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研究探讨灾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全面科学厘定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灾种在不同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短期和长期尺度厘清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于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地专页     
《中国民政》2006,(7):57-57
九江市推行“分灾种、小区域灾害管理模式”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在全市推行“分灾种.小区域灾害管理模式”。根据所辖区域的地理特点和灾害特征.对所辖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灾害易发情况.科学划分灾害管理区域,并根据区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06,(10):11-13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灾害预防,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灾害应急协调协作机制和灾害恢复重建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急资源的整合、协调合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气象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准确识别这三种主粮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情况和受灾程度,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一、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现状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而造成危害的各种气象灾害。农情调度将气象灾害分为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和风雹灾害等。  相似文献   

5.
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严重、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需要加强监测预警,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灾害快速反应系统以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严重、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需要加强监测预警,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灾害快速反应系统以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三分之二以上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洪涝灾害风险,每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一半以上。开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洪涝灾害调查评估,对于提升洪涝灾害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9X):26-28
<正>灾害对女童、男童、青少年、妇女和成年男性等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人群应对灾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会加剧不同人群中早已存在的差异,导致弱势群体面临更少的资源和机会,更难从灾害中恢复。因此,在减灾、备灾、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各阶段中,充分考虑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最弱势群体的参与以及提高最弱势群体应对灾难的能  相似文献   

9.
正灾害保险是转移、分散灾害风险的有效机制,其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同。"中、孟、尼灾害保险机制与模式研究"课题通过分析中国、孟加拉国、尼泊尔三国的基本国情、灾害风险特征及保险业发展现状,比较借鉴英国、美国的灾害保险经验,提出了针对三国的灾害保险发展模式、职责界定、管理体系和实施方式,并探讨了中国经验对孟加拉国、尼泊尔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晓明 《中国减灾》2008,(11):15-15
在我国,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十分频繁,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灾种。因此,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祝明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9):54-56
今年8月以来,台风"苏拉"、"达维"和"海葵"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带来强风暴雨以及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各地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措施有力,成功应对了台风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1993,3(4):57-60
1.现代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价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这里主要指遥感技术、信息传输与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灾害监测、评价和管理中具有快速、准确、机动和直观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灾害发生前,它可以不断提供关于自然灾害发生背景和条件的大量信息,有助圈定某些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及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监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及时把信息传输到各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23,(3):32-33
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并形成了遍布各地、相互交织的各类灾害监测站网,使预报预警服务逐渐精细、精准,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本期文章邀请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总结近年来我国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评估系统实时试运行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评估系统是科技攻关85—906项目09课题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将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预报,经过灾害预测评估,转化为台风暴雨灾害的预报警报和灾害的阶段评估,并及时地传输给用户,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顺 《中国减灾》1993,3(3):32-34
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是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许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作好这项工作,必须掌握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具有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针对这两个方面,本文探讨了灾害评估综合数据库的构成和可供评估模式综合比较决策的几种评估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南江 《中国减灾》2013,(11):50-51
近年来,四川省灾害频发,干旱、洪涝、风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紧急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需要充足的救灾物资准备,需要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四川省民政厅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努力夯实救灾物资储备基础,着力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成果优势,整合社会和自身资源,救灾物资调拨、发放、运输和储备做到了保障充足、发放准确、运输及时、储备充分,从而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7.
祝明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0):54-56
今年8月以来,台风“苏拉”、“达维”和“海葵”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带来强风暴雨以及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各地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措施有力,成功应对了台风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灾种、灾害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按照不同区域灾害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来设计培训课程,是提高培训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对灾害管理培训需求进行了区域比较,以期对灾害管理培训的课程设计和工作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杰 《中国减灾》1997,7(3):53-55
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事故、灾害的图、文、声像预案资料输入计算机中,建立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事故、灾害预案信息管理系统。随着设备改造、人员变更便捷地修改预案,使企业的预案工作能够确实起到预案的作用。平时该系统可进行职工抢险救灾的模拟议l练,灾害发生时可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救灾方案。我们自1994年开始研制、设计多媒体事故、灾害预案信息管理系统。1995年起,分别在安庆石化总厂等部分石化企业内推广应用。1系统设计思想事故、灾害预案信息管理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充分利用了Window…  相似文献   

20.
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三省、区相继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这次灾害特点是:突发性强,范围广,风灾后伴有大幅度降温、霜冻现象,灾害损失严重,因灾死亡7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