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书长可喻为一个信息系统的“终瑞”,既接收“中控”的指令,又可建立若干“子系统”。所以,人们又比喻秘书长是“将尾兵头”,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如何发挥“桥梁”作用,我的体会就是要学会由“繁”变“简”的工作方法和“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做一个富有创意的执行者、一个淡泊名利的工作者、一个不断磨砺人生的进取者。  相似文献   

2.
突出一个“准”字、抓好一个“查”字、贯彻一个“实”字、确保一个“议”字、落脚一个“办”字,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以这五个字为工作准则,形成了以“工作流程为保障,监督方式为抓手,整改落实为重点”的监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医药市场,“肤阴洁”是一个享誉八方的驰名商标,“源安堂”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个名叫莫兆钦的人,在云遮雾绕的深山中建立了一个“中草药王国”,打造了“肤阴洁”品牌,创造了“源安堂”奇迹。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更多地被理解成了“教”,而抽掉了“育”。“育”是什么?孕育、哺育、涵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把“育”当成“教育”的重心,我们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不指向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如同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时,若只把重心放在前一个字,那是注重结果的教育;事实上,教育不只是朝着结果,而是永远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涵义与功能的廓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媚 《湖湘论坛》2009,22(1):66-67
追溯文化产业理论的思想资源时,有两个关键词决不能忽略,一个是“大众文化”,一个是“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文化时的一个特殊用语,它有着十分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文化工业”是一个比“大众文化”更具批判性的概念,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涵。“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的英文译名同为“Cuhure Industry”,前者带有批判取向,而后者更显中性色彩。“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则是一对纠缠不清、既不相同又难相异的概念。在当今中国语境中,“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关系密切,代表着事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6.
“干工作”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基本职责。“有位”必须“有为”,“有为”才能“有位”。我们后勤部门只有认真履行职责,切切实实干好事、干成事,以优质的服务,来提高市直机关领导和同志们满意度,才能提升自身地位,才能促发展,才能出干部。干,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一个人只有通过干,才能增长才干,才能增长智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多干,才能树立高的标杆,才能为大家所认可。  相似文献   

7.
“同志”,一个中国历史上久远的称呼,一个涵义丰富而神圣的称呼,也是曾经温暖一个时代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礼记》说:“同窗为朋,同志为友”。我们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将“同志”定位为党内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所有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同志”成为一个神圣的称呼。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这是一个粉丝的时代,这是一个泛娱乐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偶像辈出,李宇春凭“帅”有了自己的“玉米”,郭德纲借“侃”有了自己的“钢丝”,甚至大学教授易中天靠品读三国,也有了大批拥趸,自称“乙醚”。  相似文献   

9.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10,(14):50-50
编者按:日本大分县是“一村一品”的发源地。“一村一品”,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农业和规模产业,发展农村经济。2008年,我区开始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农主导产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短短两年,涌现出“罗汉果之乡”、“毛竹加工乡”、“石材村”、“长寿旅游村”等一批特色村镇。走进这些特色村镇,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的象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看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时救助中,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则钻了政策的空子。自从新的救助办法实施以来,一些人“看准”其中存在的漏洞,把此看做“商机”,有的干脆把它当做“工作”来干,一个站一个站地转移.很有一种走“江湖”的感觉。这些人群,似乎才是真正的“城市流浪人”。  相似文献   

11.
人生处世,总离不开这样两个“圈”,一个是“工作圈”,一个是“生活圈”。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工作圈”里,因既有制度纪律约束和群众监督,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基本上都办在明处,是个“明圈”,谁想来点“猫腻”,一来不是那么容易,二来众目昭彰总不能太“离谱”。然而,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方或单位“怎样花钱”是个大事。大至国家,小到两三个人组合的单位,都由“头”握着花钱的“一支笔”。一个乱花钱的“一把手”,毁掉一个单位的事不少。“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他的那支“笔”有多“神”?下面有则报道可让人大开眼界。我国某市长到英国访问,结束时他热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唤,时代对艺术的契望和艺术对时代的飨足,两者交融构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不灌注丰沛时代特征的“从林”,只能是一堆“枯枝朽木”:不流淌时代精神的“江河”,只能是一汪“微澜死水”。  相似文献   

14.
朱子华 《群众》2013,(7):I0028-I0028
从1992年开始,江苏以“南北挂钩”为轴心,采取省级机关、高校院所、部省属企业、苏南县(市、区)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市、区)“五方挂钩”的帮扶组织形式,并以“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富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五个一”为抓手,将“五方挂钩”帮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权力蹂躏了“民主”,而那个被叫做“民主”的受害者,本身就是一个冒牌货。在一个看似“民主”的程序中,缺席的恰恰是民意;取代民意位置的,是“民主”程序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6.
试看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结束两岸长期分裂局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主张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长期共存。而台湾当局于90年代以来的大陆政策,以“一个分治的中国”模式与“一国两制”相对抗,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虚化一个中国,坚持“两个中国”以一个中国原则立场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合乎史实和法理,而且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而台湾当局虚化一个中国概念,把偶尔青及“一个中国”作为推行“两个中国”政策的挡箭牌:~方面声称“一个中国即为中华民国”,另…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一个商人问另一个商人,“你的广告有效果吗?”“当然,”他的同行回答。“上周我们登广告招聘一个更夫。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被抢劫了。”在比赛中,一个拳击手猛烈地击打空气但无法打中他的对手。“我干得怎么样?”在回合结束时他问教练。“很好,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教练回答道,“他也许会感觉到气流并患上感冒。”一个数学家,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物理学家坐在一间咖啡馆里,他们注意到有两个人穿过街道走了进来。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有三个人出去了。物理学家说,“我们的第一次计算是不精确的。”生物学家总结道,“他们一定是繁殖了…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铁路局满洲里站是全路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地处祖国边陲,生产生活较艰苦。近年来,满洲里站“三线”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历经了一个从“局部推进”到“系统谋划”、从“功能完善”到“品质提升”、从“注重外美”到“强化内实”的发展变化过程。回顾我站走过的“建线”之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秦俊勇  陈峰 《小康》2004,(10):32-35
移民刚来到一个地方,首先会度过一个“兴奋期”,看到领导关心,房子不错,待遇很好,很高兴,但这个时期很快会过去,接着就是一个“低潮期”、“紧张期”。对于三峡移民们来说,到达迁入地不是移民的结果,而是移民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谭英俊 《当代广西》2012,(10):43-4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的广西精神就是“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会议要求通过“创新文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等举措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伟大目标。创新作为一个核心主题词被置于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