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眼     
《创造》2013,(3):82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被安排到省政府去讲课,由于叶青未开车而是骑的自行车,警卫将其拦在大门外。叶青称,一般领导来开会都是司机把车停在门口,领导开完会直接坐车离开。微评:叶青致力于公车改革,安步当车,难能可贵但对某些官员来说,公车已成其身份、地位的载体。而门卫以公车论人,也正因公车配备与官衔的相关度。要推行车改,先应革掉"排场意识",让更多官员能骑自行车、乘公交出行。  相似文献   

2.
"公车私用",一直是公共行政治理的一大顽疾。近年来,百姓要求治理"车轮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相继对公车使用模式"动刀",但绩效似乎并不显著。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行政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正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2012年4月12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市属106家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1,(3):47-47
公车改革箭在弦上,但是尚需给力拉弓。公车改革再成关注焦点。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配合这个《办法》,财政部近日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算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按照中央公车改革的总体部署陆续进行了公车改革,新余市2014年率先在江西省进行了公车改革,成效明显。公车改革后,对于各地、各单位不再从事驾驶工作的司机而言,如何做到"既不养闲人,又有情操作,妥善安置"成为公车改革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这关系到大批司机未来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节省财政开支、进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1,(10):25-25
公车问题的本质在于公车滋生腐败,说到底是公车使用者廉政意识淡薄,认为私用公车、有条件换新车不同于贪污受贿,没有构成犯罪——这种错误认识是当前公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认识公车问题的腐败性质,才有可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公车改革终于在20年之后全面启动,这是好事。但是车改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车改实施后,我最为担心四件事。一是担心有的官员把自己的修车、用车发票等,塞进各种可以集中报销的费用中。我的建议,加强本单位的财务检查,在不定期的审计中,对涉车发票予以更多的关注,发现不当发票及时拿出并予以警告。二是担心有的官员一手拿车补,一手开"他"车,找私企、私人借车,以权谋车。这种官员一般是原来就有公车坐,或者手上有实权。建议各单位的监察室多做一件事——登记官员私车,一旦发现官员开新车,要  相似文献   

7.
<正>据11月3日《湖北日报》报道,在参与湖北省公车改革的100余家省级党政机关中,有20家单位的"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参与车改拿车补,补贴标准为每个月1690元。单位"一把手"主动选择放弃公车拿车补,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积极讯号。不过,公车改革旨在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而领导干部放弃公车只是有志于转变作风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其在无"专配公车"环境下的作为。人们力挺单位"一把手"放弃公车的举动,其理由无外有三:一是为"公车私用"釜底抽薪。民众诟病公车腐败,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相比较这些年其他地方的公车改革,杭州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车没来,车贴来了,为何公务员阶层的利益永不落空?中国的公车改革昨就这么难呢?  相似文献   

9.
据《新京报》报道,6月24日,温州公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首批215辆公车顺利拍卖成交,成交价总计1059.48万元。4月12日,温州市就曾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温州市属106家行政单位、207家事业单位的1300多辆公车进行拍卖处置。这也意味着温州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其实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尝试公车改革试点。当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率先开始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车改当年,沙田镇的交通费用节约率就达到54%。据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0.
叶青 《小康》2013,(7):94
谁都说公车改革是一件大好事,可就是难以推行,这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待遇论、安全论、等待论很多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毫不客气地把公车当做自己的一项待遇。既然当了官,就应该像个官的样子,出门有一部车。虽然有专车、一般公务用车之类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如此,我把它归纳为"公车相对论"。即一个单位哪怕是只有一部车,也要优先考虑一把手的需要,工作时间是这样,双休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推行所谓“公车改革”,其大体做法是,取消为领导干部配备的专用公车,按干部职级高低发放不同数额的交通补贴。此种做法似有被广泛肯定之势,溢美之词频见报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干部集团的话语霸权和自我评价,借用“公车改革”名义而给自己加薪而已。公车消费无法理依据目前,公车消费已成大患,不改,财力、民力均无法支撑。但是。究竟怎么改才合理合法。才有法理依据,这是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的所谓“公车改革”,其实质是纳税人出钱赎买党政官员的公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东单交警队二警区的警官杨宇,在北京站西街当班巡逻时发现一车违章,欲查司机驾照时,司机70岁的母亲着急赶火车,给他下了跪,杨宇无奈也给她跪下。(据《华夏时报》)从法律的层面上理解,交警杨宇是依法追究、照章办事,用不着向老人跪下,虽然向他跪下的是位70岁的老人。但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笔者赞赏杨宇的人性化执法。因为当面对法律价值与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高阶位的价值,体现出法律的人性化,从而使执法找到了一个非常融洽的契合点。如果眼看着一个着急赶火车的老太太在自己面前下跪而无动于衷,硬着心肠不变通,这样的交警虽…  相似文献   

