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有幸参加了这期兵团工运系统新闻骨干培训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效果很好,"电"充得很足,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新闻贵在"新",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只有推陈出新,才是好新闻,才有抓人眼球的新闻价值。但要想写好新闻,除了新闻的5个要素,3个度(深度、广度、长度),2个知(公众未知,公众想知)外,还要注重新闻的结构组成。一是标题要吸引人。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动人眼睛,让读者看了标题就有一种迫不及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要"求真",这个"真"浅层意思就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一旦失实,不仅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真"的深层意思是"真理",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相似文献   

3.
给新闻下定义,是反思新闻传播理论的第一命题和逻辑起点,也是新闻学界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或一颗"皇冠上的明珠"。迄今为止,中外新闻界给出的新闻定义约200种,表现出相当的探索热情。定义新闻,属于玄学。只用"一句话",概括对象,抽  相似文献   

4.
眼下许多会议走了样子,没有了集思广益的讨论,变成了一言堂;没有了凝聚共识,变成了权威发布;没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众星捧月。一些基层和地方领导干部把会场当成了个人的舞台,一些地方新闻俨然就是这些"电视明星"的会议"串烧",以至于让人觉得领导干部一天的工作就是开会。本该研究问题的会议变了形式,"会"演变成"官云亦云"、"权云亦云"、"会云亦云"。上级一开会,下层各级就一一开会落实,上级一个会,下级一串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两位江西九江名人,一为黄远生,一为徐宝璜.黄远生被称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创始人",徐宝璜则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祖".黄远生、徐宝璜都曾是斐声中外的人物,在中国新闻史上,他们是先驱,是不可遗忘的人物.即使在今天,我们追溯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新闻生涯,研究他们的新闻主张,对于我们现实的新闻事业,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冮红  张伏祥 《城市党报研究》2011,(2):64+57-64,57
眼下,不少新闻从业人员都认识到,时政新闻有点"干巴"。相应地,有不少读者对有点"干巴"的时政新闻"不感冒",以至于敬而远之。"时政新闻交给党,民生新闻找市场",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看来,时政新闻只是党和政  相似文献   

7.
张瑛 《共产党人》2010,(23):52-54
有一项工作,做得好,可以"誉满天下",做得不好,可能"谤满天下",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伴随着传媒的产生,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明、最生动、最有诱导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两千多种,每天登载的新闻浩若烟海,即使再好的新闻,要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少不了要借助标题的魅力。本文试就新闻标题问题作一探讨。一、标题效应的构成因素我们把新闻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一点也不为过。也许读报者有这样的体会:拿到一张报纸,总是先浏题目,遇到吸引人的标题,才会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时,标题实际上发挥了吸引的功能。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如果意犹未尽,就会下意识地寻找…  相似文献   

9.
"电视问政",可谓别开生面。敞开胸怀表达诉求,部门负责人现场作答,关切得到回应,问题逐步解决,情绪捋顺了,心情舒畅了,群众自然欢迎。与"电视问政"受欢迎相对应的一则新闻,也引发人们的关注。前不久,某地4位听证代表因在一场规划听证会上投票反对,会下  相似文献   

10.
正"表哥"杨达才、"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等一大批贪腐官员,借着"网友曝"的东风,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于是一些官员们似乎有了"网络恐惧症",连正面新闻也拒绝。在一些官员看来,网络上,正面新闻也会被传播成负面新闻。这样的想法,其实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身正不怕影子歪,若是真的身家清白、根底干净,又何惧"网友曝"呢?《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高达88%的网友认为官员"网络恐惧"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但从根源看恐怕并非好事。官员有"网络恐惧症",说明  相似文献   

11.
当下,"工作需要"一词在某些机关公文、管理制度和领导讲话中频繁出现,当某地曝出领导干部超标准配备豪华越野公务车的新闻时,当地政府则回应说这是"工作需要",因为领导干部要经常下基层、进工地;当网上传出某地干部在高消费娱乐场所进行超标准接待时,当地有关部门会解释说这是"工作需要",为了招商引资,等等。在这些部门和领导的眼中,"工作需要"成了万金油,处处能抹;"工作需要"成了容量无限的"筐",什么违规的问题都可以往里面装。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说新鲜事儿,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没有新鲜事,还叫什么新闻?新闻还得说新鲜话,同样的事情要追求不同的表达,不仅把话说得有"意义",而且说得有"意思",说得与众不同,有"独家味儿",语不惊人死不休,那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8,(12)
新闻出版总署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精心梳理影响和制约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活动中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三大转变"。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进新闻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读图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倾向于短、平、快。如何凸现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确保新闻照片的"第一时效",摄影记者快速反应与新闻同步效率。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5.
"眼色"说     
人长一双眼睛,是看人瞧事的。这"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个黑葡萄"的咱国人的眼睛很会看"眼色"行事。小孩子家为讨得大人喜欢,总是看大人"眼  相似文献   

16.
知识之窗     
电视机发出的"鱼腥味"要当心当收看电视时听到刺耳的"吱吱"声,接着就闻到"鱼腥味",应立即关掉电视机检查修理。有"鱼腥味",说明电视机内传递高压的零件有了故障,特别是显像管高压嘴处产生的火花,袭击着周围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它既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损害电视机的金属和部件,也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人较长时间地呼吸臭氧会产生头痛、头晕、眼睛干痛等症状,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两者结合,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也是新闻创作中意境结构的一种表现方式。艺术创作中有"虚境"与"实境",同样新闻写作中也有"虚境"与"实境"。单就新闻写作而言,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同于消息、特写等新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的写作代表一个记者乃至一张报纸的品位与实力。因此,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一篇优质的深度报道,首先应确定选题,选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正在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连"的十师一八五团一连,提起刚进连队位于"眼睛山"下的"小赵农家乐",许多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赵农家乐"的开办者是一连女职工赵丽,个头不高,会说精明,聪慧大方,是连队人乃至到连队旅游的游客对她的评价。开办农家乐前,赵丽一直在连队种地,虽说收入不是太高,但也混个  相似文献   

20.
正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文章拟一个精当的标题,向来需作者反复推敲。作为文章大家,毛泽东是拟标题的高手,同时,他还就拟标题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958年1月15日,他同胡乔木、吴冷西谈话时明确指出:"你们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醒目的标题。"那么,毛泽东眼中的好标题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