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策执行阻滞中的执行主体要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是政策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当前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执行难现象中,凶执行主体自身素质不高造成的执行阻滞占有较大比例.研究影响政策执行环节的执行主体因素,对于总结其对执行环节的作用机理,化解政策执行阻滞,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暴露出诸多弊端 ,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作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人 ,其政治态度、职业技能、利益需要和行为习惯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为此 ,必须重视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机制 ,通过提升人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来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制 ,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促使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3.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甚至决定政策执行的成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身又深受其背后的多种深层机制的影响 ,如政治社会化机制、成本—收益预期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中的消极因素及其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本文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提高执行主体素质 ,实行各方利益整合 ,改革政策执行机制 ,建立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的对策 ,以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相似文献   

5.
程镝  郭然 《理论探讨》2023,(1):70-77
切实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是调节经济逆周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不到位、宣传培训途径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对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要求。基于TOE框架和实证调研结果,对H省十三市(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分析框架,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减税降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因素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有效与政策执行偏差的前因条件组态,并利用组态分析结果归纳得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具体路径。研究认为,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取得执行有效结果的最佳路径,是健全强化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与优化政务服务和执行工作并行。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执行中,执行主体追加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中国现有法律对执行主体追加种类的滞后性和操作程序缺失,导致执行混乱和执行难。为解决现实的紧迫性,将被执行主体追加适用的种类予以增加,并对追加程序予以规范,赋予被追加人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7.
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 ,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面对以市场为取向的国内改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构建 ,既要考虑国内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 ,又要考虑当今国际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促使公共政策执行的同体化与异体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有 :对政策缺乏准确的理解 ;政策执行具体环节上出现“偏差” ;政策执行者对某些关系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9.
一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绩效,达成相应的目标.在政策研究领域,行为作为-个中介变量,成为研究政策与绩效两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以公共政策的执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公共政策执行的客体、公共政策执行环境、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机制等角度研究行为与环境、行为与绩效、行为与制度.  相似文献   

10.
执行、行政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建华 《行政论坛》2006,26(5):9-11
执行、行政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相关概念。其相同点都在于“执行”,即“做”或“行动”,但执行、行政执行和公共政策执行又是互不相同的概念,其区别不仅表现在其执行的内容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其执行的主体、客体和执行的方式不同。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和公共政策“执行”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政策执行者、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这些因素不仅影响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政府权威流失,危及政策的合法性和政权的巩固。本文着重从影响我国现阶段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而探讨提高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塑造政策执行的能动主体,营造政策执行的有效环境,构建政策执行的制度结构,突破政策执行中无效路径的依赖,以期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政策执行实际上也是一个各执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进行各种策略的较量过程,这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结合理论叙述,并构建上下级政策执行博弈模型,在分析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统保证政策执行的措施。理论研究与博弈模型分析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如何在保证上级政策的意图得到最合适的执行,又能够尽量保证不对各执行主体的利益造成致命性剥夺。但这显然是一个两难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效应的多维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泽照 《理论导刊》2007,1(3):24-26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核心链条,可以看出,主体异化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效应产生的主因,而制度保障是铲除梗阻的必然路径,这就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优化政策传播机制、创新优化制度环境框架。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荣  万懿 《理论探讨》2001,(4):86-87
文章从公共政策执行系统中选取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四大要素——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执行机制和政策资源,详细而深入地分析了它们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搓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绩效,达成相应的目标。在政策研究领域,行为作为一个中介变量,成为研究政策与绩效两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以公共政策的执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公共政策执行的客体、公共政策执行环境、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机制等角度研究行为与环境、行为与绩效、行为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社区警务战略的出现推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它们以诸多国家机关为中心形成了网络化的结构。政策执行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国家权威机关,它们掌控着关键性的资源。国家权威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政策执行的关键变量,但当前我国社区警务政策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沟通不顺畅以及受到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执行模式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正是由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种种偏差行为导致了公共政策执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描述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的表现,并探讨了产生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13-118
在党和政府的长期探索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及实践优势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从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在实践中具有执行环境和谐稳定、执行方案科学民主、执行主体协同高效、执行对象合作参与的优势。从制度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政策执行优势产生的根本基石,党领导决策和行政体制是政策执行优势发挥的基本保证,政府执行的体制和机制是政策执行优势运作的重要安排。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近年来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偏差是政策执行实效与政策预期目标的背离。政策执行偏差的典型政策执行形式有附加式、照搬式、象征式、选择式、替代式和抵制式。政策执行编差产生的原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外在环境。对于政策执行偏差的治理和防治应着重于这样几个方面:提高公共政策素质、提高执行主体素质、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民事执行法的目的是民事执行制度建构、实践和调整的指南。当下正值我国第一部民事执行法审议之际,正确认识民事执行法的目的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总结过往民事执行的经验,科学合理地制定民事执行法。民事执行法的目的具有迅速、充分实现债权人的债权,确保执行的手段和程序的正当性,维持债务人的基本生活的多重性。长期以来化解执行难一直是我国执行工作的主线,但解决执行难不是民事执行法的目的,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政策,是执行工作在特定时期的重点。在制定民事执行法的过程中,应从民事执行法目的的视角对具体制度的建构和调整予以审视,使之符合于民事执行法的目的,切实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的民事执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