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博 《法商研究》2024,(1):150-167
对于科学证据的审查有遵从模式和教育模式两种不同模式:前者要求裁判者应当尊重科学证据,一般只要求对科学证据进行形式审查;后者则在为裁判者提供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裁判者对科学证据进行实质审查。我国的科学证据审查总体上属于遵从模式。随着新类型科学证据的增加以及科学证据范围的扩张,我国的刑事法官在维持原有形式审查的基础上,必须对科学证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质审查,仅进行形式审查无法保障科学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法官作为非科学专家的普通人,对科学证据的审查无法达到科学界的同行审查水平,故其审查并非从科学视角对科学证据原理的检验,而只须从诉讼证明视角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可靠、该原理是否被正确适用。原理的可靠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明确、是否有可信证据证明原理的可靠性、是否存在对原理的根本性争议几个方面;原理适用的正确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和计算方法、专家对意见的论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的要求。在科学证据的审查中,多元专家的参与有助于法官的实质审查,但应对不同类型专家的功能进行清晰划分;专家的辅助性意见应予以公开并接受异议;同时应保障法官对科学证据的独立判断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司法领域的科学证据也日益增多,其在审查认定中的复杂性给审查人员带来巨大挑战,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对科学证据过分依赖而疏于审查判断的现象.在面临多个结论相互冲突的科学证据时,由于法律向来重资格、程序和形式完备性审查,而缺乏对科学证据所依据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可靠性标准的规定,导致审判人员常常规避对这一核心内容的审查,而依据鉴定机构的资质、技术能力进行表面化的审查.本文以真实的案例出发,运用似真推论理论对科学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审查的逻辑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证据审查认定规则立法的层次及核心.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庭科学的勃兴,也推动了科学证据采信制度的研究。科学证据采信的难题长期挑战着传统的证明方式。考察美国科学证据采信制度发现:诸如弗赖伊案、多伯特案等判例展现了美国联邦法院对科学证据采信的认识转变。其制度嬗变背后启示人们:重视对科学证据"科学"的实质性把关、通过判例不断调整可采性标准、以证据规则弥合法官采信科学证据的知识鸿沟、强化对抗为法官采信科学证据提供依据。考察我国科学证据采信的现状发现,可采性标准尚不完备,法官对科学证据的采信存有难点而说理少,忽视"科学"的实质性审查,科学证据审查对抗性不足等问题。科学证据采信的完善必须从强化审查鉴定主体、检样提取程序、鉴定原理等环节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4.
张君周 《法律科学》2008,26(6):62-69
科技的发展对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证据则是这一冲击的直接体现。因此,法官如何审查科学证据保障审判的公正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科学证据的审查逐渐形成了法官的看守职责。该过程经历了严格的弗赖伊规则,自由的联邦证据规则以及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多伯特规则等多个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现有的法律内容比较简单,有待完善。尽管存在诉讼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美国相关规则的制定及理论探讨对我国立法完善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证据的采纳与采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证据在证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存在司法系统对科学证据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有忽视对科学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评估及错误应用科学证据的问题。对科学证据的审查判断必须把握科学证据的采纳标准及采信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逮捕的审查程序主要涉及审查权的归属和具体审查程序两方面的问题。审查权归属解决的是由谁行使逮捕审查权问题,不同的审查权主体与案件有着不同的关系,同时,司法活动中自由裁量又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对同一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作出不同的处理。逮捕审查程序设计主要影响案件事实和证据的来源及当事人参与程度问题,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基于不同的利益,提出的事实和证据很可能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证据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见,科学的设置逮捕审查主体和审查程序是保证逮捕措施正确适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刑事再审中审查证据的基本方法张宇审查判断证据的活动,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无论是一、二审,还是死刑复核或再审,都离不开证据的审查判断。就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方法而言,再审与一、二审无根本区别,只是由于再审是针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  相似文献   

8.
何家弘 《法学研究》2011,(3):138-156
司法人员审查认定证据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证据的采纳和证据的采信。司法人员审查认定证据的内容应该包括“四性”,即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充分性。采纳证据应该遵循带有一定刚性的规则;采信证据则应该依据带有一定弹性的标准。科学证据的采纳和采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刘晓丹 《证据科学》2012,20(1):21-32
科学证据是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证据分析所得的判断意见。因此,科学证据属于意见性证言。为防止不可靠的科学证据对法庭的误导,英美法系国家建立了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相关性规则、必要性规则、专家证人资格规则、排除规则、可靠性规则。美国科学证据可靠性规则经历了从Frye规则、Daubert规则到修订后的《联邦证据规则》702条的嬗变。我国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主要限于相关性和合法性的审查。由于缺少对鉴定意见可靠性审查的指导与限制,导致了错误裁决的风险。本文提出确立鉴定意见科学可靠性规则的构想,以利于法官排除错误的鉴定意见,同时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制度完善,促使法庭科学实验室更严谨更科学地为法庭提供优质的法庭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证据在诉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该问题首先对证据及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判断概念作了理解。然后具体分析了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并唯物辨正地讨论了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将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分为个别证据和全案证据。最后将证据的收集与证据审查判断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的。通过这些分析以期指导司法实践,查明案件真实,保证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办案的基础,定罪的前提,是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的保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由于对庭审方式做了重大改革,确定了控拆方的完全举证责任,从而加重了审查起诉的工作量,对审查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审查起诉环节中证据方面的需要,本文通过对100件审查起诉案件的调查,就审查证据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必要的剖析和探求。一、目前在审查证据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团及原因问题之一:在审查刑事证据时,个别起诉人员对证据存在任意取舍,忽视综合分析的现象,使审查证据误入歧途。在调查的100件审查起诉案…  相似文献   

