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国以后,海河流域灾害频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历史决策。本文主要从当时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出发,论述了“一定要根治海河”决策形成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公社时期开展的根治海河运动中,基层集体生产队承担了重要角色。生产队不仅为治河提供劳动力,成为根治海河的主体,而且帮助解决工地上的各种问题,成为根治海河的后盾。而这两大功能的实现,使生产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治海河运动中,除建筑物由国家直接投资外,国家与生产队负担的其他各项开支比例基本达到1:1。生产队负担过重,与国家补助偏低、政策没有适时改变和基层干部作风有关。由于生产队负担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也成为根治海河运动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铁姑娘"是建国后出现的一种对特定女性群体的特殊称谓。在根治海河大型群众性治水运动中,国家明确规定由青壮年男性出工,但多地出现了"铁姑娘"上海河,有的甚至持续多年。这种明显不合规定的现象之所以得到肯定并大力颂扬,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海河工地的"铁姑娘"虽为水利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其宣传意义远胜于实际劳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指导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古今中外一切政党兴衰成败特别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只要我们党努力实现好"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就一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五”期间根治海河重点工程的指示(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河北省委并华北局,国务院农办、国家计委、水利电力部、财政部、粮食部党组:原则同意河北省委根治海河的意见。关于“三五”期间的具体安排,由国家计委与水利电力部统筹研究后提出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尽管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大了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查处力度,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是层出不穷,根治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顽疾"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解决失业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到处弥漫着失业恐慌的阴霾.南京国民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中西杂糅的方式治理失业,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反映了国家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体认程度.由于失业对策自身存在局限性和局势的日益恶化,政府无法获得根治失业的两个支撑点即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最终失业问题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琦 《党的文献》2006,(4):86-88
<论语·述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夸奖弟子颜渊,勇猛的子路不服,说:"如果率领三军打仗,挑谁跟着你呢?"孔子回答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说,那种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去涉湍急河流,死了也不追悔的莽汉,我不赞赏.一定要选择遇事谨慎小心,有了善谋才作决策的人.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我国沿海一带为第一线,中部地区为第二线,内陆地区为第三线.所谓"三线建设",就是指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西南(包括湘西、鄂西、四川、云南、贵州)和西北(包括豫西、晋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所进行的规模宏大的国防经济建设.这项建设,从"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开始酝酿决策,到70年代末基本结束,经历了15年左右的风雨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当时的世界形势,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0.
姚挺 《福州党校学报》2005,(4):48-51,61
"一定的社会规定"的"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人",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公平(平等)和正义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集体化时期的水利工程多采用"大会战"的方式,被视为中共战争年代"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军事原则的延伸。以根治海河为例,这是由该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人民公社制度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确保了施工劳动力的组织。"大会战"由于调集劳动力多,治理效果比较明显,但因主要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来推动,难以纳入制度化轨道,造成前紧后松、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等一些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禹新荣  陈湘舸 《求实》2008,3(2):16-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新的矛盾与困难.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着邓小平的所指引的道路,以改革求发展,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政府过程视阈中的"两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会"机制是中国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政治机制,为更广泛和更直接的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是政府重大决策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重大决策过程中社会向政府的"输入"过程转变为政府向社会的"输出"过程的枢纽.目前"两会"机制本身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探讨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定历史阶段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对"三个代表"要求具体的、历史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争谐的思想.其中,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格修为策略及社会理想方案,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春秋时期管仲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到晏婴提出的"以民为本",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与历史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批判地继承了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一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新的世纪,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制定好今后的发展战略,不仅是一个地方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关系到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县(市)一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宏观与微观结合部、汇合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县(市)委书记作为"班长",在决策中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县(市)委书记应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应立足县情,谋划全局,搞好"四个对接":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形式主义属沉疴顽症,"病因"复杂,所以,只有用多味猛药施治才能收到良效.在此,笔者斗胆为根治形式主义开出"六剂药". 第一剂药:科学评估干部政绩.应着重把握三条:一是看实绩,不看"虚绩".所谓实绩,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所谓"虚绩",就是徒有其名的"泡沫政绩".  相似文献   

19.
从介绍毛泽东"数荐不纳"的故事入手,在对比正反两种典型的基础上,论证了家长制作风是导致吏治腐败的罪魅祸首;通过分析毛泽东"数荐不纳"的深刻启示,得出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在于肃清家长制作风的基本结论,并对症下药,提出必须把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作为根治家长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力 《党的文献》2002,(5):62-67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解决了"三农"问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由于中国人口多和经济发展落后,要彻底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我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告诉我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党内民主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