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在剖析中西义利观区别的基础上,把义和利的内涵分别分解为私利、公利和正义、仁义等不同层次.然后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的考察,提出理解义利关系的三大理论原则第一,以私利为动力,以公利为目标;第二,以正义为约束,以仁义为引导;第三,以利释义,以义制利,义利统一.最后根据以上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义利统一的三个层次合理谋利即是义;增进公利即是义;自觉让利即是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 ,这个字 ,在卜辞中就有出现。在西周彝器文献中 ,它的意思是“犁” ,殷周之际 ,“利”主要被用作宗教概念取“吉利”之意。一直到春秋中期 ,才赋予“利”以经济含义 ,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概念 ,用作“财货之利” ,也就是物质 ,即物质利益。它有两个方面的社会内容 :一是指“私利” ,即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新兴势力和私家大夫的个体利益 ;二是指“公家之利”、“利以求民” ,指公利 ,利民。这两个内容 ,在当时主要指前者。义 ,这个字 ,在卜辞和铭文中也已出现。殷周之际 ,义字的本义为“仪” ,也就是“威仪”的“仪”。到春秋时期 ,义字…  相似文献   

3.
陈万求  ;邹志勇 《求索》2008,(2):118-120
墨子及其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求真理,爱科学,利天下,尚法仪,特别是有关科技伦理方面的成果闪耀着其他学派难以企及的光彩。本文对墨家科技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案智求真的价值追求、义利统一的技术功利主义和道技合一的科技共同体规范构成了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奇峰。这对于我们今天处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学热中,懦、道两家思想皆倍受世人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海外华人学者或汉学家,也主要关注中国传统中的儒、道两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四小龙”的经济却又获得了飞速发展,于是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更是倍受海内外学人,尤其是当代“新儒学”学人的关注。相比之下,墨家思想在当代的中国学术界则表现得相对沉寂。实际上,建立在古典城市中手工商业阶层利益基础上的墨家伦理思想─—“兼相爱,交相利”,在当今中国的伦理、公德等文化建设中,在当今世界及21世纪的“国际伦理”支设过程中,都具有重…  相似文献   

5.
墨家以"人性欲利,无称善恶"为设论前提构建其特色鲜明的"染"德育方法体系。墨家德育方法的特色及其与儒、道、法的区别根源于先秦诸子对"欲利"之人的不同立场与态度。墨家所标举的"廉"、"哀"德性对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有积极的纠偏补缺的功用;而其针对"欲利"之人性所设定的道德教育体系容易形成一元的消极的"利叙述",从而使道德教育走向其目的的反面。对于墨家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应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干净"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某些人误用"水至清则无鱼"来反对全面从严治党,反对"干净"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应厘清这一名句的本真含义,区分"治民"与"治吏",强调治国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区分"公利"与"私利",强调明辨公私之分,坚守干净底线;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4,(6):24-24
1919年,吴家宜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村横山一个农民家庭。吴家宜有六个兄弟,他在家中排第四。他自小学习勤奋,为此,父亲不惜变卖为数不多的田地供他读书。1934年春,吴家宜考进县立容县中学。那时,在军阀官僚众多的容县,许多人受到读书做官发财思想的诱惑,可是吴家宜对此不屑一顾。他在本校学生会会刊发表的《中学生与服务乡村教育》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只图私利,不顾公利的心思太浓厚了!”“欲求我国教育事业之发达,而于发达之后,亦无弊可击,乃有赖于我们青年学生的自觉,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1,(3):18-18
无须过多权衡,笔者认为,琼版“新国八条”利远胜与弊,它的正式颁布实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它让绝大多数无房的海南百姓重新看到买房的希望,同时也断了那些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的炒房者财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副挽救正处于病痛折磨中的海南房地产市场的“良药”。虽然“苦口”,但却治标治本。说琼版“新国八条”的“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即“先义后利”,先公利而后私利,在中国绵延2000余年而不辍,至改革开放以来屡受冲击,以致淡忘,故有社会不谐丛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今天必须重塑传统义利观念的价值地位,方有可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辩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已持续了两千多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一贯主张重义轻利。从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从汉代大儒董冲舒提出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到宋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众多的思想家们对义的颇多褒扬,对利的颇多贬斥,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义和利的绝对对立。“言义者不言利.言利者不言义”.“言义者皆君子,言利者皆小人”。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诸如墨家门人提出的“义者,利也”等…  相似文献   

