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理论界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的讨论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自己否定自己;另一种则认为,自己否定自己是一切事物否定的共同性,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这两种见解,均未能真正揭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问题,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仅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1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公有制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即“两阶段”论 ,其缺陷在于 :仅仅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是公有制社会成熟程度的不同即量的或部分质的不同 ,而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根本质的差别 ,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不同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首先 ,从生产社会化的不同性质来看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 ,社会生产的各地区、各部分和各企业之间的社会化程度和范…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它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这就不能不讨论它的划分标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说起人们对划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准的不同认识,往往是由于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因此,探讨它的划分标准,必须从分析这个概念开始。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概括。把握这个概念,当然必须注意各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共同点,但尤其重要的则是必须注意象中国这类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点,这是认识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的东西。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一切国家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人们也正在对这几十年进行着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力图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和了解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状况,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因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性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试图着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值得商榷的观点关于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的一般涵义等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仅就社会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而言,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特别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必须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和客体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认识者,  相似文献   

6.
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和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立以来,它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横向的发展趋势,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不同领域如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以及军事辩证法等学科的研究。二是纵向的发展趋势,即在某一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如在历史领域,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辩证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当然,这两种发展趋势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正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深入研究,不仅建立了相应的新学科,把辩证法的研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十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的提法,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主义社会有两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在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不过,与阶级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能够在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观点。四个层次即:本质——特征——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社会功能角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结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特征,从社会模式角度,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大观点即“时空观”和“发展观”,从“时空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从“发展观”把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这种理论的预测性,以及这种预测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这种认识状况现在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一些人的思想。因此在目前体制改革过程中,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必须改变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原有理解。这就存在着对这个理论的再认识问题。本文对此谈点管见,以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特殊形态的社会。它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表现出自己特殊的联系和特殊的发展过程,其规律性也就存在于这些特殊的东西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固有的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差异性、特殊性,而不是它同其他社会的一致性、共同性,这种研究不是从一般历史辩证法或一般辩证法出发,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看作是其具体运用,而应该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在弄清楚了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带有阶段性,这是我国理论界正在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的同志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我认为,这样划分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 一、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究竟应该以何者作为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呢?我认为,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韩妙法、马文奇在《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工农差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工农差别,即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差别,具体而又集中地反映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个发展的学说,不是僵化的教条。社会主义社会在实践中,它不是凝固不变的模式。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七卷第四四三页) 社会主义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中建立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具体道路和具体形式。从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某些设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那些生产力先进,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一些生产力比较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后,面对着大量的小生产者,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上不是全社会就是一个“联合体”,实行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14.
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首先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顾名思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即不属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二是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始初阶段.其次,在把握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和其他社会一样,是一个经常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又具有同以往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不具有这种对抗性。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完善的环节和方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根本的原则性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怎样进行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时期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他们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可能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而是留给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去摸索和总结。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形式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形式,才能够更好地找出相适应的科学方法去解决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千姿百态,因而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根本上看,在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时候,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矛盾内部变化所采取的形式,即矛盾内部对立双力变化的表现力式;二是矛盾外部变化所采取的形式,即是否公开冲突、激烈尖锐程度、过程时间长短等所表现的不同形式。我们把前者称为内在表现形式,后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张鸿鸣,马维平几十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同的解答。但如果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完全可以更全面地阐释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合力...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自身的协调,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社会协调作为历史唯物论的范畴,所反映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特定的适当方式,即一定社会有机体中,和谐贯通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不管在一定形态的相对稳定过程,还是两种形态的更替过程,都必然遵循社会协调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它发展中的社会协调问题,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历史辩证法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郭涤 《理论导刊》2000,(2):22-25
当前,人们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历史经验的回顾反思中,议论较多,歧义较多,困惑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九五六年我国该不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人认为中国应当有一段很长的新民民主主义社会。由于急于过渡和过早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基本上是新民主主义那一套,是补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课。对此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用想像去代替历史的真实,必须把问题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认识水平中去思考。不能用以后的失误,今天的政策去否认那一段真实的历史过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