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如何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的问题上,过去曾发生过“左”的错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人们头脑里的阶级斗争之弦绷得太紧,这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但是,这几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完全不讲阶级斗争,不讲人民民主专政,人们的阶级斗争观念十分淡薄,甚至把过去所有的阶级斗争一概说成是人为的,似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阶级斗争的历史早就终结了,这显然也是错误的。今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严酷事实,却向我们敲起了警钟。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重大的课题:今天在我们国家里究竟还有没有阶级斗争?如何看待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应该怎样掌握现阶段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地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同不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一样,也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的拨乱反正。当然,这两个口号是有区别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只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是错误的;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口号的提法本身,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看,都是错误的、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直接后果是中断了我们党早期正确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这“左”倾错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中苏论战日渐激烈息息相关。毛泽东认为苏共在“二十大”以后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而断言苏共已“变修”。并以此为鉴戒 ,毛泽东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 ,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在国际国内两个转型期中(国际:两级格局向多极格局转换;国内: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我党的历史上,经常出现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的失误。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我党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方针,人为地把改变生产关系和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当做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陷入“唯意志论”泥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我党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  相似文献   

7.
危局未扶身先死,周恩来抱憾辞世/毛泽东再造继任,华国锋取代邓小平/“四人帮”倒行逆施,群众怒火如岩浆奔行 1976年1月1日,中华大地进入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中国舆论界最权威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元旦社论。社论传出了毛泽东对“三项指示为纲”的指责:“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相似文献   

8.
1975年,邓小平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提出了“三项指示为纲”,它的实质是通过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早日结束“文化大革命”的进程,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其核心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它的提出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恢复和坚持,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作了重要的酝酿。  相似文献   

9.
彭斯 《当代贵州》2011,(9):65-65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10):16-17
30多年前.“文革”被宣布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也宣告成为历史。“社会主义在中国出路何在”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摆脱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当时能否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陈士榘是20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的。像他这样农民出身的高级将领,在心目中都把毛主席视为神,主席为推翻三座大山运筹帷幄他们也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打倒“走资派”,他们也睁大眼睛寻找,有一天轮到自己被打倒,他们也无怨无悔。“文革”中,有人为  相似文献   

12.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从1957年起,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犯了“左”的错误。这种错误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夸大阶级斗争,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条路线推行到极端的一个恶果。任何一条政治路线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路线。当时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特点是:把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发展到了后来,  相似文献   

13.
金眼镜传奇     
“以阶级斗争为纲”曾使他连高中也不能念,但他无论在农村、在工厂,还是在今天他自己经营的火锅店中,都体现着一种自强不息、一种做人的真诚,于是传奇故事就这样发生……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遭到曲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仍然把阶级矛盾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清除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影响,恢复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科学本质,并在新形势下对这一理论加以发展。他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从指导思想上摆脱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羁绊,解放思想,迈开步伐,在健康发展的轨  相似文献   

16.
划时代的里程碑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09,(12):34-38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由于政治生活不正常,许多干部不敢讲真话。而作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却敢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当时,独树一帜地力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被人称为“生产书记”。阎红彦主政的云南,出现了政冶上安定,工农业生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创新方面堪称楷模。他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否定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在经济理论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大胆思路。邓小平理论处处蕴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对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批评,是重复“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左”的那一套做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览》2008,(11):4-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