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若说做纪检工作的感受,我与众多纪检人一样只一个字:忙!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忙里忙外,忙前忙后,忙得不可开交,忙得脚打后脑勺,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恨不能将时光停留,把一分钟当十分钟用。纪检人的忙,只有纪检人自己知道。有人说,搞纪检的纯粹是穷忙。今天检查这个,明天处理那个;今天搞廉政谈话,明天搞监督检查;今天抓纠正不正之风,明天抓正反两方面教育,辛苦了自己,拖累了家人,得罪了别人,忙得不值。我觉得,牺牲个人家庭事小,防止和反对腐败事大,该查之人就得查,该处理的就要坚决处理,按照党纪条规严惩不贷,不惜牺…  相似文献   

2.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3.
腐败,古已有之,“亚腐败”属新名词。“亚腐败”,有关专家这样解释: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行为虽还不到腐败那个火候,但已接近腐败的边缘,再发展下去,就和腐败接轨了。也就是思想已经腐化,行为上开始不检点,群众已有看法,但还未触及党纪国法。由此定义看,“亚腐败”就会表现有种种表现形式。从思想上看,一是不坚持原则,党性不强,立场不定;二是对腐败分子与腐败行为听之任之。从工作上看,一是有自由主义与官僚主义表现,形式主义严重;二是独断专行或软弱涣散,对事业极不负责;三是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行政无作为;四是搞小团伙,任人惟亲,浪费人力…  相似文献   

4.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6.
微也足戒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然而,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极为放纵,认为“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能奈我何?诸如:有的人打麻将搞赌博,认为是“赌小钱,没关系”;有的人请客送礼,认为是“小意思,构不成行贿”;有的人收受礼品,认为是“小打小闹,微不足道”;有的人收受小额贿赂,认为是“小腐败,不…  相似文献   

7.
热词     
“两手干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落马官员中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中有的资历学历不浅、政绩业绩不菲、功劳苦劳不少,干工作有一手,工作实绩很突出;但在搞腐败上也有一手,身手不凡,贪污腐败也不差。这种“工作上有一套、腐败上也有高招”的贪腐干部被称为“两手干部”。  相似文献   

8.
腐败人情说     
王春 《廉政瞭望》2012,(7):20-21
2010年11月.湖南某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人情与腐败”的辩论会。在开篇立论阶段.正方一辩从官场、学术、商业等各个层面的腐败展开论述,认为过度泛滥的人情正无孔不人地渗透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成为滋生腐败的蛀虫;而反方一辩则澄清了人情的概念,认为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纯粹、美好、质朴的情感。而沦为“腐败幌子”的人情所附带的种种消极属性已然扭曲了人情的原貌。进入自由辩论环节,正方坚持反对过用人情.尤其打着人情的幌子行腐败之实;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9,(4):49-50
一、对预防腐败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村官级别低、管理财务少、腐败也就少”。特别是近些年来,乡村两级不再向农民收取“三提五统”后,村集体收入明显减少,就错误地认为村官们也就没什么腐败了。但现实恰恰相反。如,有的村挪用专项资金,实施惠农政策优亲厚友,集体资产处理不公平,作风霸道搞“一言堂”,在土地调整、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等工作中接受吃请等,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在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利用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但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有职无权或权小钱少,没有搞腐败的条件,平时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想搞腐败也搞不成;也有的同志认为,平常吃吃喝喝,拿点土特产,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的同志认为只要不闯“红灯”,打打“擦边球”,谁也奈何不了,等等,这些认识不解决,警示教育就收不到实效。 首先,要克服警示教育与己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积极认真地参加教育活动。应当看到,权小钱少或权大钱多、有没有条件或会不会腐败并没有…  相似文献   

11.
反腐先自问     
提起腐败二字 ,相信大多数人深恶痛绝 ,并口诛笔伐声讨之 ,但仅仅做到这些就够了吗 ?对于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 ,如果我们大家都只是停留在一味的指责上 ,甚至以此作为时髦 ,表示自己目光敏锐、见解不凡 ,那是不足取的 !当你在指责的时候 ,更应扪心自问 :我身上有没有不正之风 ?我有没有因为“恶小”而“为之” ?我有没有做一棵挡风的小草 ?如果人人都只有痛恨的指责声 ,而没有制止它的实际行动 ,不正之风又岂能自生自灭 ?有些人表面上对腐败现象切齿痛恨 ,骨子里却在羡慕腐败分子的不劳而获 ,就恨自己没有这种机会 ,有的甚至还在心底里呐喊…  相似文献   

