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府近二十年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贫困人口规模由1978年的2.5亿降为2004年的2610万,减贫速度堪称世界第一。中国已经实现了将贫困人口在1990年基础上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世界银行的研究也表明,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减贫人数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减贫总数的75%。但是联合国的研究同时表明,中国减贫的步伐明显地放缓:在1990~2001年期间,超过90%的减贫任务都是在1996年以前完成的。[1]相对于农村反贫困来说,政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更为艰难的任务,未来阶段农村反贫困呈现出相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对于引领农村反贫困行动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前实现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制定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摘帽"标准,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制度,加强金融扶贫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合力扶贫,以确保"两个确保"的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23)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按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要确保7000多万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破解深度贫困的八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脱贫是这个奇迹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扶贫开发规模之广、难度之大,绝无仅有。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贫6853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人口2/3以上,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也为世界减  相似文献   

5.
<正>12月13日晚10点,崇左市龙州县上降乡梓丛村村委办公室,灯火通明,村里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仍在认真地对贫困户进行"四合一"认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时不我待。现在大家都撸起袖子加油干。"驻村第一书记苏星说。广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典型区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是"背水一战",广西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2016年,全区减少贫困人口111万人,减贫人数排全国第一位;减贫速度25%,排全国第二位,为"十三五"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2017年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我区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任务70万人、力争脱贫目标100万人,贫困村计划脱  相似文献   

6.
2005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1月1日开始,联合国停止对华粮食援助了。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这不仅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而且中国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目前的2610万,占世界同期减贫人口的70%;最近5年世界贫困人口增加了3亿,中国“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却减少了600万。中国在粮食生产、减贫问题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以事实回…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卫生组织于2012年提出"全民健康覆盖"的概念,并指出全民健康覆盖是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关键构成部分。全民健康覆盖强调了健康在减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致力于研究贫困和国家福利问题,认为一国无论是贫困问题还是健康问题,其解决都需要政府干预,这也是考验一国的国家能力——提供普遍性的民生服务。健康扶贫既涉及到贫困人口脱贫又涉及到贫困人口的健康问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6)
正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工作的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制定减贫新战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已经提上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中国用了短短70年时间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  相似文献   

9.
减贫的可持续性是指贫困消减的情形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下来,不出现反复,返贫情况,呈一种直线、良性运行态势。它可以从贫困人口减少数、就业质量、投入成本、制约条件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判断。当前,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和破坏、"三农"发展出现新趋势、社会制度改革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减贫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正逐步下降。同时,不同减贫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不尽相同。综合比较,教育减贫、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模式的减贫可持续性依次递减。因此,中西部山区可以重点抓好教育培训,以及扶植特色农业的发展,并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减贫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农村进入精准治贫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贫困治理方面实现了大规模减贫,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十三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着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的问题,农村贫困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因此,国家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1.
面对贫困这一始终困扰人类的顽疾,不仅需要各个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团结协作。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2015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要比199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全球减贫效果可谓突出。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消除自身绝对贫困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不仅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也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2012年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3.1%,减贫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即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是整个脱贫攻坚战中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加速了全世界减贫的进程,为世界贫困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近年来快速脱贫与"精准扶贫"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精确到时间、精确到目标、精确到政策,对"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作出周密部署,在2020年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4.
正1012万、950万、755万、634万、538万——这是2010-2014年我区农村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减贫成绩令人振奋。自2011年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全区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12.6%,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二五"期间,我区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通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方式,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扶贫开发成效显著。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农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视角可为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三重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精准扶贫"是中央面对当前转型社会中贫困问题的一大战略,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途径,即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来确保中国反贫困战略中"不落下任何一个人",从而有力回应并支撑了国内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和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有关减贫的首个目标。当前,各地为了响应中央战略,积极谋划,紧密跟进,出现了很多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21)
<正>"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10月16日上午,以"携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去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一年之后的2015年则对于全球减贫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子青 《中国民政》2013,(8):13-14,20
一、贫困标准应当采用多维测度 减少贫困人口、减轻贫困程度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天然职责,减贫工作离不开济贫与扶贫,而济贫与扶贫又离不开贫困线标准的制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扶贫运动的开展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村的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也不断提高,从1985年的人均年纯收入200元提高至2010年的1274元,而农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下降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1.这说明中国农村减贫工作的成就是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使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这个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册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攻坚的效果尤为显著,交出了一份让世界惊叹的"中国答卷"。但是,由于历史、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原因,按照现有标准,我国仍有5575万贫困人口尚需脱贫,"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难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特困地区。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需要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在扶贫思路、机制、体制、政策和措施上做出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把脱贫攻坚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自2015年底启动"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区全面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冲锋号,举全区之力,聚多方智慧,下"绣花"功夫,做精准文章,形成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2016年,全区有111万贫困人口摘掉了"穷帽",脱贫人口全国第一,减贫速度全国第二,全面完成了当年脱贫任务,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0.
<正>91.古特雷斯:中国减贫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坚持不懈地应对现存挑战,实行包容性发展模式,将能继续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正处在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政策工具和强有力的伙伴关系,能够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