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风险无处不在,而只有和人的脆弱性结合,才构成灾难。防灾减灾工作,不能仅关注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更须重视对人性的关怀。重大灾害发生后,基层组织瘫痪、群众生计无着、心理创伤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多种社会问题凸显。而社会工作一直扮演着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角色,帮助弱势人群适应环境和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2.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08,(10):21-23
灾难每隔一段时间就对人类发动一次袭击。近年来,世界上的各类巨灾更是有频仍之势。面临灾难,各国应对管理方式又各不相同。我们走进日本、美国、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研究它们应对巨灾的典型案例,分析它们的巨灾应急管理方式,希望对我国的灾害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确,自古至今,人类的过往就是一部与如影随形的灾难不断抗争的历史。而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类灾害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的应对能力,也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防患宜先,防救并重"的防灾减灾救灾思想古已有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5.
栗燕杰 《中国减灾》2013,(13):42-43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优良传统,防灾减灾法制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法制取得的成效总体上,我国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成绩斐然。据笔者统计,涉灾法律行政法规已超过170部,可谓洋洋大观。既覆盖到各种常见灾害种类,如地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涉及新型灾害类型,如生物灾难、核事故等。既涵盖了灾害应对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也涵盖了灾害救助、赔偿补偿和恢复重建各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政报》2008,(10):3-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8.
正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核查评估是评价和认定重特大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有效支撑应急救灾、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建立灾害核查评估技术体系是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介绍了灾害核查评估技术体系的组成、灾害核查评估工作实践,并提出该项工作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的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各类灾害承受的主体,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应急职责和有效减轻灾难破坏性影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评估工作贯穿于整个灾害管理过程。无论是在灾害防御、减轻、预警等阶段,还是在响应、恢复、发展等阶段,都需要开展评估工作,为灾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和恢复阶段,灾情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它的时效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水平。目前灾情评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旱灾、洪水、暴雨、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给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气象灾害防治四要素——预防、备灾、响应、恢复澳大利亚政府重视气象灾害造防  相似文献   

13.
金磊 《中国减灾》2006,(7):14-15
对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而言,更应从灾难中树立灾害预警意识,最大限度地应对城市“新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7·21"暴雨灾害暴露出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及预警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出多门,信息不畅,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机构,预案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导致抢险救灾不力。我国应制定《灾害应急管理法》,依法防灾治灾;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预警与危机处置管理;建立城市居民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学习演练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抢险救灾联动机制,以应对灾难危机。  相似文献   

16.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17.
行政应急权力的正确使用是有效解决灾害事件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对应急状态时所必须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应急权力的设置与行使应当而且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灾害事件中应急权的使用应做到事前的权力来源的立法完善、权力主体的确定和应急机构的设置;事中应确定应急权行使的条件、原则、内容、对象、范围、程序和时间以及对应急权的监督;事后通过立法手段、司法手段及采取行政问责制的方式对行政应急权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灾害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行使确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是应对本城市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最重要的力量。凭借完整细致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伦敦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应对各种灾难事故的体系,时刻保卫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救灾应急响应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28-29
灾害每天都在发生,而人类经过太多灾难的袭击后,从中会得到怎样的教训与警醒呢?岁末将至,本刊对2005年的灾情和救灾工作进行一次回顾,希望读者跟随我们的脚步,进一步认知灾害,防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