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以审判为中心对于完善诉讼结构,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公诉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了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难度.对此,应转变执法理念,完善审查起诉的模式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方法,积极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诉讼经济要求诉讼主体以最低的诉讼成本获取最大的法律效益,实现诉讼目的。为达最佳诉讼效果,在依法行使公诉权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必然会制定一系列公诉政策,这些政策都蕴涵着诉讼经济的要求。当前,检察机关在制定公诉政策,完善公诉权行使方式上应该积极探索扩大不起诉范围,进行辩诉交易,并探索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刑事和解等制度,以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刑事撤回公诉制度以一种刑事诉讼过滤机制和诉讼程序补救机制,彰显诉讼的程序价值和人权保障功能,维护着检察权威和司法形象。从完善刑事撤回公诉制度以及适应刑事诉讼法改革需要的角度出发,程序不由法院建议提起、强化撤回公诉地位、建立法律救济和监督程序,解决检察机关撤回公诉在司法实务层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撤回公诉制度的完善和作用应有发挥。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正式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原则,我国形成了审前分流与审判分流并重的多层次诉讼体系,进一步推动公诉权运行方式的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健全与多层次诉讼体系相适应的公诉模式”这一改革任务。公诉模式转型的时代内涵及其改革趋向是多方面的,比如,包含了公诉理念、公诉活动繁简分流、公诉裁量权,等等。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重点的公诉模式转型,实质上是探讨定罪请求权、量刑请求权、不起诉裁量权的新变化,以及与之相应的若干规则的完善。通过深刻把握多层次诉讼体系语境下公诉模式转型的特点及其内涵,才能有效提升检察改革质量、推动检察职能履行。  相似文献   

5.
WIDELYSENSEOFPUBLICPROSECUTIONSHOULDBEESTABLISHEDANDTHESTANDARDOFLEGALSUPERVISIONSHOULDBEINCREASED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现行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诸如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诉讼程序和庭审方式等。作为提起公诉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传统的公诉观念已难以适应诉讼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而应当树立起与此相适应的大公诉观念。以公开、公正和文明执法,不断强化、完善和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一、大公诉观形成的必然性及产生基础传统的公诉观,是指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6.
公诉权和辩护权的形成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二者都深深地根植于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和诉讼文化之中。世界上公认的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公诉制度和辩护制度的形成和表现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公诉权和辩护权的平等对抗是控辩式诉讼制度的初衷,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国还需要从完善诉讼制度方面加快刑事诉讼改革的步伐,努力使公诉权和辩护权由不平等走向平等。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撤回是指检察机关在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后,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撤回公诉并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撤回的一种诉讼行为。公诉撤回制度符合控审分离原则和起诉便宜主义的基本要求,对实现诉讼公正和效率的价值目标以及对保障被追诉人权利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公诉撤回是一种程序性的处分,它的效力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虽然司法解释已经对公诉撤回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既不具体也不明确,从诉讼规范化和诉讼制度合理化的角度出发,我国的公诉撤回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监察体制改革对职务犯罪侦查权作出重大调整,检察机关需要重新厘清宪法定位及其权力属性.本文立足于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的现实和公诉权与诉讼监督权的异质同构性,主张检察机关应定位为公诉机关与诉讼监督机关,其机构职能和工作重心应作相应调整.要突出公诉权的主体性地位,强化公诉职能的能动性,从充分行使起诉裁量权、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和解构刑事审判监督权三个方面对公诉权予以拓展与充实.同时,要从加强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刚性监督、推进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和调整民事审判监督的重心三个方面对诉讼监督工作的重心及相关程序进行调整与完善,更好地发挥诉讼监督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茉 《法制与社会》2010,(35):259-260
在公诉环节诉讼监督职能的行使,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正、人权的保障、社会的和谐。在新形势下,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强化公诉环节诉讼监督职能意义重大。但司法实践中,基于公诉人司法角色的错误定位、诉讼监督职能的制度保障不完善、相应工作的考核机制不科学等等原因,导致了诉讼监督职能的弱化。本文针对在公诉环节中开展诉讼监督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在公诉环节诉强化讼监督职能,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诉环节继续羁押存在三大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独立实质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公诉环节分别对应诉讼职权和诉讼监督两种制度定位。公诉环节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体标准应当考虑社会危害性、社会危险性、逮捕必要性和羁押公正性;在程序设计上应当以公诉部门为审查主体,主动审查与被动审查相互衔接,在审查方式上强化司法审查色彩,在外部配置方面完善审查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控辩武诉讼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公诉权与侦查、审判、辩护的多边诉讼关系仍存有错位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诉与各诉讼主体追求正义的合力形成,甚至成为公诉权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掣肘.公诉权的多边诉讼关系的调适应当顺应中国本土的司法规律和诉讼规律,以公诉权运行机制改革扭转诉债关系的主导错位和诉审辩关系的三角异化,发挥公诉权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的公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公诉制度雏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发展完善过程。我国公诉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执法思想上,从"重打击、轻保护"向"打击和保护并重"的转变;在职权配置上,从偏重"职权主义模式"向"混合型模式"的转变;在执法过程中,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转变;在与其他政法机关的关系上,从"重配合、轻制约"到强化诉讼监督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公诉制度体现世界诉讼文明和司法工作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完善我国公诉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公诉职能,强化公诉权的独立性,强化公诉裁量权,强化对公诉权的监督制约和加强专业化公诉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刑事侦查过程中,运用公诉引导侦查取证的侦查模式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检察机关公诉的风险性和指控犯罪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刑事诉讼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通过对公诉引导取证的价值、理论基础、必要性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公诉引导侦查的几点实现路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将简易程序导入公诉案件的审理,是庭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大提高了基层司法机关办理公诉案件的诉讼效率,节约了诉讼成本。但是,由于立法不完善,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存在不少制度上的缺陷,造成实践中的诸多不协调,亟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规定得比较原则,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为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分别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分别…  相似文献   

