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一场瑞雪将北京变成了银白的世界。正是此时,来自海峡两岸的对名学者(其中台湾学者15人),相聚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了“台湾作家吕赫著作品学术研讨会”1月15日上午九时,研讨会在民族饭店11层会议室热烈而隆重地举行了开幕式。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在致词中介绍说:此次“研讨会首先是由来自岛内的学者提出倡议,而后得到祖国大陆学者积极响应,经过10个月的筹备,终于顺利召开。”他在预祝研讨会成功的同时还给各位学者、来宾拜早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到会并发言说:“聚会在北京研讨台湾文坛前辈吕赫若…  相似文献   

2.
蔡世彦 《台声》2007,(12):47-48
2007年8月9日,我随天津市文化教育参访团一行8人踏上了宝岛——台湾的土地,心情十分激动。我们是受台湾中华工商文化发展促进会的邀请赴台访问的,目的有四个:一是交流情况,主要是交流津台两地文化教育情况,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准备会议,天津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拟在10月下旬在天津筹办“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研讨会”,邀请有关社团参与会议,交流经验;三是宣传天津,介绍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态势,扩大天津的影响;四是广交朋友,广泛接触岛内各阶层人士和民众,深交朋友,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3.
盛况 《现代领导》2001,(10):29-29
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援助的“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22日在同济大学开幕。研讨会以政治与外交、经济与合作、文化与交流三个专题,结合历史认识、台湾问题、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合作、留日学生和华侨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新世纪中日关系的走向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率领日方学者与会,来自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4.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21世纪亚太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24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台湾的邱义仁、萧全政、陈忠信、林忠正、郭正亮等学者,来自北京的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会的学者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计30多人.正式提交会议的论文16篇,其中台湾学者6篇,在会上报告的有12篇.  相似文献   

5.
张勇 《两岸关系》2011,(12):25-28
11月26日,由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衡山宾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姚立鑫 《台声》2009,(8):25-26
2009年7月8日来自岛内11所大学的25名师生在两岸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陈维玲的带领下抵达天津,开始了全国台联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天津分营的活动。7月9日,全国台联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天津分营举行开营仪式。天津市台联会长蔡世彦、台盟天津市委主委叶惠丽、天津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晓恿等领导出席开营式。  相似文献   

7.
伍源 《台声》2004,(4):10-10
台湾“3·20 选举”的争议风波,引起政局激烈动荡,更令岛内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深感忧虑。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大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令台湾经济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如何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成了选后台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因此,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已成为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台湾经济已逐步融入大陆经济,台湾经济发展已离不开大陆,两岸经贸交流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以来,在台湾岛内接连举办了多场由两岸学者参加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其中两岸统合学会主办的"台北会谈"、章亚若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九二共识"20周年论坛、台湾劳动党和中国统一联盟举办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引起两岸媒体广泛关注。这一系列研讨会聚焦两岸政治议题,出席研讨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可谓精锐尽出。大陆从事两岸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几乎悉数与会。台湾岛内各阵营高度重视,踊跃参与,一些民进党人士及亲绿学者也都应邀参会。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各抒己见,交锋固然激烈,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4)
正与赵国材教授初次相识,是去年初在台北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半年后,他到访天津,我们再次见面便有老友重聚的感觉。赵教授祖籍天津,与我算是天津老乡。我们纯粹以文会友,可谓君子之交。对于他在岛内国际法学界崇高的地位,我心生仰慕;对于他以国际法理论保疆卫土的无畏精神,更是感佩有加。保疆卫土建言献策去年开春,我在台北参加"第二届光复钓鱼岛行动论坛",与岛内学者一起,共同探讨两岸保钓的诸多议题。在这次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0.
由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历史学会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台湾移民史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2月6日至12月9日在台湾移民的主要祖籍地漳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9个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的研究台湾移民史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34篇。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育文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两岸"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研讨会6月11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台湾研究城市问题和农业经济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对彼此都有浓厚兴趣的都市农业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切磋。本刊记者育文就这次研讨会采访了北京市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13.
近60年来,岛内关于光复初期台湾经济政策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兴衰特征。最早的研究,自台湾重光之后即已展开。1949年蒋介石退台后,岛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长期处于落寞状态。80年代以来,岛内学者的研究兴趣“似有复燃之势”,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但岛内学界对此题的研究,大多自台湾一地的角度来研判当时的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忽略了总体国情。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体上起步于80年代。近年来,大陆学者对光复初期台湾经济政策的各个层面展开了探讨。目前,该课题尚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与台湾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百年歌仔———2001年海峡两岸歌仔戏发展交流研讨会”及交流演出,于去年底分别在台湾的台北、宜兰,大陆的厦门、漳州举行。此次研讨会规模大,内容丰富,历时长,影响大,是一次跨两岸的会议。会议前半段在台湾举行,大陆学者和演员34人赴台参加,后半段移师大陆的漳州、厦门举行,台湾学者和演员48人参加。开幕式在歌仔戏的发源地台湾宜兰举行,闭幕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陆厦门举行。两岸学者近百名、演员近500人参与,汇集了两岸知名剧团:台湾明华园歌仔…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1)
<正> 2009年12月5日至6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四川省台联协办的"全国台联2009年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市台联的同仁等近百人与会。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开幕词中表示,全国台联主办的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长期以来以贴近岛内民情、反映岛内民意为特色。他期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努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亚太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24~25日举行,两岸学者在会上发表了论文报告,就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两岸经贸互动等议题陈述了各自的见解,进行了理性而有益的交流和探讨.这次与会的台湾学者包括邱义仁、陈忠信、林忠正、郭正亮等民进党知名人士,特别是邱义仁的特殊身份及他的首次大陆之行,使此次会议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台湾社会各界围绕邱义仁等人赴会的反应,对于此次研讨会的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姚同发 《黄埔》2014,(1):72-74
笔者2012年在岛内作学术访问期间,承蒙许老爹盛情安排款待,有机会再度见到仰慕已久的退役中将陈兴国。令人惊诧的是,他的名片上竟多了一个“政大博士生”的头衔。曾担任台湾陆军总部政战主任、总政战部副主任的陈兴国,现任新同盟会副会长、擎天协会理事长、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姚同发 《黄埔》2014,(3):79-81
笔者1999年赴岛内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在台北圆山大饭店曾聆听过台湾著名政治学者张麟征教授的精彩演讲。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继续不断地推出其理论新著,更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中添砖加瓦,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10,(6):78-79
近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召开研讨会,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对台湾岛内及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五都选举"选情及选后岛内局势,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两岸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两岸地震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于今年1月18至19日在台北举行,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具体承办了这次会议。由于两岸学者事先为这次研讨会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因此,会议内容比较丰富,研讨也比较深入。台湾学者在研讨会上宣读了12篇论文,内容都是围绕集集大地震的,包括集集大地震的地震观测,震源破裂,强地动特性,地震断层,地震变形以及公路桥梁等建筑物的破坏特征等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