12.
张斌 《证据科学》2010,18(4):475-484
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美法国家有关科学证据的法庭运用,所表明的基本思想是,将科学证据评价的事实问题,通过三种方法转化为法律问题,以此保证法官在科学证据评价中承担更多的审查义务,以减少陪审团在科学证据判断上出错的可能性。这三种法律转化方法分别是,专家资格审查、专家证言的形式审查、专家证言的实质审查。这在20世纪的美国审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美法国家有关科学证据的法庭运用,所表明的基本思想是,将科学证据评价的事实问题,通过三种方法转化为法律问题,以此保证法官在科学证据评价中承担更多的审查义务,以减少陪审团在科学证据判断上出错的可能性。这三种法律转化方法分别是,专家资格审查、专家证言的形式审查、专家证言的实质审查。这在20世纪的美国审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尹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1,(13):125-126
关于技术性证据的概念和范围,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给予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所谓技术性证据,是指专门技术人员借助科学原理或者专业方法获得、收集的证据。在法定证据种类中,鉴定意见、现场勘查笔录可以列为技术性证据范畴①。本文拟从实践中审查技术性证据的具体方法为切入,分析制约审查的因素,探讨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命案证据审查中,痕迹分析方法可弥补印证法的不足,有助于构建证据审查与侦查取证之间的对话平台,提升司法活动的说理性。在证据审查中,应充分占有物证、伤痕、脚印、血迹及现场整体情况等痕迹信息,基于生活常识、科学常识展开推理分析,将分析结论与案件言词证据进行互验,排除干扰,并重视不同意见,修正错误,以此真正发挥痕迹分析方法作用,帮助形成内心确信。  相似文献   

16.
自正法 《政法论坛》2023,(2):157-168
电子证据作为网络技术与智慧司法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司法个案裁判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司法证明也由传统的“物证”时代走向了电子证据时代。通过对域内外电子证据审查的研究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对于电子证据审查仍旧坚持以真实性为主的相互印证模式,域外对其审查则呈现出以可采性为主的正当程序模式。然而,由于电子证据本身的虚拟性、多重性、技术性、可灭失性、可复制性等属性,以真实性为主的相互印证模式在个案审查中障碍重重。那么,电子证据审查将何去何从?从法律规范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见,应采取以相关性兼真实性并重的审查模式,相关性是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前提,而真实性则揭示电子证据的本质,两者共同描述着电子证据的形式与实质,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证成,相关性审查起到“过滤”效应;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则以原始性、同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四性一体”的审查标准,衡平相关性与真实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让更多的正当程序条款在电子证据审查中发挥“安全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首先,在批捕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审查证据,将有证据证明应理解为有直接证据证明,以及形成链条的间接证据。即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被害人对自己受害经过的陈述、目击犯罪活动的证人证言,如果只有个别间接证据批捕,错捕率就会上升。在审查批捕环节,对证据的审查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严格审查证据的客观真实性。也就是说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想象是真是假,而必须经得住事实和科学查证的检验。二要严格审查证据的关联性。即证据与犯罪  相似文献   

18.
新的庭审方式下,公诉人如何提高掌握庭审主动权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严谨周密的证据审查和庭前预测工作,是掌握庭审主动性的前提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掌握庭审主动权,必须先做好一系列扎实、细致、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首先是审查证据工作,这也是起诉活动的第一步,审查起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证据审查的重要性,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了审查案件应当查明的事项。一切据以定案的证据都要经过庭上质证及查证属实。因此,要争取庭审主动权,就必须树立证据审查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复核每一证据:1.认真阅卷,…  相似文献   

19.
证据的真实性: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教师:“证明标准问题也不比证明责任问题简单。由于证明标准问题是与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就从证据的审查判断谈起。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审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第二,审查判断证据的证明性;第三,审查判断证据的合法性。咱们首先谈下下审查判断证据在的真实性问题。”学生:“老师,您说的证据的真实性和有人讲的证据的可靠性是什么关系呢?”教师:“其实讲的是同一个问题,所谓审查判断实性,就是要查明具体证据所反映或者所证明的案否属实,也就是要查明这个证据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20.
九、证明标准:或然真实与真实教师:“下面,我再讲一下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虽然不同司法人员在不同案件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过程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都应该包括以下三骤。第一步是单独审查,就是单独地审查判断每来源、内容及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看其是否真Z其是否合法,看其有多大证明价值。单独审查可件事实的时间顺序进行,也可以按照案件事实的进行。第二步是比对审查,就是对案件中证明同事实的两个或多个证据进行比较和对照,看其内的案件情况是否一致,看其能否合理地共问证明实。如果发现有矛盾之处,那就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