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剑 《检察风云》2010,(3):34-35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和象征,它汇聚了申城最优秀的近代建筑,浓缩了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变迁。是全国最具亮点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也是上海城市重要的南北交通走廊。为了改善近年来外滩地区的交通拥堵现象,实现西侧建筑的功能置换和东侧滨江水区旅游景观资源的充分开发,带动外滩地区的经济发展,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成为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重大配套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最成熟的经典岸线,也是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百余幢历史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而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滩源是上海开埠历史的起点,上海近现代贸易、商业和金融业在此蕴育生长;这里是海派文化的源头,中西方文化于此交融积淀。至今保存完好的14幢近代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集中了欧洲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和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虽历经140年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革,依然散发着华贵典雅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最成熟的经典岸线,也是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百余幢历史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滩源是上海开埠历史的起点,上海近现代贸易、商业和金融业在此蕴育生长;这里也是外滩建筑之源,中西方文化于此交融积淀。至今保存完好的14幢近代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集中了欧洲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和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虽历经170多年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革,依然散发着华贵典雅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上海外滩20号的沙逊大厦(即今和平饭店)于1926至1929年期间建造,是上世纪20年代在外滩建造起来的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在上海终结复古主义样式的第—座建筑。从这一角度上讲,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吴志伟 《检察风云》2013,(14):86-87
在上海,有不少优秀的近代建筑,因此上海被人们称为"近代建筑博览馆",曾经屹立在外滩的原上海总会就是其中之一,而现今上海中山东一路2号的亚洲首家华尔道夫酒店就坐落其原址上,这幢建筑的经历也是百转千回。  相似文献   

6.
上海,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上海的历史就在这些建筑里演绎、发生。同样,上海参加世博会的历史也离不开这些老建筑。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凝固的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各地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对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保护力度不够一些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被破坏,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名镇名村逐渐消失,见证现代当代的优秀建筑遗存被拆除。2013年3月27日,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分组审议了《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省创制性立法的有益尝试,随着草案提请审议,陕西省各地历史建筑,优秀现代当代建筑和普通建筑都有望得到法律保护,该条例开创了全国创制性立法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魏秀玲  孙帅 《政法学刊》2011,28(2):10-16
城中村是我国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城中村改造中的违法建筑,特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上,建造人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建筑行为的相关规定所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对城中村违法建筑的处理应该遵循尊重历史、物尽其用、维护法律权威、比例原则等几项基本原则,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方式,应采取确认产权、依法没收、临时使用和依法拆除等具体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华一民 《检察风云》2014,(12):84-85
在外滩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占地面积不大名声却很大的公园——黄浦公园,上海人习惯称它为“外滩公园”。每天,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或赏景、或小憩、或溜达,放松惬意。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这里是一览黄浦江及夏夜纳凉的绝佳位置,更是中国第一个公园,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位于上海杨浦区北外滩的“英商班达蛋行”旧址,现已被夷为平地。该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面积达586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区“土地发展中心”此前并不知道它属于“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相似文献   

11.
《检察风云》2012,(7):90-91
来自意大利的“宝格丽——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上海站”于2012年2月17日在上海震旦博物馆隆重揭幕。上海站是宝格丽中国之行的第二站,为了能在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举办,给上海市民体味意大利艺术设计的珠宝文化更为清晰的具象认识,策展人选择在上海展出的地点是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震旦博物馆,这里除了能欣赏到窗外的外滩建筑群落和船只阵阵的鸣笛声,并能独家欣赏到此前在北京已展出过的全套展品外,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工程创“双优”工作推进会暨北外滩工程建设工地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图片巡展仪式在虹口北外滩举行。  相似文献   

13.
上海,总让人眼花纷乱又兴奋不已,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外滩金融一条街上,逶迤起伏的花岗岩楼厦建筑沿着数千米长的湘江西岸展开,建筑风格迥异,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而东方明珠电视塔、国际会议中心和金茂大厦,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和一座宝塔耸云霄的构想,形成最为激...  相似文献   

14.
曹磊  陈利生 《检察风云》2010,(10):54-54
2010年3月9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会同市建工集团总公司在外滩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召开了世博建设重大配套工程——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创“双优”活动总结会。黄浦区检察院检察长戴国建、副检察长王恩海、市院预防处处长高永昌、侦监处处长居广鉴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是具有文物价值的文化财产,在被指定、登录为文化遗产或文物前后分别为事实上的文物和法定的文物,因为前者缺乏保护的正当性,后者则面临私有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博弈,而均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要加强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从法政策学角度需要完善我国的文化遗产指定、登录和保护程序,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私权保护和权利救济模式,优化良好的管理架构和资金拓展渠道,平衡私权所有人和公共利益的关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构建私有文化建筑文化、产业和权利政策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仇晓慧 《法人》2005,(10):110-113
当文化商人李景汉在1999年看到上海还没有一个“真正看品位、有历史、有文化的顶级消费场所”,就将万国建筑中这栋1922年建造,全部是钢结构的欧式老房子,改造成了“上海最昂贵的聚会场所”,共称为“奢华顶级消费地标”。  相似文献   

17.
千岁龙华     
在上海西南部的龙华地区,是一处集古镇、名刹、宝塔、烈士陵园等文化历史旧并重的文化遗产地。龙华寺说得上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建筑最古老的名刹之一,是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人们从远处就可看见大楼轮廓分明的造型特征,正面有六根圆柱的柱廊,以及下面由三个券门构成的入口,它们在立面的一片洁白中形成轮廓分明的阴暗对比,这幢希腊风格的建筑正是外滩12号,原为英资的上海汇丰银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最贵的可供应土地在哪里?上海外滩。如今,这个地王成群区域的土地闸门正在徐徐打开。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又无一不在张扬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迈入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在将自己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也在培育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上海、落户上海。一批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于是在上海这个极具魅力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律师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群体。他们感性与理性兼容,缜密与决断并行;他们行走在是与非的边锋。用智慧和理性诠释着法治的力量;他们为上海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为上海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劲动力。在上海近8000名律师当中。又有着许多优秀的个体,孙志祥律师无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