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正◆最近两三年,公示成为让一些官员越来越头疼的问题,有些官员甚至患上了"公示恐惧症"。◆"不提拔、不表彰都没事,只要提拔表彰一公示,真的假的举报都来了。"◆"带病提拔"的官员在公示时都会有举报,但最终是否会影响其升迁,要看遇到什么样的领导,"这些问题都很微妙,一言难尽"。公示满一年仍"原地踏步"2016年1月4日,吴智明仍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区长的身份活跃在当地官场上。而在一年多前,他被公示拟任区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对于公共事务和政策的影响日益加深,基层党委政府正承受着来自虚拟世界的网络压力和现实社会发展压力的双重考验。陕西一位官员曾表示:"做政府官员真的是高危行业。"他说,疑神疑鬼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同事害怕他们的面孔会出现在网络上,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面对"网上被骂,网下加压"的境况,在基层干部中出现了执政能力的"短板"现象。比如,网络"恐惧症"与"麻木症"并存,要么把网上舆论视为洪水猛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不少地区在改善人畜饮水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着实把好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但是,由于饮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隐性工程",即便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再扎实有效,也往往无法立竿见影地为官员的政绩"添分",反之,即便百姓平时所饮用的水在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忧,也往往不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3):78-8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地方干部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症”,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最近一项有关“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的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普通百姓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舆情的监督作用正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5.
朱昌俊 《理论导报》2014,(2):35-35,48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等中央部门至少出台了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禁令频频之下,一些官员感叹"为官不易"。这说明一系列禁令真正产生了效力,反腐反到了一些官员的"痛处",这未尝不是对反腐效果最有力的反证。但应该纠正的认知误区是,"不是公务员不好当了,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恶官不好逞凶了"。  相似文献   

6.
反腐在线     
<正>落马官员的不雅照因网曝裸照及生活作风问题,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秦国刚1月20日被宣布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几天后,苏州吴江区委宣传干部顾涌因被曝ktv不雅照被免职。这样的事件似乎早已不算新闻。从烟草局长的"香艳日记"到官员写给情妇的"结婚承诺书",再到卫生局长、法官"开房"事件,近年来栽倒在男女作风问题上的官员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然而,反过来看,正因这些官员"前腐后继",说明生活作风问题至今没有引起一些官员的重视。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只要工作上能力强,生活作风差点无伤大雅,所谓"不吃不占,不贪不骗;男女之事,你情我愿",失德行为被罩上了风花雪月的浪漫外衣。这种是非不分的糊涂认识,是一些领导干部在男女作风问题上"前腐后继"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近期,不少媒体相继报道了一些地方官员"大接访"活动的正面效应,如突出强调了此举的积极作用,说官员们如何如何辛苦,处理了多少群众问题,群众是怎样地深受感动等等。然而,有识之士在看到这些报道时,心情异常沉重,认为官员"大接访"不值得推崇。主要理由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时下,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一种"群众工作恐惧症".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其外在表现就是干部"怕"群众."群众工作恐惧症"的表现有多种形式,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湍水石 《奋斗》2013,(4):62-62
正当前,对于地方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一些官员不是尊重科学而是热衷于求新奇、"拍脑袋"决策,主要是因为错误的政绩观作祟。他们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政绩出发,而不顾及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在建设中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把钱用在了装门面、讲排场和比阔气上;有的官员搞短期效应,采取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  相似文献   

10.
正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批评终归是批评,不管是"避重就轻",还是"似曾相识",总还是能听到一些平时听不到的实话。比如,有人提出"当了一把手,脾气也大了",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据说,这句话来自  相似文献   

11.
李小佳 《当代贵州》2014,(17):56-56
正喜欢用民间总结出来的各种"反腐规律"分析中国反腐现实的人,可能越来越看不懂中国的反腐败了,因为那些"反腐规律"在现实面前失效了,根本解释不了当下的反腐现实。比如,按照一些人总结出来的"反腐规律",一个官员(尤其是高官)退休了,等于就是"安全着陆",即使有问题,也不会追究了。  相似文献   

12.
<正>网络上有一种刻板的思维,我称之为"一看到就想到"的条件反射式思维。比如,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官员畏罪";一看到"官员抑郁自杀",就想到"官方掩盖真相";一看到女官员落马,就想到权色交易;一看到临时工,就想到替罪羊;一看到年轻干部提拔,就想到"官二代";一看到宝马车肇事,就想到"富二代";一看到"点赞",就想到"五毛党";一看到美女,就想到干爹;一看到辟谣,就想  相似文献   

13.
《人民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有70%的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其中恐惧最厉害的是县处级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怕曝光,怕麻烦,怕扩大,怕影响,怕无事生非,怕盯住不放。所以他们视网络如猛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打击"裸官",俄罗斯国家杜马2012年底通过官员海外资产禁令,将禁令的矛头对准了在海外拥有银行账户、债券和其他资产的国家公务人员及其配偶和子女。这项法案经修改后于2013年5月得以生效。一年多以来,俄治理"裸官"的效果初显,但继续推进的难度也不容小视。"组合拳"禁财产转移俄罗斯《新闻报》在对俄政府官员和议员公布的2012年财产申报清单进行统计后发现,有100多名政府官员和议员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官员的受贿案件中,通常不是官员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妻子、儿女等直系亲属,情人、同学或老乡等特定关系人,往往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台前幕后的贪腐"亲友团"。不少案件有前妻参与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江伟透露,在一些贪腐案件中,实际掌握财产的,多是官员的直系亲属,他们中一部分人成为受  相似文献   

16.
<正>"有序"是近来频频见诸媒体的一个词。一些地方官员谈工作,言必称"有序",比如,"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正有序进行","各项善后事宜正有序展开"等等。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下乡调研发现,某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各种制度牌挂满了墙,但当走进老百姓家中问及一些事情时,却发现大多数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把规章制度公布出来贴在墙上,人们称作"制度上墙",这是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度定出来,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不少制度一经上墙,就再也走不下来,变成了"墙上君子"。制度沦为"墙上君子",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领导认为,制度定好了,上了墙,体现了部门工作,对上对下、左邻右舍,有个交代就行了。一些员工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位企业界的朋友闲聊时问我:"如今,政商之间为啥不亲了?"并大叹苦经,"一些官员有意疏远我们,现在办事难了,真是‘清而不亲’!"朋友口中的"清而不亲",是时下一些官员在处理政商关系时的典型倾向,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甚至成了影响政企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官员网上发声,如何才能更有底气、更加顺畅、更有实效?有温度、有风度、有力度的"暖互动",日益成为官员网上发声的"通行证",打通了官员与互联网相隔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0.
<正>红包是我国社会人情往来中常见的现象,但透过诸多官员贪腐的案例,人们总能从中窥测到"红包"的影子。还有官员专门设定红包金额限制:每次收受红包数额控制在5000元以内,超过数额的要退回一些。作为人情世故表达载体的"红包",缘何会成为诱发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脓包"?"限额红包"或可折射出官员群体中某些普遍性认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