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挚友     
在迷雾笼罩的陪都重庆,有一个被广大文艺工作者视为挚友的共产党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共产党员,在被错认为儿子的时候,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以她心灵的美征服了陪都的外国记者群,战士的心灵在无私奉献所承受的痛苦中升华……  相似文献   

2.
正舒绣文(1915-1969年),安徽省黟县人,生于安庆。原名舒彩云,中国近现代杰出的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女配音演员。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抗战爆发后,又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在战时首都重庆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蜕变》《天国春秋》等话剧,与白杨、秦怡、张瑞芳合称为"陪都四大名旦"。在陪都重庆的舞台上下和烽火岁月的影棚内外,作为一名声震陪都的影剧明星,舒绣文与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  相似文献   

3.
陪都之种种怪现象令人拍案、令人喷饭。  相似文献   

4.
当年的陪都,周恩来为着团结抗日呕心沥血地工作。就在这时,他高瞻远瞩地走了一着“闲棋”……  相似文献   

5.
郝明工 《红岩春秋》2012,(5):157-160
1937年后,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政治、文化中心均由东向西转移,在大后方形成了陪都重庆这一文学中心。在重庆,文学期刊如百花绽放,不仅数量在50种以上,而且涌现了一批包括《抗战文艺》在内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为抗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它们的出现,标示着陪都重庆大后方文学中心地位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6.
展示周恩来同志在陪都时期、克服艰难险阻、卓有成效地开展与国际人士的交往和工作,表现出当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7.
正抗战爆发后,随着局势的变化,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最初将建立行都、陪都的着眼点放到了中国的西北和中原地区,并在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专门的人力、财力和机构,经营着行都洛阳、陪都西安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国民政府的此种决策,是根据1932年国内外的实际情形和政治环境决定的,是国民政府在尚未真正实现"统领全国"的历史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国际友人、中华志士的共同努力下,为抗战建国艰苦奋斗之时,在陪都的总会上层却发生了悄悄的变质……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细腻的笔触,写出抗战时期昆明、陪都两个文化区的风士人情,以及莘莘学子们的生活、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是日理万机的中共领袖,一个是名震陪都的影剧明星在雾重庆的舞台上下,在战争年代的摄影棚内外,他们建立起了同志兼师友的真诚友谊。  相似文献   

11.
是和平民主,还是内战独裁?1946年春,中国正站在岔路口上,陪都重庆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本文从周恩来的活动中摄取了这样几个镜头……  相似文献   

12.
我正好是抗日战争爆发那年在重庆进入初中的。抗战中,许多下江人逃难到了陪都重庆。他们不仅使重庆工商业繁荣起来了,他们更带来了下江的海派文化和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3.
赵毅 《红岩春秋》2013,(4):33-34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在战时首都重庆,为庆祝这一伟大胜利,重庆市邮票研究会于1946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为全国集邮界所瞩目的"陪都邮展"。  相似文献   

14.
抗战烽火中,故宫国宝分三路疏散到内地,历尽艰险。抗战胜利后,又汇聚到陪都东下,险象环生,但国宝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5.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32):62-62
南京陷落后,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贵州成了陪都重庆的屏障。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使贵州的交通区位骤然凸显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41年元旦刚过,陪都重庆弥漫着悠悠的霭雾,整座城市陷在冰山式的雾气里,街上的路灯形成了团团的光晕,从远处望去,只能看见一个个乳白色的斑点  相似文献   

17.
高明的导师     
没有人称他为导师。但正是他一手造就了陪都时期进步学术界内部健康的研究环境。从不把学术问题混同政治问题,从不搞以势压人的过火斗争……  相似文献   

18.
故宫国宝在陪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曾两次在陪都重庆展出,地点都是在两浮支路中央图书馆(展厅即今两路口重庆图书馆外文资料部)。 第一次展出是在1942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全国第三届美术展览”。展品中有青铜  相似文献   

19.
任竞 《红岩春秋》2013,(4):51-55
67年前,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国民政府当局对重庆城市建设进行了一次规划,形成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未来城市建设所作的全面规划,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蒋介石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和争取部署内战的时机,只得答应在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下,陪都各界成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协进会”,每天晚上在“沧白纪念堂”由政协代表报告当天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