13.
话题     
《创造》2011,(5):9
关键词:安徽电力车改事件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以"车改"之名,让下属公司花费3761.8万元购买185辆豪车,配备给全系统副处级以上干部,且标准逐年提高。一切车辆手续及费用由公司负责,拿到车钥匙后,该车就归干部自驾了。热评:安徽电力公司的"化公为私",还提醒我们车改不能忽视一个群体——像安徽电力公司这样的垄断性国企它们在"三公"消费上与政府部门面临同样的问题,可舆论监督和制度监管的阳光却很少照到它们身上公车改革之刀,不能忽视了垄断国企——新京报,社论  相似文献   

14.
鞠靖 《小康》2004,(5):70-71
"不知道该买怎样的车。"南京市一位处级干部 张盛满脸苦恼地告诉记者。在公车改革的政策出台 之后,有意买车的他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款适合他 公务员身份的车。 张盛说,眼下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公务员都是 最适合买车的对象: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而事实上, 公务员也往往是汽车经销商和汽车贷款银行最欢迎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30日是河南各地各部门完成公车改革的大限。1月4日的《开封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封市纪委对全市公车封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报道。开封市纪委检查发现,开封市公安局等4家单位,未在期限内按照要求完成公车封存。按照中央公车改革部署,在2014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  相似文献   

16.
日前,有两则关于“公车”的新闻可谓相映成趣:一是《楚天都市报》消息说,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吕传军,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时开枪自杀。事发后,该局竟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局长还组织30多辆车为其送葬。二是同日的《华西都市报》消息说,人大副主任嫁女现场直播,赴宴公车占道百余米:有小号牌车川A003××,车顶还带着警灯的川OA76××,以及12315的工商执法车川AKN6××……婚丧嫁娶,还真是“没有公车不成活”了。一波三折的“公车改革”就是为了清算“公车滥用”之罪、厘清公车公用以及相关的行政成本难题的,为什么经济改革缩减了政府…  相似文献   

17.
张静  Photocome 《小康》2004,(4):66-67
一长排的凯越、嘉年华中,周宏新买的帕杰罗速跑异常扎 眼。 这款强劲的城市越野张扬着中年人依然年轻的心态,充溢 着信心、爱情和cool感,与它面世后的第一位主人--奥运跳 水冠军田亮相形辉映。年近40的周宏也爱车、自诩酷爱挑战与 速度,可惜他不是田亮,而是重庆市的一位局长。 周宏这样的处级干部,公车改革后按区里规定每月享有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时代主人》2013,(3):46-47
南昌县:公车"熄火过春节"2月16日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这天早晨,南昌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司机朱小康来到办公室,领取车钥匙。他在《出车表》的公务活动栏内填写道:"新春机关干部集体植树,点火发动已经一周未见面的公务大车。"这是该县人大常  相似文献   

19.
不良习惯改一改前两天单位派我参加一个会议,上午9点半开会。从单位到会场,开车顶多半小时,我们却走了1个多小时。会议结束,司机师傅要我们在路边等候,他去停车场取车。车场就在会场的对面,可眼睛都能瞅见的短短的路程我们竟等了40多分钟。站在路  相似文献   

20.
小议车改     
全世界公车配备原则,有多种方式。比较有特色的,有三种。 一种是亚洲小龙韩国式,它是极端按需配车。韩国首都首尔市,公车只有几辆,个位数,远不如中国一个县处级单位公车多。从市长算起,因特殊公务需要用公车之后,公车必须开回机关入车库停放,并登记备注。谁想公车私用哪怕是一小时,都没门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