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正《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通过开展立法前评估等方式,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1]),立法前评估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层面被进一步提出和重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机制相比,立法前评估工作刚刚起步,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人大率先进行了立法前评估工作的探索,而后浙江省、辽宁省大连市才开始开展类似的工作,其中浙江省2014年印发的政府立法项目前评估规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12,(1):26
日前,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原则通过了《青岛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暂行办法》,对立法后评估的原则、评估对象、评估主体和组织机构、评估内容、评估程序、评估结果的使用等做出详细规定,在全国率先为立法后评估"建章立制"。青岛市立法后评估工作起步较早。2006年,在全国率先对享有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82部现行  相似文献   

3.
李丹 《人大研究》2014,(4):34-36
<正>立法评估是有效提高立法质量的方式之一。地方立法评估包括立法前评估、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立法前评估目的在于确定一个立法项目是否可以进入立法程序。有效的立法前评估,可以遏制过度立法,节约立法成本,从源头防止不良之法出台。目前,我国的地方立法中,立法前普遍采用立法项目论证、立法调研、立法草案说明等方式对法案加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立法法》授予所有"设区的市"立法权,未来地方立法必将蓬勃兴起。为保证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有必要在立法过程中实施立法前评估。律师参与地方立法前评估具有先天优势,是提高地方立法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存在观念偏差、评估机制缺失和律师资源不足三方面的障碍,我国律师参与地方立法前评估的现况很不理想。根据我国国情,为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律师参与地方立法前评估工作,应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完成对律师政治角色定位的现代转型,二是构建规范的地方立法前评估机制,三是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律师资源。  相似文献   

5.
4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在济南召开立法前评估会议,就做好《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修订)》和《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两件立法项目的立法前评估工作进行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建成出席会议并讲话。于建成指出,开展立法前评估符合新形势下地方立法任务的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对民主立法的新期待,符合推进科学立法、提高立法实效的新需要,是省人大常委会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随着过去大规模立法时代的结束,立法由粗放型走向精细化成为必要和首选目标。立法前评估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立法或不必要的内容入法、减少立法资源浪费,对于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及内涵立法评估,作为提高立法科学性、民主性的重要举措,是近年来各省市正在开展并积极实践的制  相似文献   

7.
王锡明 《人大研究》2012,(11):44-44
最近,天津市、山东省人大在立法前按照"实践需要、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切实管用"的要求,吸收起草单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对拟立法规进行"立法前评估",最大程度地"过滤"掉那些不合法、不合适的立法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从源头上确保了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有序开展。"立法前评估"一词走入公众视野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8.
《新疆人大》2013,(7):46-46
为破解地方立法工作中,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难的问题,近日,青岛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了《青岛市地方立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这是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组织协调的有益探索,也是山东省出台的首个立法协调制度。  相似文献   

9.
强化“三个评估”,提高立法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成 《中国人大》2014,(20):23-23
近年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探索开展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三个评估",着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优化了立法资源配置,提升了立法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强化立法前评估,解决能不能立法的问题一个法规能不能立,取决于现实需要不需要和立法条件具备不具备。地方立法的资源有限,选择好立法项目,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立法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程磊 《人民政坛》2022,(1):38-39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前评估是指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直接或者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在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通过前,对立法的必要性、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评估判断,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立法工作重要参考的一种制度.立法前评估将立法质量的关口前移,被认为是当前有效...  相似文献   

11.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20):23-25
10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座谈会,邀请各方面人士对已经过二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评估。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三审,在这个时候开展评估,对高质量地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重要作用。立法前评估:提高立法质量的新措施法律出台前评估,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项新举措,目的在于提高立法质量、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他山之石     
《新疆人大》2014,(5):43-44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出台了“开门立法”的一揽子规定,每部法规出台前要经立法论证、立法公开、立法听证、专家咨询和表决前评估这“五道口”。而在广州,公众参与立法已形成指南,网上立法听证会凝聚起高人气。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要从整体上研究立法影响评估制度,不仅要研究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评估程序,而且要构想立法影响评估制度如何与现行立法程序相结合,为现行立法体制服务,以实现立法机关限制立法泛滥、提升立法质量的目的。一、问题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过程,社会变化带来的法律变化将对法律的稳定性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14.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2,(19):13-14
4月24日,是一个值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铭记的日子。这天,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将《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和《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两件立法项目委托给山东省社科院和山东大学,由两家单位对这两件法规进行立法前评估,研究法规是否当立、何时立、如何立并作出评估报告。而这一举动开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前评估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试行立法前的立项论证,对立法必要性、立法时机、立法思路、预期立法效果等进行评估,6个纳入试点的立法项目经论证后,有的改变了原有立法思路,有的暂缓立法。  相似文献   

16.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19):20-22
如果说以往的立法更多关注的是立法领域的全覆盖,实现"有法可依"的话,那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面临的必然是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升级。本次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法律案通过前评估、法律清理、立法后评估等规定,健全了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着力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7.
缘起:地方立法二十年回顾2006年是青岛市享有地方立法权的第20个年头。回顾20年来的立法历程,总结立法工作的得失,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这一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地方人大在立法上寻求公开、科学、民主的破冰之举迭出:山东省、郑州市、青岛市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律师事务所起草法规草案;重庆市、宁波市将立法项目交给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所起草。立法走向民间的创新和公共立法中第三方身影的出现,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上寻求公开科学民主的破冰之举迭出,山东省、郑州市、青岛市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律师事务所起草法规草案;重庆市、宁波市将立法项目交给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所起草。这些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形式,对于推动开门立法,打破部门立法话语权垄断,提高立法质  相似文献   

20.
立法法本身首先应当成为依照宪法、民主、科学立法所形成的法律文本的质量标杆和示范法典。《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应当确认立法前评估中明确包含法律规范设计前期的廉洁性评估制度,由此专门审视和甄别权力私有的危险性和可能性,进而在权力与权利、权力相互之间、权力与职责和责任、权力的人才要素与其他资源要素等的配置上,基于忠实于人民权益和公共利益强化权力分解、权力制约、参与程序与监督问责。就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明确立法权力及其行使者的立法伦理、健全对影响公正、民主立法、导致立法偏私的防范制度,规定法律起草、审查和提请审议前的开放式的制度廉洁性评估,并使之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