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几个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有较大争议的三种观念:计划思维、农村落后城市文明、土地换社保。对此我们提出,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城乡统筹,需重塑改革共识,创造制度条件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置于一个开放的演化进程:确保农民在城乡统筹建设的规则设计和规则下的选择两个方面的充分参与和自主性;消除制度歧视和权利差别;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制度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地在实践中亦有不同的做法。笔者的观点是,城乡统筹中对"小农"的改造和土地的集约应走适度规模的路子。土地制度的创新应重构土地的权属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有序推进配套制度创新。一、"城乡统筹"中"小农"改造与土地集约关系1、理论追溯。分析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互动关系,传统的经济理论主要从劳动力在区域、部门(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分配为切入点,而忽视土地要素的流动所带来的效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昕  刘鹏 《桂海论丛》2004,20(6):17-19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当前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配套"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困难是:城市圈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居民就业困难,城市圈的中小城镇辐射能力不强,农村城镇化建设滞后,城乡社会事业存在的较大差距。而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则在于以下问题:不合理的社会政策;现行户籍制度;现行土地制度;现行财政制度安排以及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武汉城市圈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城市化发展道路;探索土地制度改革等等。  相似文献   

5.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当前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配套“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首要前提是要构建一系列制度基础。为此,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市场、公共财政制度等,使各项制度联动并进,为城乡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资本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本化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保障土地产权主体权益。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我国农地资源资本化不足、不规范,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影响了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因此,要深入、规范实施一些有效的农地资本化方式,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目前,农地资本化实施中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为此,应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严格政府规制,完备农地市场,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等,给予农地资本化有力保障,全面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8.
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首要前提是要构建一系列制度基础。为此,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市场、公共财政制度等,使各项制度联动并进,为城乡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代表了一代中国人的共识和期待,其基本形态是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具有最高性、权威性法律制度的"不足"和"障碍",是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因此,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法律制度供给,是保证城乡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等统筹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号文件)除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之外,还十分明确地将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和2020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作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的提出和强调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的极端重视。对此,我们重庆人必须深刻领会并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