11.
确立崇高的人生信仰.一个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领导干部,必定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个以"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为处世哲学的干部,必定视民众为草芥、视公利为私利.  相似文献   

12.
吕妍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7):44-45,47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价值体系,曾经在传统的价值观中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受到否定和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功利主义自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不能一概地否定.而应该用社会主义去改造功利主义,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从和谐的视角看待功利主义,用和谐的因素引导功利主义,不仅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摆脱唯利主义的诱惑和道德伦理的束缚,而且有助于公民的道德建设,对建设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樊刚答读者问时指出:腐败的问题,是青年朋友议论的热门话题。反腐倡廉反复搞,似乎成效不大。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当事人品德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规定着人们行为方式的那一系列的体制。所谓腐败,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利用公权若是谋公利,是理所应当的,公权本身就是为了公利而设计出来的;若是以私权谋私利,也是合理合法的;若是以私权谋公利,通常称为“大公无私”,经济学上称为“利他主义”,需要提倡。只有以公权谋私利这件事,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是属于要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在8月6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过时了,提倡他的复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张岱年指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陈腐传统主要有两点,一是等级意识,所谓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二是儒家学说的空疏倾向,割裂了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的联系,孟子强调“何必曰利”,其实固然不应追求私利,但是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还是必须讲究的。我们现在要弘杨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其中包合古代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主要有四点:(1…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三为”原理中,“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思想强调的管理精髓,而“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是其文化基础和保证条件。“人为为人”强调管理者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行为和修养,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其管理精髓充分体现了利与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对“利”的合理追求值得肯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味对"功利主义"进行批判有失偏颇,应该看到,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仍不乏肯定"利"的思想光辉不存在抽象的功利主义。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会遭遇到不同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功利主义是与理想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观。前者主要是以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标准;后者则是一种宏大叙事,往往用集体、民族、国家的名义营造个人行为的价值。功利主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及现实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近代西方伦理学理论流派。苦乐情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出发点,唯快乐论的人性假设构成了功利主义的基石。边沁在快乐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功利原则。密尔则在贯彻功利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苦乐原理”作为功利主义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派生其它功利原则的基础。透视“苦乐原理”,我们重新审视人性、快乐、利益与自由等问题,并探析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早期秦文化是在对华夏文化认同、对西戎文化采借和对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战国时期,秦国在内外交困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文化创新之路,而商鞅以法理政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与秦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国家公利哲学理念相契合。在秦孝公支持下,秦国将商鞅之法推向全国,在制度建设、道德伦理、社会风俗等方面实现了秦文化变迁的突破和转型,从此确立起以国家公利哲学为指导,以法家治国理念为政治策略,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以责任伦理为道德规范的秦文化模式。此种文化模式对于秦国力挽狂澜,最终实现统一全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秦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为后世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古至今对墨子"杀盗,非杀人也"观点的评述非常之多。从法律观的角度审视,这一主张的提出是墨家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的驱使源于"贼盗"对墨家"兼相爱,交相利"基本主张的严重背离。这一观点与墨家"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观点并行而不悖,影响了历代"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刑事方针的确立和实施,也是墨家侠义观念的表征。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7,(7):F0003-F0003
牛栏山酒厂是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分公司之一,自1952年在“公利”、“富顺成”等老烧锅的基础上成立,占地30多公顷,是北京市年产白酒5万吨以上的生产厂家之一。现共有干部职工1400余人。主要生产以“牛栏山”牌二锅头和浓香型百年系列为代表的四大类共计110余种酒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