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兴事物,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商业大潮中的青年公益、创业趋势中的青年公益、国际视野中的青年公益、青年的公益创业与发展。青年公益创业成为公益服务与创业发展有机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帮助社会人群,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可倡导友爱互助、推动公平正义、激发公民活力、繁荣社会企业和创新社会体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益创业借鉴商业企业经营模式,创造社会价值并实现经济回报。公益创业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型组织,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公益创业在国内的发展比较迅速,成为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尤其是中国青年对公益创业的热情高涨,中国青年通过公益创业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同时解决社会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青年公益创业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2016年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青年公益创业面临着筹资困境,资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公益创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针对青年公益创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公益创业者筹资现状,主要有:创业启动资金规模较小、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过度依赖政府等;找出影响公益创业组织筹资困难的原因,主要为:公益创业组织法律地位模糊、组织缺乏绩效评估体系、自身经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规范公益创业组织法律形式、鼓励发展公益创投等中介支持机构、注重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促进我国青年公益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益创业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公益创业教育也演变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公益创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青年公益创业动机的激发与塑造。基于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编制《公益创业青年调查问卷》,并对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创业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公益创业动机具有差异性,并兼具社会性与经济性。为此,我们提出激发青年公益创业动机、促进青年公益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公益行为与公益创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的新趋势、新热潮。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单纯商业竞争、经济创业到拓展社会创业、公益创业的过程。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力量,对于新事物、新潮流都敢于大胆探索、不断推进。青年公益行为就是在关注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乐意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为共建共享和谐家园作出奉献。青年公益创业就是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时尚,将服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条件。联盟创业、网络创业、文化创业、社区创业以及公益创业等,成为青年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环境中的多元化创业发展渠道。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在创业中更应该注重与社会转型相结合、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国际发展相结合,努力成为富有远见、富有责任、富有活力、人性化的新型创业者。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当前,国内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不过,大多数人提及创业时,往往想到的是商业创业。其实,除了商业创业外,还可以公益创业,而这将是未来青年创业的新路径。应用扎根理论来进行青年志愿行为与公益创业之间内在关联性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即青年人从志愿服务的介入期、体验期到公益创业升级期的志愿阶梯理论。而以北京市共青团为案例,来分析枢纽型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的行动策略时发现,枢纽型组织采用项目导向型方法是扶持青年公益或商业创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未来共青团改革的方向之一。对于高校大学生团队创业,运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想法期、启动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创业阶段,创业团队中的关键要素对创业结果将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既包括工商创业,也包括公益创业。青年公益组织在长期以来的服务与发展中,探索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其作用包括促进青年公益组织焕发生机、推动公益服务项目持续发展、培育青年公益经营管理人才、连接公益组织社会网络、发挥公益组织社会创新功能,等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案例,如广州"青宫基地"、惠州"青年汇"、桂城"创益中心"、小榄"创意菊城"、"5470青创空间"等公益创客空间,对于全国其它地方而言,颇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扶持青年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路径,但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和公益组织扶持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均较低。而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通过不断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扶持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模式。该模式的实践经验表明,公益组织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面对层出不穷和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理念、方法、治理、资源、制度和工具上进行社会创新。只有这样,公益组织才能更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4):35-36
全区推行YBG创业模式,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出路。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是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贷款”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项目。2012年5月29日,我区在百色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村官YBC创业扶持试点。随之,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百色模式”在全区推广,掀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并引领青年创业的热潮。中组部领导批示,广西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和建立职业推介制度的经验,可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地介绍。  相似文献   

10.
