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用以保障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一约束性指标的重要政策,本文从中央-地方互动视角研究该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的制定过程呈现出"中央政府提出方针——地方政府进行创新性政策实践——中央政府肯定创新并颁布新政策——地方政府进行政策复制"的中央-地方互动特征,具有地方政策创新和自上而下政策复制相结合的特点。源自省级政府的政策实践是我国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建立的主要学习源,为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参照与经验,加速了中国节能考核政策的发展。但这些作为政策备选项的地方实践,总体上比较单一,并在中央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出台后迅速进行了复制式修订。此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的地方创新性实践主要发生在省级政府层面,地市级政府和更低层次的政府更多起到的是政策执行的作用。本文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2.
彭涛 《瞭望》2007,(25)
《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的出台,是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针的延伸与细化,在操作层面将更见实效6月13日,也就是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四天,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之一,而“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更是被提升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6月初,《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简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以来,由于国家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政策,加上资源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环境趋紧等诸多因素,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黑龙江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曼 《行政论坛》2006,(5):80-82
节约型社会是创建社会和谐的前提。中国目前仍是非节约型社会,突出表现在:行政高消费和行政日常开支庞大;生产建设中的资源浪费;政绩工程、官僚腐败浪费巨大;商业服务业及公民日常行为的浪费;再循环产业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等。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从生产建设的源头把关;出台节能法,使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度化、法制化;充分利用传媒优势;积极开发社区功能;将节约纳入行政管理;列为全民教育的必要内容;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交流合作。由此节约的资金、资源可用于缩小两极分化、投资教育、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Z1)
<正>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务必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实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7,(5)
<正>【提案背景】随着我国电商和快递行业的发展,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的呼声也与日俱增。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构建网购包装回收利用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具体建议】1.出台行业规范,统一网购行业货物包装。生活中其他商品包装循环利用比较难,但对于快递业来说,快递企业是包装使用大  相似文献   

7.
"红头文件"法治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头文件"在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等方面发挥着其他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性审视现有的"红头文件",发现与法律冲突的现象较多."红头文件"的法治化,必须完善立法,明确制定权限,规范程序制度和实现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8.
宋俊平 《求知》2014,(12):53-55
<正>近年来,我国有半数省份被雾霾天气所覆盖,多个城市陷入重度污染之中。有专家指出,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是历年来所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多年来污染物排放积累的结果。为了应对雾霾天气,中央有关部委和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治理措施,"两高一剩产业"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节能减排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探寻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新道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天气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的社会治理及创新实践应遵循行政法治理念,行政法治的发展也必须积极回应社会治理创新的需求,为之提供相应的理念和制度保障。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在观念、主体、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存在一些与行政法治不相适应的问题。破解之道在于加强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强化相关理论的适应性,体现社会治理观念的创新;修正"行政主体"理论,重塑"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反映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完善行政程序制度,构建参与式行政模式,搭建社会治理公众监督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应急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监督体系,保证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的良性运作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1,(1):82-91
伴随城市发展与住宅更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民众诉求日益上升。一些地方从管理角度先行发布规范性文件,自2015年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后,各地普遍跟进并加大支持力度,加装电梯变为城市工作的重要任务。加装电梯政策为何发生如此转变,密集性政策背后体现何种治理逻辑?基于文本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政策发展及文本特性发现:政策阶段性发展不完全契合传统政策扩散逻辑,是政府治理逻辑转向之结果。初期政策意在回应民众诉求,属于职能部门管理行为,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伴随中央的"民生工程"定位,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类行政任务"驱动下,加装电梯演变为一项地方治理任务,在治理逻辑转向及实践跟进中,政策目标、内容等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中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结构与历史变迁,是解读该项制度变迁全貌的一个新的视角.