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虹 《世纪桥》2005,(12):44-46
“我们的王成,是毛泽东的战士, 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他的豪迈气概从哪里来, 因为他,对朝鲜人民无限的爱, 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 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和光荣” 这首《歌唱英雄王成》的朗诵诗,出自于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故事片《英雄儿女》。由此,让几代人牢牢记住了那个喊出“……再近一点, 向我这儿打,别顾我,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战士——“王成”。 “王成”是谁?“王成”的原型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战场上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志愿军英雄。有一个属于通信兵的英雄无人不晓,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悲壮呼喊,曾经久久回荡在无数观众的心中,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王成的形象不是艺术的虚构,而是志愿军通信兵中千真万确的一员。他的真实姓名叫干树昌,是志愿军第67师的步谈机员。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夏季反击战中。一个晚上,于树昌背着步谈机随一个连深入敌阵袭击,一举消灭了281.2高地的守敌之后,却被反扑的敌人紧紧咬住不放。敌人一次次地反攻,志愿军死守阵地,英勇抗敌,战…  相似文献   

3.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英雄儿女》--公映,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王成”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片中王成面凶残的敌人高喊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从此人们牢牢记住了影片中王成扮演者的名字、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世龙。  相似文献   

4.
正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地雷战》一经公映,在全国风靡一时,其中主人公民兵队长赵虎、女民兵玉兰等成为观众崇拜的英雄人物,而他们的原型正是昔日抗日英雄于化虎、赵守福和孙玉敏。在抗日战争期间,于化虎用地雷炸死敌人171人,许世友还为他改名字;赵守福则创下了用地雷毙敌183人的记录;孙玉敏用地雷一人杀敌17人。1950年,他们3人出席"全国民兵英雄"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9年,于化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3日,一级英雄孙占元的两个孙子与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亲属一起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首次踏上朝鲜的土地祭奠英灵。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孙占元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他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1961年金目成访华时,曾给孙占元的亲属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带来了礼品。  相似文献   

6.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曲《英雄赞歌》唱遍全国,《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战士王成、女文工团员王芳、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老工人王福彪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电影表现了祖国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豪迈气概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作为朝鲜战场上我军政治工作指挥员、王文清原型人物之一的王直老将军,深情讲述《英雄儿女》背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是谁在当年朝鲜战场掀起了一场"地雷搬家"运动,用敌人的地雷炸敌人,炸得美国佬鬼哭狼嚎,防不胜防吗?他,就是驻晋某部原志愿军第63军189师566团3连8班班长、起雷英雄姚显儒.他的事迹曾被著名作家魏巍在小说《东方》中给予生动描写,是作家笔下塑造的众多英雄的原型之一.他的起雷经验被编入地雷教材,载入抗美援朝战争史册.19兵团给他记一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起雷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相似文献   

8.
1945年五六月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我新四军苏中三分区,为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组织了一支敌后武工队,由黄陵强任队长,高一心任指导员。这支武工队有百把人,编成3个排,一、二排是短枪排,三排是长枪排,长枪排每班还装备一挺轻机枪。武工队经常深入到泰州、扬州地区打击敌人。  相似文献   

9.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形象和歌声,不知激动了多少人的心。可你知道王芳的原型是谁吗芽她就是六十三军文工团团员李幼鸾。1994年5月21日,陕西日报社主办的《星期天》报在头版登载的一条消息引人注目:“《英雄儿女》再爆新闻,王芳原型在西安——李幼鸾四十年后吐心曲。”李幼鸾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兄妹六人,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虽然家境贫寒,但善良的父母兄长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供机敏聪颖的小幼鸾上学,希望家里…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7,(1)
正四十万敌堵又追,六千铁壁显神威:英雄师长断肠去,九天潇雨都是泪。中央红军长征突破了敌人的4道封锁线后,红军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险遭覆灭。这3万余人之所以能够保存,离不开英雄师长陈树湘和他率领的红三十四师的后卫决死掩护。中央红军长征一开始,红五军团就是担任全军后卫,红三十四师更是后卫的后卫。  相似文献   

11.
袁成亮 《世纪桥》2006,(7):90-92
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凡四十开外的人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笔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1952年3月,为了创作一批反映抗美援朝体裁的作品,中国文联组织了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生活。巴金选择志愿军某团六连体验生活。在七个多月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9,(10)
黄继光:勇堵枪眼的特级英雄1952年10月,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四号”、“五号”阵地相继被夺回,但“零号”阵地上的敌人仍集中十几挺机枪负隅顽抗。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着战友冲向战壕。黄继光机智地把敌人的火力点炸掉了两个,但武器都用完了,身上也多处受伤,敌人的机枪仍在吐着火舌。黄继光不顾伤痛,毅然站起来,向敌人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口……黄继光被授予“特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邱少云:田纪律重于生命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为了…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1月,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敌人对其严刑逼供,但赵一曼坚贞不屈。敌人为了留下活口,将其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治伤。此间,与赵一曼接触的是监视她的一名警察和为其护理的护士。赵一曼决计争取他(她)们。1936年4月,警察轮到董宪勋,护士助手为韩勇义。这两人都是富有  相似文献   

14.
1 电影《英雄儿女》及其“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插曲,充分展示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顽强不屈的英雄品格。电影中的主人公王成,只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英雄的化身。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这样的英雄,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有的存活下来了;有的牺牲了,甚至连他们的姓名也无从知晓。 那是1953年6、7月间,我志愿军对美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我所在的46军136师406团参加了第三次攻打由美军陆一师盘踞的马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党史博览》2021,(10):18-22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战争片.该片由武兆堤执导,毛烽编剧.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师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为榜样,为战士演出服务.王文清当年曾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女儿王芳由王成的父亲王复标抚养.最终,她与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 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成为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视作品.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揭开这部红色经典影片幕后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翡翠 《学习导报》2011,(16):55-57
自1840年以来,无数人民英雄为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这些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惟一以胜利告终的一部用血与火熔铸的英雄史诗。东北军民在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讲述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其生命最后阶段的战斗历程。(一)1940年1月21日,军部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叛变投敌,使处境原本十分艰难的杨靖宇部面临更大的威胁,因为丁守龙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丁守龙叛变后向敌人供出了杨靖宇在蒙江的行军路线、活动区域、现在处境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致使敌人对杨靖宇的部署、活动了如指掌,于是…  相似文献   

18.
电影《英雄儿女》中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在那场艰苦的战争中,有一名战士,他的事迹直接激发人们创作了“自我开炮”的经典情节。  相似文献   

19.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已是家喻户晓,他那“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悲壮呼喊,震憾了几代人。然而,对于王成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形人物,人们却知之不多。这里,我们将为您讲述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20.
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10月19日,为了夺回597.9高地上的零号阵地,黄继光忍受着7处伤痛,在连续炸掉敌人几个地堡后,又猛然扑向敌人最后一个火力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 英雄黄继光光荣地牺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