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0月20日,北海市侨港镇一艘渔船突发大火。接警后,武警广西北海市边防支队电建派出所所长骆春伟立即带队前往处置。在失火渔船被烧断缆绳、危及港内560多艘总价值33亿多元的渔船和近5000名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骆春伟拿起缆绳第一个跳入海中向失火渔船游去,与众人一起控制了火势连片蔓延,自己却被暗流卷入海底,壮烈牺牲,年仅37岁(详见  相似文献   

2.
胡三其 《人民公安》2006,(22):30-33
见义英雄喋血街头2006年9月18日,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一天。可这一天却造就了一个英雄,感动了一座城市,感动了邢襄大地,更让数十万普通老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忘怀一个普通职工的英雄壮举。这天傍晚,和往常一样,河北省邢台市牛城大街上的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赶路。这时,在位于  相似文献   

3.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9,(18):37-37
李世民北海市海城区工商联常务执委 感言:当代表不为群众说话就是白当。 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正在家中休息的李世民开始忧虑不安起来,索性,他扯了一把伞跑了出去。他又来到了海城区的高德镇,距离他北海市中心的家6公里远。每次冒雨跑来都是因为高德镇一个久悬未决的顽疾:河南路原有的下水道细窄,加之年久失修,排水不畅,一下雨,积水便肆意漫延,  相似文献   

4.
烈士身后事     
一又想起了马喜国。在1994年11月12日以前,马喜国和所有人一样平凡,直到这天下午,他用自己的鲜血向世人昭示,又一个英雄在中原大地诞生。这一天下午,身为交警的马喜国和战友一道去传讯一个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这种事对他来说司空见惯,就像其他人上班下班一样正常,只是里面潜藏了危险。这一次马喜国遇到的是一个亡命之徒,歹徒在反复求情不允之后,拉响了手榴弹。导火索冒着青烟,丝丝作响。为救战友,马喜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扑向了手榴弹……在他冲上去的那一刻,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想到了父母、妻子和幼子,自己一旦牺牲会给他们带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2,(6):54-55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伟大的英雄的产生,莫不是由背后无数位有名或无名的战友的付出来成就的。战场如此,商场如此,职场也是如此。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懂得利用愿景、目标来激发大家的斗志,将那些相关的人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任由自己驱使,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6.
有名皆从无名来提起英雄,人们自然地会想到保尔、雷锋、蒋筑英等,这些英雄的光辉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敬重,而众多的人由于其活动没有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打下明显的印记,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兢兢业业地劳动,同样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深远而广阔的实践运动,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实现人类大同这样一个伟大而壮丽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各个时代的人民群众不仅要从历史的责任出发  相似文献   

7.
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武汉的樱花如云似锦,三明市梅列区人大代表、梅列区医院副院长郑学友在武汉市光谷方舱医院奋战了33天,圆满完成任务,与战友们一道踏上归途。4月1日下午,英雄归来,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去时风霜雨雪,今日归来春暖花开。4月14日上午,武夷山市人大代表、武夷山市立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邬建蓉与队友圆满完成援助湖北任务凯旋归来,市民夹道欢迎,向英雄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魏彬 《今日浙江》2012,(6):48-49
阴沉的天空,仿佛因为英雄的离去而变得压抑、忧伤—— 同学来了,老师来了,朋友来了,市民来了……3月10日凌晨,诸暨消防大队城东中队副指导员田思嘉在救火中壮烈牺牲后,各界群众从四面八方赶到诸暨市殡仪馆,悼念这名年轻的英雄。遗体告别仪式上,田思嘉被追授为公安部烈士、浙江省人民卫士。 田思嘉牺牲的当天中午,网友建起网上纪念堂,不到24小时,访问量超过4000人次,一篇篇真情流露的追忆文章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9.
<正>在北海市,"警号,高高瘦瘦的民警"广为市民熟知。从警20年来,他用"心"指挥北海交通,用"智"开辟畅通之路,用"爱"管理交通秩序,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构建了和谐警民关系。他就是北海市公安交警支队旅游区大队大队长石殿春。到了北海市中心的北海大道,能够看到交通秩序井然。很难想象,9年前,这里每天都要面临严重的交通堵塞。2008年,石殿春来到北海大道北京路口执勤。由于历史原因,路口设计滞后,每天上、下班高  相似文献   

10.
认识陈玉民十余年,在我印象中他一直是一位军人,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摸爬滚打,曾从枪林弹雨中舍身营救战友,富有英雄色彩的军人;他还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大诚、大忠的朋友。说到写他,脑海立即想到用“对社会的诚信,对党的忠诚”这句话来概括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天空黯淡了光辉,因为有英雄无畏的笑颜;草木没有了亮色,因为有英雄血染的风采。7月20日清晨,昔日的战友们都以庄严而肃穆的心,为与歹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的胡铁保送行。他们把自己站成伟岸的橄榄林,将永远延续着英雄不朽的遗愿,永远延续人民期望中的平安与绿色!  相似文献   

