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华 《学习月刊》2012,(10):65-65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旅游.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源源 《唯实》2004,(10):28-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旅游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已经危及到或有可能危及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以往由于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的一种反思,是一种新的追求旅游业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交集。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经济持续性、旅游资源环境持续性和旅游地社会文化持续性。一、旅游业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视资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3.
冯冰 《共产党人》2006,(4):43-44
旅游业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以开拓创新的姿态,积极有效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当前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研究和预测,在21世纪,生态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沙漠旅游等产品将成为国际旅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正得到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业也望成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生态旅游的前景发展生态旅游业自一九八六年墨西哥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提出后,已在全球快速发展,主要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建立和发展生态旅游业。据加拿大野生生物局统计,上世纪的一九九零年全球生态旅游产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的生态旅游业产值年增长率为10—15%,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也逐步建立了一些集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包括国家公园和自…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作为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省委、省政府已将此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尤其是对三州地区,省委、省政府专门发出文件,要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而三州地区的旅游资源又主要是生态资源。因此,四川省发展旅游,要做到旅游强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是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四川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挖掘潜力,着力打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三张牌”,不断提高民族旅游发展的品位和质量,促使民族旅游成为全县又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平罗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特色县为目标,依托自身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宣传推介,提升管理水平,为推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平罗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线路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平罗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服务业中最具有增长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几年,辽宁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国前列,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已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日程。我省旅游业发展主要遵循以下思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努力建设和推出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优良,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景区、景点和  相似文献   

9.
赵广民 《奋斗》2010,(2):15-16
<正>为了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兴凯湖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牡丹江农垦分局将举全局之力打造北大荒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一、促进农垦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旅游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垦区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综合性标志。首先,牡丹江农垦分局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变垦区经济发展方式。其  相似文献   

10.
<正>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我省应顺应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建设旅游强省步伐。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明确了长远优化旅游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因其生机盎然、发展前景广阔被誉为“朝阳产业”。作为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的综合性“无烟工业”和“无形贸易”,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世界旅游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其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每增加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岗位。而且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发展旅游业不易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区、市)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中国旅游业这一轮朝阳,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冉冉升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使旅游业成为西部各地区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经济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蔡军 《学习月刊》2014,(15):46-47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旅游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展示文化内涵与魅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武穴地处吴头楚尾,多元文化汇集,如何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好具有武穴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是推动武穴旅游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裕民县以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产业为目标,深入挖掘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等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格局。  相似文献   

15.
吴福永 《实践》2013,(7):5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彰显文化对旅游的"灵魂"作用,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层次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抓手。一、文化对提升旅游业品位和质量的"六化"功能(一)"点化"功能。即"画龙点睛"、"点石为金"的作用。首先,用文化对自然风光开发、包装,通过文化的挖掘和注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是展现美丽中国的最大产业,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推手。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溪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先后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江西省旅游强县。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打造全景资溪,做美丽中国先行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一、打造全景资溪的条件分析全景资溪,就是按景区标准美化优化全县域风貌,把整个县域打造成全维度、全天候的旅游大景区。综合分析,资溪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战略重组 走向辉煌——记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山水甲天下”。 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一座“金矿”,桂林在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具“富民”色彩的现代产业——旅游业。 1997年底,桂林对旅游产业实施战略重组迈开了坚实的一步,时至今日已结出了第一颗硕果——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 旅游发展总公司的组建,是对桂林旅游业多年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选择。如果说,多年来桂林旅游业始终没有脱离“小作坊”式生产模式的话,那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就是为了把分散的经营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走大生产、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昌海 《奋斗》2011,(11):60-61
近年来,双鸭山市岭东区按照小区向大区、老区向新区、弱区向强区“一个转变”的发展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使一个不足九万人口的工业老区年旅游接待龄超过常住人口的十倍,  相似文献   

20.
辛玲 《理论与当代》2004,(12):36-36
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旅游发展方式中的一些不足,如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旅游的社会、环境效益等,已经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 黔南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 1、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是高投放、高产出的经济行业,由于投资不足,黔南州很多旅游景点的建设滞后,特别是景区因交通不便,通信、电力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只能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运作,假日旅游高峰时,暴露出的问题就很多。 2、旅游资源破坏严重。饭店和其他旅游设施排放污水和固体垃圾造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