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抵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式微明显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在新时代,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京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与困惑,需要深入做好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加快与旅游的融合及创新发展,促进京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将剪纸艺术与学雷锋精神相结合,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队员行为教育、雷锋故事的剪纸创作、"五水共治"系列剪纸作品创作、社区宣传等系列实践活动,少先队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不仅将学雷锋内化于心,同时也提升了审美能力及剪纸艺术的创作能力,并将剪纸创作中所养成的专心致志这种良好习惯迁移到学习上,注意力和学习态度等有明显改善,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它对一个人的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教育与家庭文化传承也正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根植于轴心时代的精神传统并发端新的轴心时代,伴随时代意识的是寻根意愿的勃兴;全球化时代多元的文化传统更期待文明的对话;全球化时代生存方式的变化改变着文化,但我们依然寻求民族精神传统精华的传承与不变。  相似文献   

6.
美术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比重。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美术产业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书画、雕刻、剪纸等传统美术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围绕美术产业衍生出的文旅融合、艺术地产、数字艺术产业等,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文化传承发展视角来看,当下南京美术产业仍面临传统美术行业与当地审美需求不匹配、美术产业商业模式与大众需求不吻合、美术产业的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这进一步导致南京的美术产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不突出。本文通过梳理南京美术产业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要加强顶层规划和设计赋能,从促进美术产业与金陵文化交叉融合发展、推行“艺术旅游”机制、在乡村振兴中发展乡村美术产业等方面,为新时代南京美术产业升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公安文化乃是隶属于警察队伍自身的各种文化元素的复合体。公安文化除了固有的历史传承性因素之外,其形式与内容往往伴随着时代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更新。在新时期复杂的内外局势交集中,警察队伍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其自身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重新面临着检验。公安文化建设正是为此得到推动与深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福建省福清市公安局文化惠警工程的实践与成效,无疑为新时期公安文化的建设展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是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记忆。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红色交往记忆的代际传承影响不断递减,面临传承困境;物质媒介、精神符号以及社会活动载体等多元记忆路径的建构、不断优化和丰富的记忆内容,对有效建构红色文化记忆,使之摆脱代际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此视角下,红色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多时空、多维度的动态过程,也是由红色交往记忆上升为红色文化记忆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9.
民间剪纸作为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龙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态孕育而出,是具有地域广泛、题材多样、土壤丰厚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探索其创意价值,对推动黑龙江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学界、设计界、公众以及剪纸艺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剪纸艺术的创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弘扬黄河文化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济南等黄河流域城市的责任和使命。新征程上,济南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如经济实力亟待继续增强、黄河文化资源亟待加强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亟待完善、人才供给亟待优化等。因此,要增强济南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市首位度,系统保护黄河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优化人才供给、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相似文献   

11.
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最早的实践成果,解放区秧歌剧与新秧歌运动第一次较为科学地实现了传承借鉴中西音乐、戏剧、舞蹈、诗歌等文艺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统一,实现了深刻的历史政治语境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实现了抗战时期的时代旋律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统一,开创了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工农兵群众的革命文艺形态,也开启了解放区及新中国全民沸腾的群众性文艺运动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相关条文指出: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等内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所有美术教育者都在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需要,结合当时国内形势,充分调动党内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的创作激情,借鉴陕北及周边地区各族群众的地方文化,将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成功地贯彻到了基层百姓的生活中。这一时期的各类文艺作品不仅体现了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更表明了党的民族理论基本立场。依靠陕北群众的地方性知识,党内民族研究机构对于回族、蒙古族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建国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文艺思想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其形成过程较长,成熟的标志是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讲话》这部经典著作,在当时和发表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的理论依据,在当今时代仍然对文学艺术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国后毛泽东在文艺政策上的失误,并不证明毛泽东文艺思想已经过时,它的许多基本论点仍然是正确的,但在新的时代要进行认真总结,对之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建构起新时代的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相声艺术作为民间文化中笑的艺术,其快乐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幸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相声进行渗透、提升的结果。面对新生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构成解放后"舞台"新相声的基本艺术冲动,"家-国想象"是舞台时代相声艺术实现成功认同的核心机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相声在"回归剧场"中开始重建多元认同。当前,电视情景喜剧不仅实现了相声在消费时代的"日常认同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为相声艺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驱动性的媒介经济新框架。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下里巴人”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阶段,群众文化艺术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混合的格局:既有传统的"下里巴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又有新的"下里巴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艺术形式,还有主流价值观的"下里巴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导文化艺术形式。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面临三种形态的"下里巴人"相互分割,发展不平衡以及群众文化工作与群众文化脱节,群众文化活动式微等困境。应根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需要和群众生活方式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文化空间、文化内容、城乡文化、民族文化的整合,实施对"下里巴人"的重建,实现群众文化的转型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成人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教学艺术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应用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艺术内涵不同,性质各异,但都作用于教学活动,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与教学艺术不可偏废,只有教学模式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歌仔戏由漳州的锦歌嬗变而来,经过长期的发展,歌仔戏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台湾歌仔戏再传回闽南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芗剧。在歌仔戏的形成、发展及传回闽南传播、艺术形式的转型中,政治环境是影响闽台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外因,民间团体是推动闽台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交流学习是闽台两岸民间文化共同提高的主要因素,传承创新是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迫切任务。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从对艺术形态的界定中,可以得出艺术是在传播中张扬其生命力的结论。艺术形态的存在正在于散播、传达、表现。传播使欣赏者感受并可能感同到艺术的“放射波”。欣赏者在传播中被艺术召唤,从而追求艺术。艺术之动在于传播,传播使艺术得生得长,并富于魅力和感召力。在对传播概念的把握过程中,可以寻求关于艺术传播的物质内容。即,信息是传播的必然内容。作为传播形态的一种,艺术传播也不例外。借助传播学信息理论中的熵和冗余的概念,对艺术传播做逐一分析,我们发现:艺术作为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存在,以它独有的方式打破了科学规律,熵值决定传播程度的规律。对于非科学的艺术而言,不仅熵影响艺术的传播程度,冗余也在影响艺术传播程度。传播是艺术得以发生存在的环境和系统。熵与冗余的平衡使艺术在传播中得以存在和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