12.
某市居民区自来水管破裂造成断水,居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40多天没解决,给市委书记写信后,两三天就解决了。这一类现象,屡有所闻,不由使人想发几句议论。领导批示了,能够马上就办,这种态度当然是对的。但是,同样的问题,群众提出来了,并一而再地呼吁解决,有关部门却不予重视,这就不对了。有的部门“唯上“气息甚浓,只对上司负责,而不怕得罪群众。只重视领导的批示,而把群众的批评常常当作耳边风。这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也不是真正的对上级负责。我们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就要坚持对上对下的一致性。群众有困难,不管领导有没有批示,有关部门都要尽心竭力去帮  相似文献   

13.
群众史观的丰富与发展: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群众》2011,(8):17-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永远不忘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既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新春二月,一位潘堃似的英雄的名字——刘晓明在赣南大地响起,这位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宁都县中队副队长,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冒着浓烟,奋不顾身,冲进火场……大火被扑灭了,群众得救了,他却身负重伤,倒在灭火现场。这位年轻的消防警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为警徽添彩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5.
过“关”     
日前,笔者去某县公安局采访,问起英模老孙,得知他“水” (出事 )了。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一个特大车匪路霸犯罪团伙被围困在一片棉花地里,面对手持利刃的匪首,老孙置生死于度外,奋不顾身扑上前去,虽然身中数刀,肠子被挑断,但他仍死死地抱住歹徒,为后续战友赢得了时间,使猖獗一时、危害一方的车匪路霸被一网打尽,为当地群众除了一害。老孙因此成为赫赫有名的英雄,后来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这样一位英勇无畏的勇士,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水”呢 ?仔细问后才知道,原来在处理一起卖淫嫖娼案件中,他不仅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贿赂…  相似文献   

16.
在胶东革命圣地天福山区,至今传颂着抗日英雄王进职的传奇故事。人们夸耀他当年如何飞身骑上敌军战马驰向八路军根据地;如何化装成“老头儿”,进城以长烟袋掳获鬼子哨兵;如何冒险搜缴国民党地方武装因恐日而丢弃的枪支弹药;如何在文登下徐村惨案中机智地率羁押战士脱险虎口;又如何在威海万家疃突围战中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7.
当两架悬吊着巨幅国旗和警旗的警务直升机飞过东方明珠和人民英雄纪念塔的那一刻,我激动地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神圣而难忘的时刻。说它神圣,是因为这是警旗伴着国旗第一次飞过外滩上空。说它难忘,是因为这是我警察生涯中最后一次执行重大拍摄任务。从警38年,我已经算不清楚自己究竟拍过多少照片,我用镜头记录过反扒英雄、全国第三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陈峥眼角的犀利,记录过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费兴耀眉间的亲切,记录过APEC会议、世博会、进博会中战友们眉间的风霜,记录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战友们坚实的背影……  相似文献   

18.
惊魂曲     
这是一个令人惋惜又令人悲痛的噩耗。 1997年10月23日上午,随着一阵阵低回的哀乐奏响,在南昌北郊瀛上殡仪馆的千秋堂内,密集的人群,垂下了他们的头。人们沉浸在回忆英雄壮举的同时,都在心底轻轻呼唤着英雄的名字——他就是舍己救战友英勇牺牲的新建县公安局驻昌北机场保卫科副科长(南昌昌北机场指挥部保卫处副处长)、中共党员、二级警司聂平同志。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25日,在河南省会郑州,人们都在呼唤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竹卫东。这一天,穿行在郑州大街小巷的公交车上,都不约而同地挂起了巨幅挽幛:“卫东,一路走好!”公安部领导送花圈,发唁电;省委书记亲笔写下慰问信,批示向英雄学习……让我们再次把时间定格在那悲壮一刻———3月23日,贼头贼脑的康占国等四人刚到郑州,“猎鹰”已经“盯”上了他们。下午6时许,在81路公交车上,他们刚一得手,反扒民警便一拥而上……战友范跃歌说,卫东完全有理由后退一步。四个扒手已按住了两个,让他跑,能跑到哪儿去?然而,这就是竹卫东,面对疯狂刺来的寒光闪闪…  相似文献   

20.
2000年8月3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对奉化市消防大队的官兵们来说却是刻骨铭心。在午后的烈日中,随着奉化市消防大队尖利的警笛声,他们的战友黄东华为抢救被困在“浙奉渔10097号”渔船底舱的船员,为保护船上及岸上群众的生命安全,义无反顾,舍己救人,在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壮烈牺牲,走完了他23年虽然短暂却辉煌的人生之路,用行动实践了消防战士“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的誓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黄东华烈士从入伍到牺牲短短的595天日子里,共参加了80多次灭火战斗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