国家宏大制度背景决定行政审批制度的选择,国家制度背景的变迁也导致行政审批制度的不断变更与革新;各种相关政治变量,包括经济水平、利益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与行政审批制度之间存在一种序列结构,行政审批制度与其它政府政策或制度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序列结构,这种政治变量序列结构使行政审批制度处于一个制度矩阵当中,影响并制约着行政审批制度的安排;制度与制度制定及执行者之行为的互动模式则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变迁.行政审批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也存在"历史否决点",而制度激励和制度创新是打破"历史否决点",提升制度绩效的必要手段.为此,行政审批制度的进一步变迁需要重塑政府理念,打造治理型政府,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而且,行政审批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必须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改革虽然采取的政策具有趋同性,但改革的结果和进程却是千差万别,表明了各国的行政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立足本身独特的发展阶段和行政生态环境,借鉴国外政府改革的经验,最关键的是思路和改革方向上的启示,然后才是对其改革手段的借鉴与本土化。我国未来的行政改革应做到:一、行政改革模式和手段应当是多元的;二、要处理好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三、寻找我国行政改革的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9)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减排又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下的中国,不仅引领着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且自主承担着节能减排的重担。那么,作为能源型城市的徐州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文章以徐州市高能耗企业节能和减排的投入产出效率为切入点,综合分析节能减排潜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促进"节能减排"这一基本国策的尽快实现,为建设"楚风汉韵古彭城,生态和谐新徐州"提供积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劳务开发是地方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发机制发展劳务输出。政府在推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必须分清调控手段的作用范围,在政府部门内按行政规则行事,而对于行政组织之外的市场主体与组织包括带队能人、劳务经纪人、劳务市场中介等应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正确运用市场手段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短期效果的土地调控政策存在诸多局限,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2006年密集出台的各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凸显了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在2003年以来的本轮宏观调控中,土地调控亦是政策效果最为显著的调控手段之一。但由于尚未发育成熟的要素市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权力扩张的原则界限及其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权力的扩张是一种客观、必然、普遍的现象。但行政权力的扩张必须是适度的,必须是在遵循一定的原则界限的基础上进行。其原则主要包括:权益维护原则;市场优先原则;帮助而非替代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为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危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即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从道德、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制约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7.
宋蕾 《理论探索》2012,(2):91-95
政府在激励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低碳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治理高碳的效率却存在着"中央-地方-公众"逐层递减现象。从"认知-态度-行为"模型来看,政府治理高碳能力受到低碳发展的价值观、治理高碳的行动意愿、政策供给的偏好影响。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低碳意识,但由于存在认知差异和获取信息、资金和技术的能力差异,导致治理高碳的政策供给和价值理念在"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中呈现出"效率困境"。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气候风险意识,建立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的协同机制,从单纯强调政策主导转向促进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激发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治理高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极化是人口和资源在城市空间聚集及非均衡分布的过程和状态。一旦人口和资源的城市聚集超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就会出现过度极化并造成诸多的“大城市病”。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过度极化不仅是市场自身极化造成的,也是城市政府权力极化推动的,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叠加的结果。特别是现行的政治和行政体制、城市组织与管理体制、财政与资源分配体制以及长期以来的GDP发展导向对城市极化推波助澜。反极化不仅要通过政府之手纠正市场失灵,节制人口和资源向城市过度集中,更重要的是必须防范政府失灵及反向调控,切实消除助长极化的制度性根源。当前应推行城镇体系与行政体系的分离,城市去行政等级化;从差异化政策转向普适性政策,区域和城市去特殊化;实行均等化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引导区域均衡发展;发挥市场资源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城市综合承载力因势利导,强化政府的调控;立足“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变城镇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郑文靖 《理论探索》2011,(4):113-116
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主要体现于对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棚户区改造问题的解决能充分体现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当前,地方政府在对棚户区改造中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获取信息方面强弱互现,在协调利益方面显出较大不足,在政策执行方面效率很高,在学习创新方面能力较强,在资源支持方面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棚户区改造中地方政府要善于处理"优先发展"和"优先解决"的关系问题,重视市场经济手段,承担公正分配与利益协调的责任,逐渐步入"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治理轨道,依托典型项目进行延展提升。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即私人商品与公共产品),服务于"双重目标"(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结合体。因此,在制定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时,两方面属性都不可偏废,既要避免忽略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又要避免进行全方位、过度的行政干预。本文将从揭示双重属性的意义,相关经济学定义,国际经验及政策启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揭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双重属性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