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学会忍让     
《新青年》2003,(11)
细雨:我在一所卫校上学,是个中专生,我现在心里好烦,烦得想自杀,也想杀人!有一次我们宿舍的一个女生在大厅里当众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觉得她是在欺负我(事实上,同学们都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我气愤极了,我想杀死她!我现在尽力在压制这个坏念头,我真有点儿恨自己了,我这不是心理变态是什么?有时,我还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让人很不理解,有的同学骂我是神经病。如今,我无心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我的父母。我想问问您,我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吗?一个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你好!你也许注意到了,我在“变态”二字…  相似文献   

2.
细雨 《新青年》2004,(2):40-41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个大二的女生,我看到你们的杂志上有个栏目叫“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有时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就特别羡慕她们,同一个宿舍,处得多好,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我怎么就和宿舍的那些同学处不来呢?你要说我性格孤僻吧,我好像还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有不少朋友都说  相似文献   

3.
心结     
几天前,我收到大学同窗的来信,这封来信将我带回并不遥远的过去。我们之间的往事源于大学时代,我们曾是相当要好的同学。她来自北国农村,淳朴、耿直;我虽长在南方,但父母都是东北人,血脉里也充斥着豪爽的个性。我们住在同一间宿舍,她睡上床,我在下铺;在课堂上,她坐在我身后。平时我们总是形影不离。她生活能力很强,做事干脆利落,平时常帮我缝被洗衣,但在学习上由于基础差一些,总是感到有些吃力。为此她很刻苦,经常熬夜苦读,无论在宿舍还是在教室,每当看到她为解题而苦思冥想时,我总是凑到她身边“指点迷津”,将我的思路告诉给她,这是我惟一…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传呼     
我要在手机的年代讲一个传呼的故事。和阿薇分别已经有6年了,杳无音讯。她是我大学的同学,也是我的恋人。但是,毕业之后,彩云之南的她和辽西大地的我只好分手。因为我们都离不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5.
肖峰 《新青年》2005,(5):40
Lis肖老师:您好!马上29岁了。硕博连读开始读博士,现在还在学校就读。我的个人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好,其中的原因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谈了好几个女朋友,但是都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分手,而大多都是我自己主动提出分手。我周围的朋友同学很多都已经结婚了,而我还在不断地分手,我很苦恼和痛苦。2001年,我考上了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那时我和前一个女朋友刚分手半年。我记得我来这所大学不久的一天,我在学校里看到一个女生,我觉得还可以,有感觉,不免多看了几眼。在回来的路上就想我要去找她。但毕竟不认识,所以只好回宿舍了。回到宿舍后,在我看书的…  相似文献   

6.
肖峰 《新青年》2006,(2):40
肖老师:您好! 我现在真的快要疯了.我和女友认识4个月,起初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对我说她是处女,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与她继续交往.  相似文献   

7.
空地,迷案     
"我知道,她迟早会来找我的,她已经抢走了我的双胞胎宝宝,她们身在何方,我不知道……"1.杜纯一觉醒来,发现窗外已是白茫茫的冬景。"秋天就这么走了嘛!我还没来得及和小兰去采集树叶。"自言自语间她起身准备去叫上铺的小兰。她们高一相识,之后便常常在一起学习、吃饭、逛街,不知不觉间她们已然成了对方的闺蜜。如今已是高三的她们,更是彼此鼓励,彼此温暖。但杜纯没有在上铺看见小兰,宿舍里的其他人也没有。杜纯很奇怪,小兰下来她应该能感觉到的,再说小兰每天都起的很晚,难道是因  相似文献   

8.
损友不该交     
《新青年》2003,(7)
细雨:你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我还进了学生会,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学生。可是,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有着一阴一阳“两张脸”,我实在是厌倦了这种伪装的生活,可是我该如何摆脱呢?事情得从去年说起,我们大学附近有一些咖啡厅和迪厅,平时我很少光临,因为我们毕竟是学生,是“消费阶层”,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去那种高档的消费场所我总觉得对不起父母。可是去年有一次我们宿舍的一个同学过生日,我也喝了一点酒,被大家强拉到一家舞厅在那里,我惊讶地发现,虽然学校校规明令禁止在校生吸烟,可我同寝室的同学竟都…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3,(5)
细雨:我是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我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想请你来帮忙。那就是我和我的同桌发生了矛盾,我们已经断绝了来往。可是冤家路窄,我们俩又同寝室了,寝室是学生最常呆的地方,因此,我们之间产生的磨擦就更大了。这些事情令我烦恼极了。另外,最让我头痛的是,我们寝室不久前安装了电话,有时别人打电话找我,正好被那个与我有矛盾的同学接到了,她却故意不告诉我。虽然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之间毕竟没有共同语言,可我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不过,有时有人打电话找她,可她不在,电话如果被我接到了,我也懒得告诉她。…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7,(4)
不经意地瞥见静在 QQ 上的个性签名:"喜欢被山拥抱的感觉,清新、自然、纯净……"五·一大假早巳走远,我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怀念属于我们的日子,而我一直也想为此写点儿什么。我和静是音乐学院的同学。在我眼里,静可谓一个奇女子。她的奇在于其超出常人的独立、大胆和敏锐,有些我行我素,却不失原则。同学那会儿,我被她堂而皇之地叫做"老婆",而她自称"老公"的同时,还兼任了同寝室两个女生的"妈咪"。说到这儿,我得先澄清一个事实:静绝不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者,如今她已是  相似文献   