15.
钟霞 《法制与社会》2010,(34):185-185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现阶段我国诉讼领域讨论的热点,我国法学工作者对检察机关应否提起民事公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民事公诉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公诉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诉部门的刑事诉讼监督是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及对内部侦查监督部门.侦查部门等的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专门性监督.其具有法律和理论上的依据,但是检察实践中存在监督程序不完善、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为此,必须完善诉讼监督的立法、强化诉讼监督意识,健全诉讼监督工作机制,进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谢安平 《河北法学》2007,25(9):131-135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公诉案件进行"过滤",从而抑制公诉,防止不必要的和无根据的审判发动;二是对公诉案件进行"分流",使不同刑事案件适用繁简不同的诉讼程序,防止简单案件适用复杂的诉讼程序,或者是复杂案件适用简单的诉讼程序;三是保障人权并节约诉讼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预审法官制度"等完善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撤回公诉权作为公诉权的一项重要权能,直接决定着一些公诉案件的诉讼进程,对刑事诉讼控辩双方都有重大影响。然而由于我国立法和实践操作的问题,该项制度在我国的运用面临困境。为此在立法上应当明确撤回公诉的时限、细化撤回公诉的事由、建立撤回公诉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实践上应当准确把握撤回公诉与庭审中其它公诉变化,并通过规范撤回公诉案件的后续工作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公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在法律监督属性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实现法律监督的必要载体。并且,公诉职能是诉讼监督的核心权能,是诉讼监督得以实现进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主要手段。两者的联系不言而喻,然而关于公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特别是和诉讼监督中的审判监督能否并存却有诸多争议。一、对公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分离说的回应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者地位早已在宪法中得到明确,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公诉与监督职能存在角  相似文献   

20.
民事公益诉讼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不是民事公诉,更不是代表人诉讼(群体诉讼).民事公诉为的是国家利益,群体诉讼为的是特定多数人的私人利益,公益诉讼为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公益诉讼人是不特定多数人的法定诉讼担当者,担当的只是诉讼而不是实体,法院应对公益诉讼人的法定诉讼担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民事公诉、公益诉讼与群体诉讼三种诉讼之间还另有其他本质和诸多的差别.公益诉讼只是民事诉讼的例外和补充,能提起私益诉讼、民事公诉或群体诉讼的,就不要提起公益诉讼.此外,行政执法和立法举措更是捍卫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应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