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多年前,一部戏曲艺术片《李二嫂改嫁》蜚声大江南北,从此,山东吕剧作为一个新生的地方剧种,开始登上全国的戏曲舞台,并在几代人的心里扎下了根。而"李二嫂"的扮演者——郎咸芬,也迅速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渐渐成长为吕剧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戏曲学校始建于1957年。“文革”期间曾合并到吉林艺术学校,只保留京剧、地方戏两科。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恢复吉林戏曲学校建制。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使艺术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主动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以邓惜华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确立了“从严治党,从严治校,从严治学”的办学思想,抓住机遇,以超前的改革胆略,制定了“以戏曲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办学”的改革方针,对学校的教育体制、办学方向、人事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改单一…  相似文献   

3.
张云 《理论建设》2008,(2):66-67
本文通过从“三一律”引出舞台时间空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提出了中国戏曲舞台虚拟性虚与实结合的特殊规律,接着用事实证明戏曲舞台上虚实表现手法实际上是营造了心理空间这一理论。最后,呼吁用新的表现形式让虚拟手法继续保持其艺术特色,得出戏曲舞台的真实来源于戏曲的虚拟性表现手法,是以人的精神领域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是情景交融、以情带景、景随情生的艺术结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坛傩戏     
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曰:“傩虽古礼而近于戏”;清人杨静亭《都门纪略》谓“戏肇端于傩与歌斯二者之间”。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古老的艺术表现中,那些久远的故事正被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定势─—兼论京剧振兴刘本锋振兴京剧、弘扬民族艺术是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江泽民同志号召大家:“做好振兴京剧、振兴戏曲、振兴民族艺术这篇文章。”近年来,“京剧艺术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日趋...  相似文献   

6.
芥茉 《党课》2012,(9):107-108
“文化能人免费当‘教授’,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学文化、学艺术。”最近,河北省献县西城乡蔡东村的“农民文艺大学”正式成立。“文艺大学”开学第一天,就开了文化、书法和戏曲三个班,200多位喜爱艺术的农民走进了课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龄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才十来岁。  相似文献   

7.
我三十年来主要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和写作,曾写过十几部戏曲和剧本(包括同他人合作),其中又曾以较多精力参加了戏曲艺术教育工作。近十年来我曾著有《戏曲剧作教程》、《戏曲剧作理论与实践》,讲授过《文化观念的变化与戏曲创作思想观念的更新》的系列课程。八十年代初,我曾一度应聘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现在虽因年事关系,身体也不大好,我已离开戏曲艺术教育岗位,埋头于理论研究和写作,但从以上我的“自报家门”,可见我对北京戏曲艺术教育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西牧林 《党员干部之友》2010,(4):64-64,F0003
广饶,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位置。 这里,是孙武出生地、吕剧发祥地、齐笔原产地,孙武文化、古齐文化、吕剧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9.
《理论导报》2012,(12):67-I0003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江西文化干部学校,2002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江西省文艺学校为基础组建“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学院现有舞蹈、音乐、戏剧表演、美术、综合艺术、戏曲6个系,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影视表演、杂技、戏曲、木偶、导游、空乘等20多个专业,是我省规模最大门类最齐的公办综合性艺术院校,荣膺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先进文化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0.
沙敏 《北京党史》2012,(2):43-45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北京最早。的戏剧文艺称为“院本”.至元蛇剧艺术得以高度发展,清代,代戏剧艺术得以高度发展,清代,北京举行过大规模的戏曲集中演出.促进了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全国最大的剧种之一——京剧。  相似文献   

11.
抓“品牌效应”,吸引民营资本。发源于辽宁海城的高跷和喇叭戏,已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重点剧种目录,成为海城文化品牌。海城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这一品牌效应,采取抢救开发与艺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以允许民营资本出资冠名等优厚条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成立了20多个高跷艺术团体,组织到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国内外友人欢迎。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她那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自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作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更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然而在流行音乐风靡神州大地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对此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有的几乎是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是幼儿园的孩子了。因此,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如何用新的教育手段让幼儿走进戏曲,是值得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天津电影制片厂新近摄制的戏曲影片《华子良》,是根据天津京剧院创作的同名现代京剧改编的。该剧是天津第一部荣获文化部“文华奖”的剧目,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部影片在同名舞台剧已经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艺术手段进行再创作,可以说是戏曲影片创作上的新收获。小说《红岩》问世已近半个世纪,但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力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减弱。早些年,《红岩魂》大型革命烈士事迹展览激动京城,继而激动全国,这充分说明革命英雄主义在任何时代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  相似文献   

14.
王向阳 《奋斗》2012,(8):27-2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文艺事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长势头迅猛。今年正值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凤霞)派”评剧传承人,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戏曲艺术土壤里辛勤垦荒、劳作、坚守,并肩负着传承、发展和创新评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本刊将在“绿野”栏内不定期地刊登由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曲等方面的专家撰写的有关艺术鉴赏的基础知识,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独竹漂     
《当代贵州》2011,(7):66-66
独竹漂独竹漂,发源于贵州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表演人员赤脚踩在竹子上,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认为,在进行“以鲜血洗净旧污”的政治革命的同时,必须辅以对“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的革命。早在1904年,他就在自办的《安徽俗话报》上,有意识地以小说、戏曲、诗词、杂文等文艺形式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把它们作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的一种武器来使用。 当时的陈独秀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敏锐地注意到了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宣传对象之广泛和宣传效果之巨大,所以他对戏曲改革问题极为重视。在陈独秀的主持下,《安徽俗话报》从第3期起,就专门开辟了“戏曲”这一栏目,使这一方面的内容成了俗话报文学作品中的重点。总共只出了22期的俗话报,光剧本创作就刊登过6篇。陈独秀利用这个阵地大声疾呼地亮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戏曲改革的意见。在该报第11期上发表的《论戏曲》,尤其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戏曲改革思想。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戏曲改革思想,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禾佳 《前线》2009,(12):59-61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首都戏剧舞台万紫千红。北京市文化局和市文联举办的“北京曲剧优秀剧目演出季”献礼演出独具风采。北京市曲剧团推出10台经典大戏,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演出一个月,让观众集中地感受到北京曲剧——这个由北京这座千年文化名城蕴育而生的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戏曲在中国农村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当前戏曲传播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戏曲消亡论”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顺应再造农民福利导向的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可以通过实施文化反哺战略、剧团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政府购买战略来推动传统戏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一月一名剧”公益演出活动自2007年正式推向市场以来,通过政府搭桥和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了一种“以国有文艺表演团体为主体、以国有演出场所为中心”的公益性戏曲演出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低成本运作、多方受益的戏曲化运作模式。作为一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开创了戏曲演出公益化运作模式之先河.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