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和平发展”愿景的正式提出已经7年,但在海峡两岸的实际政治生活中,两岸和平发展的共识尚未真正确立起来,成为指导两岸社会发展的普适价值.不仅一般民众感到陌生,部分政治人物的实际言行也与两岸和平发展精神背道而驰.两岸双方有必要透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深入系统地向两岸民众宣导两岸和平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让和平发展的观念深植人心,进而内化成为两岸关系互动中的行为准则.两岸和平发展价值观的社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两岸双方的公权力部门、政党、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团体要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传播者、维护者.  相似文献   

2.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实现由开创期转人巩固深化期的阶段性跨越,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规模与深度不断提升,但在政治领域,双方关系仍处于低层次的增进了解、累积互信阶段。为让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满足两岸形势变化的需要,本文拟在探索当前两岸关系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两岸政治难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课题浅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领土主权意义上,“两岸一中”是现存状态,不需要追求,但需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如何正式结束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达成有序分配内政和外交空间安排的共识;如何解决与两岸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的原则可以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双方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沦述。  相似文献   

4.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1)
正当前,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两岸同胞高度关注两岸关系发展前景。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台海局势摆脱紧张动荡,呈现安定祥和。维护这一良好局面是两岸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6.
10月11至12日,由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在上海举行。这是两岸首次由红蓝绿背景的单位共同主办、大规模集中讨论两岸重大政治议题的论坛,代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7.
陈筠 《两岸关系》2010,(1):16-18
贾庆林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要继续全面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8.
章念驰 《台声》2014,(4):47-48
<正>台湾问题的由来源于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海峡两岸因此分隔数十年。然而从2008年以来,两岸出现了自1949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这是被两岸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即在于两岸"大三通"的实现及两岸双方都接受"九二共识",前者是交流的基础,后者是政治的基础,没有这两个基础,也就不会有现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率团参访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签署"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正式确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2008年中国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五项共同愿景"因而从两党共识有了两岸共识的意义。在"五项共同愿景"之下,同年两岸正式实行"全面大三通",两岸关系呈现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互动逐渐频繁,两岸在海事安全领域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当前,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加强两岸在共有海域的海事安全合作,不但符合两岸民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培育双方的互信,从而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11.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交往和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两岸人民行为的一种规则。本文是对社会资本理论在两岸关系理论应用的尝试,切入点是社会资本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构建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赖于两岸之间社会资本的塑造,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也为社会资本的重塑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一个综合的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的社会资本培育框架是政府权威结合社团交往的上下良性互动。正是政府和社团组织的合作和互动,使得两岸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存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将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文教交流,扩大两岸各界交往,稳步推进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得以实现历史性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了一致,建立了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应当继续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巩固和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两岸交往不断增加,其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开启和加强两岸政治谈判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两岸要进行政治谈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基于实现两岸交往的不足,两岸应该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携手共创两岸政治谈判的有利条件与营造和谐氛围.惟此,两岸政治谈判才可能顺利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6.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最终实现完全统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两岸关系不断实现机制化,最终形成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机制性安排的过程。机制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源于两岸交流交往的强大需求,建立在对增进共同利益的认知和化解利益分歧的需求基础之上。两岸关系机制化既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在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机制化虽然还会遭遇到一些挑战,但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两岸政治互信问题极其复杂,利益认知上的差异和冲突是根本原因;建立互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追求利益重叠面、构建共同利益的过程。本文从利益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关系出发,先后讨论了“台独”势力、威慑战略、制度差异、台湾的“国际空间”、自信与互信的关系等重要因素与两岸互信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两岸互信面临的诸多困境,最后探讨了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两岸互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在两岸交流方面理性务实,经贸文化交流迅速扩大,赢得了各方好评.但他所主张的"不统、不独、不武"又使两岸的政治谈判之路处于困境之中,一直未能找到突破点.三年来,虽然两岸在经贸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政治方面两岸关系并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为此,从民共交流的加强、两岸"领域合作"的扩大、军事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