100天支持青年公益梦想!这是张宁提出的公益项目。去年9月,静安团区委与张宁开办的“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益优)合作的“青年创益家”正式启动。100天时间,由13名青年创益家和20名导师结对,迈出公益创业第一步。如今,好几个自组织已经进入了正式的青年社会组织注册程序中。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公益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公益创业作为新生事物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面临着六大困境:缺乏统筹人才,缺乏项目创新,缺乏持续资金,缺乏专业支持,缺乏诚信保障,缺乏法律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给青年公益创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公益创业者开风气之先,勇于探索和尝试,在项目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就整体而言,还需要在突破组织目标、治理、资源和政策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才能增强自身活力,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当前,国内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不过,大多数人提及创业时,往往想到的是商业创业。其实,除了商业创业外,还可以公益创业,而这将是未来青年创业的新路径。应用扎根理论来进行青年志愿行为与公益创业之间内在关联性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即青年人从志愿服务的介入期、体验期到公益创业升级期的志愿  相似文献   

13.
陆坤 《今日上海》2013,(9):42-43
10年前,中国青年国际创业计划(YBC)在北京正式启动,为缺乏启动条件的青年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的公益帮扶。从内蒙古大草原来到上海的刨业青年刘建刚成为第一个帮扶资助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14.
辛华  翟雁 《青年探索》2017,(1):5-13
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内在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26名具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公益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特别是对志愿服务的契机、公益创业历程及其性格因素等进行了质性分析,最后,提炼出了访谈对象从志愿者到公益创业者转变的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组织安排为主的介入期,历经"精神愉悦、自我探索、知识积累"的体验期,形成了以"精神愉悦-分享美好""知识积累-契机引发"为特征的公益创业期的三阶段故事线。根据以上分析,文章最后提炼了志愿阶梯的概念,明确提出志愿服务为青年公益创业的路径之一。本文对我国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且在国家制定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的方面也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青年微公益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公益是当代青年群体、新型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公益的巧妙对接.青年微公益反映了当代青年对社会参与的渴望,也体现了社会信任不足的现状.经由微公益,青年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弱关系”.这种“弱关系”是值得珍视并需要小心维护的,以免使得青年变成彼此“没关系”的原子化个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应促成青年微公益向资讯型公益、生活型公益和创业型公益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公益创业强调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创业主体在公益创业中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公共的社会需求是公益创业发展的源泉;政府提供的正式支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了保障;有责任的社会企业是公益创业成功的推动力量;高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和技能知识是开展公益创业的智力支持;鼓励创业的社会文化为公益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9,(3):41-42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创业就业,进一步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着力营造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氛围环境,帮助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推动青年创业发展和就业增长,共青团云南省委以“青春彩云南·创业促成长”为主题,于2009年2月24日在昆明开展云南青年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同志在启动仪式上为10名第一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获得者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在党和国家青年发展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也是影响青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规划》确认青年就业创业在党和国家青年发展战略中的独立地位和关键作用,体认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主体特殊性、整体复杂性和制度协调性三个主要特征,对青年就业创业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和四种新特征新规律予以了针对性的政策回应,有利于构建和完善以《规划》为核心统领的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德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考察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着重总结德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五突出"的主要特点,即突出法律地位、健全法规体系;突出职业培训、推行双轨模式;突出市场导向、调节人才供需;突出政府调控、构筑政策保障;突出社会参与、繁荣公益扶助.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从完善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统筹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路,即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教育机制、着力构建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引导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益理念的传播普及和创业浪潮的兴起,社会创业用商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模式,并日渐成为全球的趋势和热点。社会创业具有门槛低的特点,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投身社会创业,并逐渐成为其中的先锋力量。因此,调查青年社会创业实践的特征,有助于分析青年社会创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青年社会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本文从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创业动机、领导风格、创业经验四个方面分析青年社会创业者个体特征,以及从行业选择、创业规模、融资渠道三个方面分析社会创业组织特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KAB体系及社会创业组织机构推荐的青年社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对全国青年社会创业者进行调查。在青年社会创业者个体特征方面,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成功率越高,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男性的创业动机更多受"拉"的因素驱动;女性的领导风格多采用民主方式;男性创业者多具有创业经历,而女性创业者多具有工作经验。在社会创业组织特征方面,男性的行业选择比女性广泛;整体创业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多但支持力度较小。针对调查结果,建议高校大力推行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念,加强社会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从而提高青年社会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