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强调公民之间非正式的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些参与中的规范,包括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社会关系、合作网络、公共精神等。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以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为基础的,而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则是以社会资本充分发展为前提的,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政民良好合作就无从谈起,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本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着内在关系,加强社会资本的积累,构建社会资本积累与公共政策执行的互动关系,可以解决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2.
竹立家在《学习时报》2005年12月19日撰文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执行力,解决影响发展与稳定的公共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形成三个有效机制: 一、改革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形成有效的、有益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有益于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符合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要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必须建立一个民主开放和公开透明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政策问题的合法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亲培  梅顺达 《求索》2011,(11):48-50
传统研究范式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能够解决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然而,现代政治学研究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找到了正确的社会问题,即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而非社会问题本身。由于历史原因,在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上,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内在创始式模型”。该模式下的公共政策问题存在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协商民主理论化解公共政策领域的合法性危机,为和谐社会愿景的实现指引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力 《当代广西》2008,(23):43-43
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施民心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离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一切发展终将失去目标。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统一。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公共治理的和谐直接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 其公共政策和治理方式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问题。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  相似文献   

6.
民主党派通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体现自身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价值,这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之一。民主党派到底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何种角色?本文以民盟浙江省委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证调查为基础,以美国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为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工具,拟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输入过程进行探讨,试图还原民主党派在公共政策制定输入过程中的整个流程和真实情形,力求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公共政策参与模型或范式。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其基本取向是左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政策的基本取向就在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所以说 ,公共政策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其中 ,效率是一个社会发展性参数 ,一个社会发展的状态、规模、速度大体上都可用效率来衡量 ;公平则是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参数 ,影响到社会的基本性稳定 ,它也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的基础。就效率指标而言 ,它立足于增产 ;就公平指标而言 ,它能促进社会的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就必须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谋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公民是社会的最基本因子。公共政策是对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协调机制,是维护、提升人民福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维护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重要体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并非易事,它既需要良好的政策设计来保证,也需要理性的公民存在。当前,影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因素依然存在,应认真分析与对待。  相似文献   

9.
体制转轨与公共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创新在过渡社会的体制转轨中发挥着战略核心要件和操作工具的作用。过渡社会体制转轨的特殊性质制约着公共政策创新的性质和限度。初始政策设计、利益分化和协调、规则和组织的变换构成了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公共政策创新的实现,必须依赖触发机制、扩散机制和发展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控制阶层差距扩大的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矛盾的一种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必然以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价值诉求,同时公共政策又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最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阶层差距的扩大化,就要求政府必须积极构建起公正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新公共政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艳 《前沿》2006,(7):148-14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中公共政策的实现至为重要.公共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公共政策还存在着一些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方面,由此,要创新公共政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创新对社会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适应体制转型的需要,对公共政策重新定位和不断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社会转型的性质、特点和转型的方式决定并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创新,政策创新中的利益分化和协调因子、政策创新中的政策的合法性因子等因素也严重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政策是包括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政策.农村公共政策是否合理以及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和感知是否准确,都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情况,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识,增强农民利用农村公共政策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弄清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总体水平及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二是提出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周晓丽 《前沿》2007,(11):107-109
现代社会随着风险的日益增多,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政府必须发挥其应对中的主导作用.由于后现代话语理论强调公共行政中的话语机制,倡导通过建立公正、透明、参与式的对话方式来解决公共政策中的问题,为化解社会风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总是要以一定的价值基点作为支撑条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财富占有失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公共政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顿,以公平与效率为基点的传统公共政策价值定位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实际,根据政策运行环境选准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是我们当前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出现社会道德的下滑,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公平、不公正,缺少利益共享机制和畅通的利益表达途径,使得社会不同群体对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猜疑、隔膜和不信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社会墙。这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有效的思路来解决。要拆除社会墙,必须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发展社会资本,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构建社会利益共享和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同时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创新的路径选择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创新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民卿 《新东方》2001,10(4):16-20
社会创新的核心是社会的总体转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当代社会创新的路 径主要有国家政府路径、市民社会路径和知识分子路径;知识分子路径的日益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 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创新中的历史责任和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创新中的 连结沟通作用、社会批判作用、观念引导作用、文化启蒙作用、推动创新作用、行动表率作用.价值评 价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韦兆钧  洗锦华 《前沿》2009,(4):10-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是深化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时代价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真谛在于: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力、为了人和塑造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来研究科学发展观,其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它体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共同进步的同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了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进步为尺度。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9)
<正>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创新,智库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思想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推动社会进步。一切的思想传播活动必须建立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当前,中国智库的着力点亟须从"智库形式建设"转向"智库内容建设"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这对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并提高从事科学技术的知以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然而,不应当就因此反对提出科学技术引起人的异化的问题。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与异化——当代世界的现实状况人们往往强调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从而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间暇时间日益增多的一面,同时忽视半个多世纪以来远见卓识者对“异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