能体现出复杂劳动高报酬、脑力劳动者高收入。这里拟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总体考察: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生产领域推开,使作为生产领域主体的体力劳动者先行获得了较高收入。  相似文献   

3.
新论新见     
20世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刘吉认为20世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脑力劳动者开始超过体力劳动者。这一世界性趋势为我们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其蕴含的挑战甚至比美国拥有数千颗原子弹还要大,因为它关系到共产党的阶级基础问题,关系到共产党依赖什么阶级力量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就是判断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或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马克思明确指出,阶级属性是由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知识分子出卖脑力劳动,因而恩格斯称其为脑力无产阶级。但是从列宁开始,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及至中国“文化大革命“,广大知识分子被打为“臭老九“。邓小平同志回归了马克思主义。他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后来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那么知识分子作为这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所起作用之大,当然就不言自明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脑力劳动者开始超过体  相似文献   

4.
问:为什么说知识是劳动群众争取解放的武器? 答: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及其应用,有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去记载和总结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由此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列宁说:“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需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争取解放的武器”。(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众所皆知,人类世世代代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管理知识的继承和积累,传播和普及,除了靠体力劳动者身传口授外,主要是通过一代一代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5.
话说体力劳动及向脑力劳动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寒 《求是》2003,(17)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脑力劳动尤其是复杂脑力劳动,不仅成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源泉,而且是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把脑力劳动、科技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摆在优先地位,同时也不可忽视体力劳动。我国有13亿人口,近9亿劳动力,劳动人口60%以上在农村,70%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全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不下1亿人。体力劳动仍然是经济建设中大量存在的、起基础性作用的劳动形式。发挥体力劳动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速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化,是需要我们注意研究…  相似文献   

6.
工人阶级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凸现出来的。为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国有企业改革与职工当家作主的关系。一、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看职工当家作主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又是其中  相似文献   

7.
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还存在,劳动仍然主要是谋  相似文献   

8.
第四、使社会主义时期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剧、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步消失。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从历史上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生产力相对不发展的结果。在阶  相似文献   

9.
教育和生产劳动脱节,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的直接后果。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就在于逐渐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就在于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须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逐步由物质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换;三是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四是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主要是由高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来推动的。从劳动力的角度来说 ,也就是体力劳动日益为脑力劳动所取代。体力劳动能力的差别并不很大 ,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却很大。例如 ,以中学毕业生的脑力劳动力为100 % ,小学毕业生的脑力劳动只有43 % ,而大学毕业生的脑力劳动力则为300 %。显而易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越来越取决于大量素质高的优秀科技人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 ,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首先主要是靠本国培养。由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 ,于是就有了“教育立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与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工人阶级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工人主体已由体力劳动者转为脑力劳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和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是工人阶级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嗜好开会的人,往往“理直气壮”地辩白:“干工作能不开会吗?”言下之意便是:开会即工作。其实,“开会”与“工作”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据《现代汉语词典》云:"开会"者,人们聚在一起,议事、联欢、听报告也;"工作"者,从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也。显然,二者之间有联  相似文献   

15.
(一)精神生产的含义对此有四种意见①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反映活动,是以人类大脑的功能为基础的精神活动。②认为精神生产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生产活动,本质上是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精神生产和精神不是同一系列的范畴,它属于物质范畴、社会存在范畴。这是因为精神生产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活动过程,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  相似文献   

16.
肖鸿 《求实》1996,(Z1)
企业转机建制必须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肖鸿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哪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发掘企业活力源泉的关键,又在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地保障.因此,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着世界组织结构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将从主要依靠体力劳动转化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从物质形态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源转变为知识形态作为主要资源;劳动方式从工厂式的方式转变为科学研究、科学实验这样一种方式;社会劳动主体从蓝领工人转变为知识分子。由知识经济引发的这场革命,是比当年工业革命更伟大、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革命。江泽民一再告诫我们:“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工智能de研究与开发泉心人类为了提高自己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用机器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机器代替体力劳动方面,从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机器代替脑力劳动方面,早在17世纪的莱布尼兹...  相似文献   

20.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具有无产阶级的全部经济特征和阶级特性,在生产关系中与资产阶级处于对立地位,因而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不断向高水平发展.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发展方向,因而也必将是担负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