12.
黎里 《前线》1993,(11)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讲话时强调:“要官、跑官的不给!”,义正辞严,掷地有声。对在“官场”上搞不正之风的人,不啻是当头一棒!何谓“跑官”?为个人作官、保官、升官而跑门子也!“跑官”现象非自今日始。明朝人宗臣有一篇书信体文章《报刘一丈书》,其主要篇幅就是揭露当时社会的“跑官”现象的,文字生动有力,对跑官之丑态刻画入微,活脱脱一幅“跑官图”。文字虽不算少,但比之我用白话转述,还是节省得多,故将有关文字照录于下,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也是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多发、高发的时期。随着反腐工作力度的加大,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有效治理,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种种消极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发生与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和谐”,突出表现为以下八个“反差”:  相似文献   

14.
日前,笔者在晋西北城乡调研中,不时听到群众对一些“五小”干部论纷纷。何谓“五小”干部?原来是指那些自称不搞大腐败,只是喜欢用款“喝点小酒”“打个小牌”“跳个小舞”“到下属单位报销一点小件物品票”“利用职权搞一点‘权钱交易’小动作”的干部。“五小”干部的作为不像贪官那样引人注目,产生的恶果也没那么明,纪检部门也往往没有把视线投向他们,顶多在整顿作风时对事不对笼统地批评一下,但风头一过,这种歪风又会死灰复燃。久而久之,人也就习以为常,失去反省和警惕。然而,“五小”的后患并不小,因为“五小”是大腐败的根源,是社会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对于为什么这是“重点”,有必要作出深刻的理解,以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并制定出相应措施。 首先,目前我国职业道德状况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严重。例如干部队伍中有些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铺张浪费、玩忽职守等;一些部门利用行业优势,作风霸道等等;有的医生收取红包;有的传媒搞有偿新闻。还有些人缺乏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业务不求上进,只求少干多挣,行为不守规则,服务不讲质量,广大群众对此反映很大。 其次,职业道德在整个道德建设中具有辐射面宽、影响大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世风日下、道德滑坡,恐怕都与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有直接关系。社会上封建迷信盛行就与某些干部的信仰危机有密切关系,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不信马列信佛教,和一名女佛教徒搞在一起;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省部双料后备干部)李真在“双规”路上还用手机请“大仙”占卜“此行是吉是凶”,还有类似吴忠市副市长和30多名县级干部见死不救的事件,能说与社会上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问题没有关系吗?能说“流氓省长”、“色鬼书记”、“开处局长”之流嫖娼、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单位埋头干活的人往往怕“民主推荐”。因为在平时工作中,这些人不善交际、不善圆滑、不会“表现”、不会“来事”,得票不多也在“情理”之中,失些“民意”也是实属无奈。但这种情况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埋头干活的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助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8.
范伟在《学习时报》2004年4月19日撰文指出: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多年来,干部选用方面的不正之风,和干部人事制度不规范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十分强烈。中央党校一位学者认为,从近几年查处的多起市县委书记卖官受贿案看,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绝大多数与领导干部有关,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他们在用人上出问题的一个特征就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任用干部就是主要领导和负责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拿方案,其他  相似文献   

19.
闻舞 《唯实》1993,(10)
最近听到关于“眼”的议论,令人颇为感慨。某大学校庆,老同学久别重逢,各诉衷肠。大家对他们之中官职最高、担任纪检工作的“老大哥”,十分地敬慕,自然多劝几杯。“老大哥”长叹一声:难哪!干工作,我过去是两眼睁得老大;后来,我是睁只眼闭只眼;如今只好紧闭双目了。真是一句话言惊四座。党风日下,世风日下,固然让人忧心如焚,寝食不安,然而为此消极气馁,也是无济于事的。正如诅咒发誓骂不倒贪官污吏一样。不过平心而论,确实,党风难治,腐败难刹,如同顽症,纪检干部也难办。本来是不合法的,借口搞市场经济,变得“合法”了;本来  相似文献   

20.
一、优化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优良的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和单位文明程度、开放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经济秩序混乱、发展环境不好与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经济秩序混乱为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和条件;而一些党政机关和部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又是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优化发展环境不仅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优化发展环境,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