11.
库东方 《新青年》2007,(5):19-20
欢风吹过脸颊的感觉/喜欢少许阳光撒下的味道/喜欢单纯的喜欢1、我们班仅有的5个女生中,除了一个考研族,其余的4个不断向我念叨,你真幸福。我问,为啥?她们说,我们宿舍有你一个老乡是美女,鼎鼎有名的大美女。我就纳闷了,  相似文献   

12.
逆耳忠言     
我们在上绘画课的时候,那个没有参与学习但是每课必到的女人又来了。 她第一次上来时,我们都不认识她,她自我介绍时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而是稍带点骄傲地对我们说:“我以前学过中国画。” “一起来,参加我们的课程吧。”其中一个同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我在北方的一所大学读书。这是座古老的大学,学校的建筑群体还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学校附近有个月亮湖,我的宿舍就在离湖边最近的一排瓦房里。宿舍里连我在内共住着6名男生,我们都是铁哥儿们。在我们宿舍的湖对面是女生宿舍,伊人在水一方,颇有几分浪漫气息。到了大二那年,宿舍里只有我一个是单身汉了。不是我不讨女孩子喜欢,也不是因为我相貌长得对不起观众。因为我是个农村孩子,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父母的艰辛,对于“花前月下”是不敢奢望的,常常羡慕城里有钱人家的子弟,打扮得像港台片中的公子哥们,…  相似文献   

14.
我和娟的缘分,应该是上辈子注定的。我的妈妈和她的妈妈是好朋友,她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也同住一个家属区,甚至还同时怀了孕。于是她们约定: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如果都是男孩或是女孩就结为兄弟或姐妹。就这样在她们的期盼中,在一个冬日的清晨我来到了人世,似乎是为了感应我的到来,12小时后她也赶到了人间。这也成为家长们解释我皮肤为什么这么白,而她的却那么黑的理由——我是天刚亮时生的,她是天快黑时生的。就这样,我们在摇篮中就成了姐妹,穿一样的衣服,梳一样的小辫,唱一样的儿歌,情同手足。童年的时光在欢笑中潺潺流淌,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笑在阳光下     
李犁 《新青年》2002,(1):43
说真的,从我认识她的那一天起,就没想到我们会成为朋友,而且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平常的社交圈子除了同学,就是同事。薄薄的电话本上稀疏地记录着三五十个名字,其中也仅有五六个常打电话联系,时间久了这四五个号码记在了  相似文献   

16.
凡桃俗李     
周末,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组成了一个乐队,集体创作了一首歌儿,准备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才艺选拔大赛。她们的乐队有四个人,一个女孩弹钢琴,两个女孩吹长笛,一个女孩演唱那首委婉动听的蓝月亮。那首歌非常感人,她们看上去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完美组合。我知道自己的看法有失公正,因为我仅仅是一个非常爱自己孩  相似文献   

17.
我的老婆比我高上大学第一天我就有了老婆,她说第一眼看见我就一见钟情了。然后,她接过去我手里的行李说,走,跟我来吧。她个子真高啊,1.75米吧,我走在她旁边总有自卑感,但她实在喜欢我,一直甜甜地叫我老公,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偷图书馆的那些好看的书,更多的时候我们去操场上看月亮,直到她靠在我肩膀上迷糊了我们才回去。那时露水已经有了,她的裙子全湿了,她说,老公,天怎么这么冷啊?于是我只有脱掉外衣给她穿上。上高数的时候我们一起逃课,然后回到宿舍打“超级玛丽”,就是最低版本的那种,偶尔她也抱着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看,而…  相似文献   

18.
罗西 《新青年》2005,(9):42-43
这是一个女人炒男人鱿鱼的年代,女性喜欢男人更解风情,有深入人心的抚慰,她们迫切地需要男人的“读”,而不是熟视无睹的“看”。漫画“情感生活”里的女主角要“注重情感生活”,男人却以男人之心度女人之腹,以为女性“所谓高质量的情感生活不过就是追求更多的异性罢了”,显然,很多男人之所以被女性所唾弃,不是他不够好,而是不知道怎么把爱把握好,简言之,就是面对风情,不知如何是好或者不屑于随着女人的节拍起舞。(一)当男人沦为木头一位绅士与女友同乘一个包厢,夜色朦胧,她脱衣躺下后就抱怨身上发冷。那先生尽职地把自己的被子给了她,她还是…  相似文献   

19.
萍萍 《新青年》2016,(4):54-55
A方莹对我的友善,我能感知。虽然我们的成绩并驾齐驱,但我很明白,我们不是一类人。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我能猜测到她生活在一个富庶的家庭,可能父母都有不错的工作,或是自己开公司、办企业。和方莹的开朗乐观相比较,我越发显得沉闷寡言。方莹对人很和气她的脸上总挂着  相似文献   

20.
哈哈,我们都是乱室佳人 18岁我第一次进京不是为赶考,而是享受赶考以后的胜利成果,我和5个同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孩子被分到了北楼225宿舍,这是一座几十年的老红楼了.第一天,我们就不能免俗地排起了老大老二老三之类,别的宿舍也如此这般.但老大横扫了大家一眼说,我看大家个个如同妖精一般分外妖娆,不如我们宿舍叫魔洞,我做大家的魔头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